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鄖”,源於如皋古地名。春秋時國內有三處地方名“鄖”,分別位於鄖、衛、吳三國,其中屬吳國的鄖地即在今天的如皋東。杜預註:“鄖,發陽也。”《羅泌路史》:“海陵東南有陽口,今皋北四十五里力乏橋即其地。”《如皋力發橋石碑》碑云:“日惟立發,古稱發陽,魯衛今鄖,雲是斯地,春秋時有也。”據清乾隆《一統志》記載:“力乏橋即立發橋,又稱發繇口,發繇亭,立發口等。今已劃屬海安縣。”
“鄖”,源於如皋古地名。
基本介紹
“鄖”,源於如皋古地名。春秋時國內有三處地方名“鄖”,分別位於鄖、衛、吳三國,其中屬吳國的鄖地即在今天的如皋東。杜預註:“鄖,發陽也。”《羅泌路史》:“海陵東南有陽口,今皋北四十五里力乏橋即其地。”《如皋力發橋石碑》碑云:“日惟立發,古稱發陽,魯衛今鄖,雲是斯地,春秋時有也。”據清乾隆《一統志》記載:“力乏橋即立發橋,又稱發繇口,發繇亭,立發口等。今已劃屬海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