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縣大成殿

鄖縣大成殿

鄖縣大成殿位於鄖縣城關鎮西嶺街鄖陽汽車改裝廠內,座落在漢水河邊的坡地上,南依漢水,西鄰209國道,東北接廠區和民居。

地理位置

鄖縣大成殿鄖縣大成殿
大成殿位於鄖縣城關鎮西嶺街鄖陽汽車改裝廠內,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2°31′50″,東經111°2′37″,海拔高度164米。大成殿座落在漢水河邊的坡地上,南依漢水,西鄰209國道,東北接廠區和民居。

基本情況

大成殿建築面積642.5m2,房屋7間,面闊36.3m,進深17.7m,高12m,建築闊7間,深3間之中以8根4排木柱為支撐,3架梁8列9架檁,以半圓長型灰瓦蓋面,屬典型完整的框架結構、正東正西座向建築。

鄖縣大成殿鄖縣大成殿

歷史沿革

鄖縣大成殿鄖縣大成殿
(同治丙寅本)《鄖縣誌》載:鄖陽府學宮舊為鄖鄉縣學,在府治東南,明洪武年間(1368-1398)知縣馬伯庸創建。成化二年(1466)知縣代炎重修,成化十二年(1476)設府為府學。弘治十四年(1501年)撫志王鑑之崇其體制,規模一新(有記)。嘉靖三年(1524)撫治章拯移建府治北,三十一年(1552)知府黎堯勛改置府治西,三十六年(1557)府治章煥改建城東門外,是年城東北一帶開築城垣,遂環學宮於內,即今府學宮。四十五年(1566)撫治劉秉仁重葺有記,萬曆年間(1573-1620)撫治裴應章重修。
清順治十六年(1659)撫治張尚重修有記,康熙二十二年(1673)知府楊延耀重修有記,後知府張文星、黃昆、王瀚、守道魯之裕相繼增修。乾隆七年(1742)知府陳緯與副將高瀚重修(有記),四十六年(1787)知府曾恆德與副將馬定真修理周圍牆垣,嘉慶元年(1796)知府王正常與鄖縣知縣葉治、府教授熊堂、訓道唐承中暨紳士張鍅等重修,道光二十八年(1848)知府胡允林與鄖縣知縣陳子飭暨邑紳朱爛章等勸捐重修丹墀,下建至聖贊,四配贊碑亭二座。
由《鄖縣誌》可看出,大成殿前身為鄖鄉縣學,鄖陽設府後為府學,舊址在府治東南,後遷府治北,又遷府治西,再遷城東門外,即保留至今的大成殿,作為建築前身考證,距今600多年,作為府學距今525年,其建築本身距今444年,明代兩次重修,清代至同治丙寅年已十次重修。
抗戰時期,大成殿先後為國立湖北中學(山東流亡中學)、湖北省聯合中學鄖陽分校、湖北省立第八高級中學校址。
解放後,大成殿被闢為軍教館,隨後被改造為禮堂和會議廳。60年代後期,建鄖陽汽車改裝廠,連同土地被整體撥給鄖陽汽車改裝廠。《文物法》頒布後,幾經協調,現權屬鄖縣人民政府,由鄖陽博物館負責管理。

建築現狀與價值評估

大成殿於1985年6月被鄖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當地政府和文物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大成殿保存較好。
大成殿是明成化十二年(1476)鄖陽設府而設立的府學堂。鄖陽因其“西控秦蜀,東捍唐鄧,南制荊襄,地連商洛,群邑雄峙,其中犬牙相錯,舟車卒止,昔人所稱四塞奧區,三邊重鎮”(《鄖縣誌》)而設鄖陽府。大成殿是鄖陽府存在250年(1576-1725)的唯一實證,是鄂豫陝三邊地區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實證,對於研究明清兩代鄖陽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建築藝術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雖然封建時代的統治者辦學是為鞏固封建統治而培養人才,昭示政績,粉飾太平,但大成殿作為明清兩代的府學,客觀上為明清兩代培養了大批官宦士賢,為普及知識、傳播文化、教化民俗起到了重要作用。大成殿建築本身和十餘塊勸捐修復學宮記碑,對於研究明清兩代鄖陽的教育史提供了極有力的實物佐證,而且它是我省保存最完好的府學堂之一,因而對研究明清兩代全國教育現狀和教育史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據《鄖縣誌》記載,大成殿是一個完整的學宮建築,以大成殿為中心,有前殿、後殿、大殿(即大成殿),東西有廡,西北角有儒學齋、儒學堂和餐櫥堂,有長廊同大殿相連,後殿中為明倫堂,左右為教諭訓道署。大殿內有五個神龕,中供孔子,兩旁為四配(顏四、孔?、曾參、孟子)、十二哲(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東廡供奉先賢40人,先儒31人,西廡供奉先賢39人,先儒28人,現僅存大成殿。
今大成殿闊7間,深3間,一檐單脊,灰瓦飛薨,雕樑畫棟,爽朗挺拔,巍峨莊嚴。建築闊7間,深3間之中以8根4排木柱為支撐,木柱高7米,直徑0.55米左右不等,東西木柱上部以橫木相連,成“山”字型木架,為三架梁,南北木柱以木檁相接,為9檁8列架,木檁上置寬型木椽,又置小塊薄磚,再以半圓長型灰瓦蓋面,四方屋面相同。屋脊以一層綠色琉璃瓦為裝飾線,上下以青磚相壓,南北脊頭各飾龍鳳圖案,四角斜脊頭部均制灰質頭像,至今仍栩栩如生。四角飛檐氣派,呈鈎心鬥角勢,上懸鐘鈴,風雨中鐘聲悅耳,兼有警示功用,檐木與木架結為一體。牆體以青磚砌成(疑為後維修而砌),20根木柱同磚混為一體,每間前後牆置雕花窗欞,大殿以長條青石為基牆,成台階,美觀與防潮兼備,龐大的木架結構渾然一體,平衡受力。整個建築莊重典雅,渾厚古樸,烘托出了明清學府的肅穆氣氛,雖歷四百多年風侵雨蝕,明清兩代十餘次修繕,其建築工藝仍令人嘆為觀止,建築風格仍獨特明顯,其結構、受力、工藝、造型、創意、材質都顯示出明清兩代工匠高超的建築藝術水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