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漢字]

鄢[漢字]
鄢[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鄢,讀作:yān。左右結構漢字。基本字義是指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鄢陵縣一帶;該字也是姓。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簡體部首:阝 部首筆畫:2 總筆畫:13

繁體部首:邑 部首筆畫:7 總筆畫:18

民俗參考

漢字五行:土 是否為常用字:否

姓名學:姓

漢字結構

[ 首尾分解查字 ]:焉阝(yaner)  [ 漢字部件構造 ]:正與灬阝

[ 筆順讀寫 ]:橫豎橫豎橫橫折捺捺捺捺折豎

漢語大字典解釋

[①][yān]

[《廣韻》於乾切,平仙,影。]

[《廣韻》於幰切,上阮,影。]

[《廣韻》於建切,去願,影。]

(1)古國名。妘姓,在今河南省鄢陵市西北,為鄭武公所滅,後改稱鄢陵。

(2)古邑名。春秋楚國的別都。在今湖北省宜城市西南。

(3)古邑名。春秋莒邑。又名鄢陵。在今山東省沂水縣境。

(4)水名。

(5)姓。春秋衛國有鄢武子,名肸。見《左傳·哀公十六年》。

詳細解釋

Yān

【名】

古邑名〖Yancity〗

春秋楚別都,漢惠帝時改為宜城,在今湖北省宜城市

春秋莒邑。又名鄢陵、安陵,在今山東省沂水縣境

周國名〖Yanstate〗。春秋時為鄭所滅,改名鄢陵,在今河南省

相關詩詞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 ·挽鄢晉步主簿 ·張子衍為至德知觀鄢 ·入鄢陵界 ·鄢陵界中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

Yān名詞

(1) 古邑名 [Yan city]

(2) 春秋楚別都,漢惠帝時改為宜城,在今湖北省宜城市

(3) 春秋莒邑。又名鄢陵、安陵,在今山東省沂水縣境

(4) 周國名 [Yan state]。春秋時為鄭所滅,改名鄢陵,在今河南省

(5) 姓

(6) 秦始皇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韻會》於乾切《集韻》於虔切《正韻》因肩切,音焉。《說文》南郡縣名。
又《廣韻》《韻會》《正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音偃。地名。在鄭。
又《廣韻》《集韻》於建切,音堰。地名,在楚。 《字彙補》《路史·國名紀》:鄢地有三,楚之鄢都,襄陽之宜城也。鄭伯克段於鄢,開封之鄢陵也。若穆叔如莒及鄢陵,則沂之安陵也。《正字通》荊州之鄢音焉,鄢城之鄢音偃,《漢·地誌》作。《集韻》作傿,非。
又姓。

說文解字

【卷六】【邑部】鄢

南郡縣。孝惠三年改名宜城。從邑焉聲。於乾切

說文解字注

(鄢)南郡縣。孝惠三年改名宜城。南郡宜城、二志同。前志曰。宜城、故鄢。惠帝三年更名。按今湖北襄陽府宜城縣縣西南九里故鄢城、亦謂之宜城廢縣是也。左傳昭十三年。王沿夏。將欲入鄢。杜曰。夏、漢別名。順流為沿。順漢水南至鄢也。秦昭襄王卄八年。白起攻楚取鄢鄧。二十九年。白起攻楚取郢為南郡。高誘曰。秦兵出武關則臨鄢。下黔中則臨郢也。從邑。焉聲。於乾切。十四部。按釋文於建反。又於晩反。又按春秋經傳鄭伯克段於鄢、晉及楚鄭戰於鄢陵、說者謂潁川郡地也。前志作傿陵。

拼音是yan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