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郭蝦蟆的父祖世為保甲射生手。金宣宗時,他與兄郭祿大以善射應募從軍。
興定初年(1217年),郭祿大因功遷遙授同知平涼府事、兼會州刺史,賜姓顏盞,鎮守會州。他隨兄在會州軍中。
興定四年(1220年),西夏軍攻打會州,郭祿大遠遠望見西夏帶兵的將領和馬均披掛金甲,出入陣中,距其大概有200步。祿大遙發一箭,正中將領咽喉,當即被射死。又射一人,箭貫穿他的雙手,釘在樹上,西夏軍為之震驚。
後因寡不敵眾,會州城被攻破。祿大和蝦蟆都被俘虜。西夏人看他們箭術了得,把他們關起來。兄弟倆均誓死不屈。金廷知道這一情況後,特加嘉獎,但是不知道他們是否還活著,只好破格任用郭祿大的兒子伴牛官一階,授巡尉職,以表彰他們兄弟的忠誠。
其後兩兄弟打算伺機逃往會州,拔掉自己的鬍鬚,被發覺,郭祿大遭西夏軍殺害,郭蝦蟆獨自逃歸。金宣宗感念郭祿大的忠誠,特下令再次升遷其子,遙授會州軍事判官,郭蝦蟆遙授鞏州(金甘肅隴西)鈐轄。諫議官請求嘉獎、任用郭祿大的弟弟,於是升遷郭蝦蟆兩階,授同知蘭州軍州事。
大破西夏
興定五年(1221年)年,西夏步騎萬餘人攻入定西, 郭蝦蟆領兵擊敗之,斬首700,獲馬50匹,以功遷同知臨洮府事(今甘肅臨洮)。
元光二年(1223年), 西夏數十萬步騎攻打鳳翔(今屬陝西),情況緊急。元帥赤盞合喜以郭蝦蟆總領軍事,郭蝦蟆跟從赤盞合喜巡城時,看到護城河外一名西夏將領坐在胡床上,以為箭力無法到達,故意做出蔑視守城者的樣子。合喜指給蝦蟆看,問他能否射殺這個人。郭蝦蟆測量一下遠近,說:“可以。”郭蝦蟆平時射箭,慣於射擊敵人腋下護甲無法掩蓋的地方,射無不中。只見蝦蟆開弓、搭箭,等那名西夏將領一抬肘,一箭將他射殺。守城將士士氣大振,西夏軍則驚駭莫名。
擊退西夏軍後,郭蝦蟆被遙授靜難節度使,很快又改通遠軍節度使,授山東西路斡可必剌謀克,金廷派使者加以賞賜,並在各郡宣揚他的事跡。自金熙宗罷漢、渤海人猛安謀克後,只有女真、契丹、奚等族高官顯貴才能授猛安謀克世爵。金宣宗末年,為嘉獎戰功卓著的將領,漢、渤海等各族人皆可授此世爵。故郭蝦蟆受此殊榮,並遍諭緣邊諸郡。
這一年冬天,郭蝦蟆與鞏州元帥田瑞攻取會州。郭蝦蟆率領騎兵500,身穿紅色的衣服,從會州南山而下,西夏軍倉卒應戰,仰望他們誤以為是神兵天將。城上有士兵在懸風版後舉手的,被蝦蟆一箭射去,手、版俱穿,又射死數百人。西夏軍震恐,於是出降。會州被西夏占據了近四年,這時才被收復。
正大元年(1224年),田瑞據鞏州叛金。金哀宗詔陝西兩行省共同討伐他。郭蝦蟆率領士兵首先登上城牆,攻破鞏州。田瑞開門逃跑,為他弟弟田濟所殺。這一戰,郭蝦蟆斬首5000餘級,因軍功,被遙授知鳳翔府事、本路兵馬都總管、元帥左都監兼行蘭、會、洮、河元帥府事。
正大六年(1229年)九月,郭蝦蟆向金哀宗進獻西夏馬兩匹,金哀宗下詔說:“你武藝超絕,這兩匹馬可以隨你馳騁於戰場,我騎它們就浪費了。既然已經進獻,就算是皇家圈養的啦,就賜給你吧。”又加賜金鼎、玉兔鶻等許多珍貴的東西。
嚴詞拒降
天興二年(1232年),開封糧盡,累召援兵不至,將帥稀缺。蒙古大軍隨時可能圍城。金哀宗棄開封逃至歸德府(今河南商丘),次年又從歸德府遷到蔡州(今河南汝南)。到蔡州後,金哀宗感到蔡州地處淮水支流汝水上,南與宋接壤,無險可守。又打算遷往鞏昌府(即鞏州),以粘葛完展為鞏昌行宮。
天興三年(1234年)年春正月,粘葛完展聽說蔡州已經被攻破,為安定軍心,率眾守城以待金朝新立的皇帝,派人裝成從蔡州來的使者,說是有聖旨云云。綏德州帥汪世顯也知道蔡州城破,金哀宗自殺殉國。汪世顯歷來怨恨粘葛完展壓制自己,想假傳聖旨,發兵攻打鞏昌。但是又畏懼蝦蟆的威望,於是派人約蝦蟆合力襲擊鞏昌。使者到,郭蝦蟆對他說:“粘葛公奉詔為行省,號令誰敢不從。現在住上受圍於蔡州,打算遷往鞏昌。國家危急的時候,我們既然不能致死赴援,又不能率眾奉迎,卻要攻擊粘葛公,先廢主上將要遷幸的地方。主上將遷往哪裡呢?你們的主帥若想背棄國家,那就讓他自己去做好了,為何要加上我呢?”於是汪世顯率兵攻破鞏昌,劫殺粘葛完展,降蒙古軍並遣使者二十餘人勸郭蝦蟆降,均被拒絕。
血戰蒙古
金國滅亡後,西部州府無不歸降蒙古,只有郭蝦蟆堅守孤城近三年之久。
蒙古窩闊台汗八年(1236年)十月,蒙古大軍併力攻城。蝦蟆感到城將不保,仍決意死戰到底,集州中所有金銀銅鐵,雜鑄為炮,用以反擊蒙古軍,又殺牛馬慰勞戰士,燒毀自己的房子和積蓄,以示必死的決心,稱:“別留下來給蒙古軍。”日夜血戰,拚死抵抗。蒙古軍也無法很快攻破城池。軍士死傷越來越多,眼看城破在即。郭蝦蟆命人堆積柴草在州官署,召集家人和城中將校的妻女,關在一間屋裡,準備親自焚之。火越燒越大,郭蝦蟆率領將士在大火前面拉滿弓等待蒙古軍攻到。城被攻破,蒙古兵蜂擁而至,戰鬥良久,士卒中有彈矢盡絕的,就挺身跳入火中。蝦蟆站到大草堆上,以門板掩護,射出二三百箭,百發百中,箭射完了,就把弓和箭扔到火中,自焚而死。城中無人投降。 郭蝦蟆殉難時,年僅45歲,當地人立祠祭奠他。 靖遠城隍廟故址即是該祠舊址,廟中城隍便是郭蝦蟆。
後世紀念
郭蛤蟆最後戰死的城郭現叫“郭蛤蟆城”,郭蛤蟆古城遺址在會寧郭城驛鎮新堡子村,古城遺址由一個內城和二個外城構成,有三道壕塹,據有關單位測量,內城南城殘垣長360米,北城殘垣長172米,東城牆全長444米,西城半邊早已被祖厲河沖毀。
歷史評價
完顏守緒:“卿武藝超絕。”
郝經:“不援西夏棄燕都,本根顛蹶藩籬疏。不都長安都汴梁,為愛青屋能久長。隴上豪山山西將,憂國無言意惆悵。中興不居用武地,君臣苟且吾何望?郭公堂堂性忠勇,自拒洮河保秦鞏。數年尚得建行台,金城堅牢華岳聳。誰知自報小關捷,總倚潼關為守厄!渾將梁宋作龜茲,便視秦涼等吳越。西州漸孤敵漸多,四郊皆壘奈敵何?將軍百戰氣尤壯,頭顱擲血為洗戈。野無戰地始乘城,城傾堞圮接短兵。先將妻子置草圍,坐束萬矢著死爭。鏃筈相銜如雨注,敵人卻走不敢顧。彎弓入圍始自焚,飛矢出圍渾燎羽。灰飛城陷力始竭,賢王立祠稱壯烈。王師十萬下馬拜,競摔馬鞭聲咄唶。黃河都為苦淚流,隴山自此無顏色。峨峨大將節,凜凜死國名,英靈在天為列星。只應汝南破滅時,卻從煙焰見天興。臣自焚,各得死所古未聞!”
《金史》:“公卿大夫居其位,食其祿,國家有難,在朝者死其官,守郡邑者死城郭,治軍旅者死行陣,市井草野之臣發憤而死,皆其所也。故死得其所,則所欲有甚於生者焉。”
傳說故事
傳說郭蛤蟆有三件寶貝:神牛,紙人紙馬和白狗。這頭神牛日行千里,快步如飛,而更為神奇的是在神牛的尾巴上有一個燕子窩,有一日,郭蛤蟆外出不在家,郭蛤蟆的妹子對嫂子說,你看咱家的牛尾巴上長著一個燕子窩多累贅呀,還不如把它取了,牛一定會跑的更快。說吧,遂取來一把利劍,將燕子窩砍了下來,她那裡知道,此牛的神奇恰恰就在這裡,自從砍了燕子窩,這隻神牛再也跑不動了,加上牛被砍下燕子窩以後疼痛難忍,不久自己走出城外,倒在河邊死了,神牛死了以後變成一座大山,這便是郭城驛附近的臥牛山。
紙人紙馬更為神奇,打起仗來刀槍不入,一旦有敵兵來犯,只要打開兵庫,紙人紙馬便會一涌而出,將敵人殺得敵人潰不成軍,望風而逃。美中不足的是這些紙人紙馬,只能在晴天作戰,雨天不能行動。郭蛤蟆為此苦無良策,悶悶不樂,後來有一雲遊道士路過此地,告告訴郭蛤蟆說,京城有桐漆,只要將桐漆塗在紙人紙馬之上,就可以在雨天作戰了,郭蛤蟆聞言大喜,遂動身去京城取漆,臨別前再三囑託妻子說,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能打開兵庫。郭蛤蟆走後不久蒙古軍得知訊息,知道城內沒有重兵把守,便調來十萬大軍圍攻會州城,郭妻見狀嚇得魂飛魄散,丈夫臨行前的囑託也忘得一乾二淨,趕緊打開兵庫,霎時間紙人紙馬一起出動,但見城外飛沙走石,天昏地暗,紙人紙馬勢如破竹,直殺得蒙古軍屍積如山,血流成河,狼狽不堪,慌忙逃走。但是敵軍早已逃跑而去,紙人紙馬卻仍然來回飛馳,踐踏良田殘害百姓。原來郭蛤蟆妻子只會放不會收,這些紙人紙馬無法收回,只能繼續殘害百姓,恰在這時候,郭蛤蟆取了桐漆正往回趕,突然見西北方向一團白霧,郭蛤蟆掐指一算便知原委,為了制止紙人紙馬濫殺無辜,他當即請來東海龍王,在西北方向下了一場傾盆大雨,可憐這些紙人紙馬,怎能禁得住大雨的淋漓,一時間便全部毀於城外,變成白茫茫一片,就如同鹼地一般,至今,人們仍然把這裡叫做鹼灘。
郭蛤蟆的白狗也非同一般,百里之外如有敵情,白狗便用不同尋常的吠聲報與主人知曉,平時白狗看守兵庫,這次郭蛤蟆去京城取漆期間,蒙古軍圍城,郭蛤蟆妻子放紙人紙馬,白狗在兵庫外不讓進去,郭蛤蟆妻子急中生智,打發丫鬟提來一罐本地產的甜醅,白狗吃後一醉如泥,一直醉到被大雨澆醒,醒來一看,兵庫已經被打開,紙人紙馬全部沒有了,白狗這才知道大事不好,忠實的白狗自責貪嘴失職,羞見主人,便一頭碰死在門檻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