有壩無壩之辯
《史記》載“鑿涇水自仲山邸瓠口為渠,並北山東洛三百里……”。站在鄭國渠與涇河相接的涇河邊,涇河出山口後形成一個S型大轉彎,左岸前緣是一個葫蘆型的地貌,坡陡岸峭,沙壤土層中夾雜著如卵的石頭,齊齊的像刀切一樣。河中的水很細小,像條絲線在河谷中飄蕩。鄭國渠首高於現在涇河床5—6米,涇河之水是如何進入鄭國渠的,站在被歷史風雲湮沒得面目全非的鄭國渠首,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從現在河谷與渠首的高度來看,只有築壩,把水位抬高,涇河之水才能流入渠中。
事實上早在明代,袁化中就已提出了鄭國渠首於涇河中“築石囤堰”以壅水的觀點,後來部分水利、歷史、地理、考古等方面專家,也認為鄭國渠首是“石圍堰”。主要依據是這條高約5—6米的老虎嶺是攔河大壩的遺址,這樣有壩引水之說就風靡起來。但相當一些水利史專家還是否定“有壩引水”觀點,其理由是:老虎嶺,沒有人工夯築的痕跡,有的卻是上下層質地均勻,有鎮壓層理,從而斷言,老虎嶺是起壅水導流作用的。在河的對面沒有找到對應的那一部分,從而斷言這個壩沒有橫跨河谷,不能算攔河壩。另外,從秦代的水工技術看來,早於鄭國渠的都江堰和晚於鄭國渠的靈渠都是採用鏵嘴分水技術,可能當時還不具備築壩特別是較高的技術。這樣,“無壩引水”的觀點就占了上風。
沿著鄭國渠首上行,在一片高低不平的莊稼地上尋覓的渠首遺蹟,那些台田上,河床畔面目全非的豁口,殘渠,土嶺就是歷代渠首。西漢增建新渠,稱為鄭白渠;唐代鄭白渠有乾渠3條,分別為太白渠、中白渠、南白渠;元代修五御史渠。由於涇河河床下切,引水口上移,明代渠首在原鄭國渠首的位置上移1.3公里,並改稱廣惠渠、通濟渠。到了清末,因淤積難以引水,只能引山泉灌溉。民國李儀祉重修涇惠渠,渠首上移3公里多。如今涇惠渠兩側,歷代渠首引水口遺址尚存。河谷左岸,歷代開鑿渠槽內,草木淒淒,綠樹成蔭。下節的河床,早已無法使河水流入渠內。有些渠首,已高高的懸掛在仲山腳下,只能望水興嘆。渠首取水口,隨年代的久遠而依次排列著,年代越遠,越靠下。不斷上移取水口的事實,表明鄭國渠及其以後的引水渠(現在涇惠渠除外)是無壩引水。
考古沒有重大發現前,鄭國渠是“無壩引水”應當是難以駁倒的事實。說它無壩,就是沒有工程性攔蓄,河床內堆積石塊用於壅水等措施應該是有的,但這不能算做築的壩,不能算做有壩引水。
鄭國渠
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秦國興建的一項大型灌溉工程,由韓國水工鄭國設計,發動近萬人歷時10年完工,灌溉面積約110萬畝.渠首位於“瓠口”(今鹹陽涇陽縣王橋鎮上然村西北),渠首樞紐由引水口,引水渠和擋水土堤構成較為完整的無壩引洪格局.主幹渠至今涇陽王橋起,東北向經橋底、雲陽橫絕冶峪河、清峪河,繞三原縣城北,東流橫絕濁峪河,東與石川河匯流,經臨潼、富平至蒲城縣龍陽注入洛河,全長126.03公里。由於涇河河床不斷下切,鄭國渠引水口及引水渠也隨之多次變化,白渠、鄭白渠、豐利渠、王御史渠、廣惠渠、龍洞渠等的修建,均是對鄭國渠的改造和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