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宏

鄭偉宏

A:藏書不是很清楚,沒有去數過。 Q:您最近買的一本書是什麼? A:養生保健一類的書吧。

鄭偉宏,男,1948年生於江西會昌。廣東興寧人。
197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
現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上海邏輯學會副會長。
著有《因明正理門論直解》、《漢傳佛教因明研究》、《因明大疏校釋、今譯、研究》等,並著有邏輯通俗讀物多種,深受讀者歡迎。
<a name="ref_&#91;1&#93;"></a>
鄭偉宏老師家的客廳特別大,相比之下,書房就小了許多。他一臉苦惱地說,書已經多到要從書房撲出來了,再這樣下去,只能挪用客廳的地方了。實際上,客廳已經被一櫃書占去了不少空間——大多是與鄭老師研究相關的著作,此外則是氣功養生類的書,鄭老師堅持打拳靜坐練功,已有二十多年了。 鄭老師的研究領域是漢傳佛教因明,歷來被稱作絕學,極為專門冷僻。他用了四個字來形容自己的學術之路:“眾緣和諧。”要知道,1965年到復旦讀書,他本來想進新聞系,將來做記者,卻“陰差陽錯”地進了哲學系,之後,從1978年開始,做起了邏輯學研究。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邏輯給人的總印象仍是抽象枯燥難學,鄭老師便和好朋友倪正茂(後來轉而研究法學,成了名家)合作,寫了不少通俗讀物——“我們合作的書拿了相關領域的最高獎,在好多高校被當作教材,連台灣都在用我們的書。”要知道,鄭老師當年為了把邏輯學寫活,可費了不少心思,書中有個把舉辦集體婚禮說成“聯合法婚”的例子,是鄭老師結婚那天,在理髮店陪伴愛人時隨手從報紙上摘錄的。這可是結婚那天呢!
而從研究邏輯到研究因明,是在1983年,鄭老師接下了編纂《中國邏輯史》因明部分的任務。“我主觀上是受周谷城先生一句名言的影響:‘學問是抓來的。’他本人早年就因為只能教中國通史不能教世界通史,評不上教授,便發憤寫了一本《世界通史》。”忘年交老報人黃石村先生的助緣,則讓他一直銘感於心。黃先生有一套因明藏書,在三年困難時期得自一位還俗僧人之手,是海內獨步的珍藏。黃先生彌留之際,聽說鄭老師有志於因明研究,就在病榻上把這套書送給了他。有了這么珍貴的文獻,鄭老師自此安安心心坐起了冷板凳,經過多年搜求,他的相關藏書已是國內第一,連各大圖書館也比不過。
說到過去,鄭老師不得不感嘆緣法的奇妙:“我與絕學結緣實在是陰差陽錯。我是喜歡熱鬧喜歡玩的,不喜歡偏走形而上之路。喜歡打籃球,1966年還進入上海高校象棋決賽,參加學生冬泳隊,真沒想到後半生會打拳靜坐。” 因明研究這條路已經走了三十年了,目下又有兩本專著要出版,鄭老師還會繼續走下去。
攝影 管開吉 撰文 鄭詩亮
十問Q&A
Q:您是否知道自己有多少藏書?
A:藏書不是很清楚,沒有去數過。
Q:您記憶中自己買的第一本書是什麼?
A:在1965年買的費爾巴哈的《黑格爾哲學批判》。
Q:您最近買的一本書是什麼?
A:養生書,南懷瑾的《我說參同契》
Q:一般以哪種方式買書,逛書店還是網上購買?
A:主要是在書店買書。
Q:您每月大概花多少錢買書?
A:每月買書平均也就一二百元,實在不多。這與研究面過
窄有關係。
Q:您手上正在閱讀的是什麼書?
A:《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手頭的書來不及讀。回贈的
書占不少,每月還收到海內外的佛教雜誌有七八家。
Q:看書時候的最佳佐料是什麼?
A:喝茶,冬季喝普洱茶,春季喝綠茶。
Q:您平時閱讀,網路和紙面的比例是多少?
A:主要是紙面,上網主要看新聞,查資料。
Q:有沒有一本書,是每年都要拿出來讀一讀的?
A:漢傳因明的經典著作,玄奘高足窺基的《因明大疏》。治
因明近三十年來讀得最多。申請基金立項專攻此書至今
都九年了。
Q:如果讓您只帶一本書去某個地方,您會帶哪本?
A:養生保健一類的書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