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
《國語》動詞管窺(30.9萬字),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版。
論語(編譯,32萬字),北京:同心出版社2010年1月版。
古漢語基礎(主編兼主撰,19.2萬字),北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3年1月版。
國小要籍引《國語》研究(38萬字),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3月版。
《國語補音》異文研究(48.8萬字),台北:蘭台出版社2015年1月版。
《國語》考校——以明本四種校勘條目為對象,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5年3月版。
近百年來《國語》校詁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論文
02-07年
2002年
.文章接受的兩個階段,《語文學刊》(雙月刊)2002年第4期,二人合作,第二作者,頁83。
2005年
.漢語語法學史上的開山之作——楊樹達《中國文法學小史》,《恆道》第三輯,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頁619-628。
2006年
.論“三女為粲”之“粲”的本字為“奸”,《東南文化》2006年第2期,頁54-56。
2007年
.《國語》的“曰”字和“雲”字,《國學論衡》第四輯,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年12月版,頁328-366。
.“阿拉”補義,《語文建設通訊》(香港) 第87期。
.《國語》札記六則,《貴陽文史》2007年第3期,頁54-56。
.《國語》雙重否定的語法分析,《荷澤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二人合作,第一作者,頁90-95。
.《國語》的正文訓詁,《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頁38-41。
08-14年
2008年
.《國語》“曰”字語法研究,《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頁33-37。
.《宋本廣韻》引《國語》例辨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2期,頁66-69。
. 《原本玉篇殘卷》引《國語》例辨正,《東亞文獻研究》(韓國)第3輯,頁67-108。
2009年
.《類篇》引《國語》例辨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年第6期,頁19-26。
.《說文解字系傳》引《國語》例辨正,《漢語史學報》第8輯,頁267-297。
.甘肅藏敦煌殘卷寫本《國語·周語下》校記,《敦煌研究》2009年第3期,頁63-72。
.《國語補音》周語部分三種版本校異,《東亞文獻研究》(韓國)第5輯,頁105-126。
.《廣韻》引《國語》例辨正,《東亞文獻研究》(韓國)第4輯,頁127-147。
.《宋本玉篇》引《國語》例辨正,《中國古典學研究第二卷·楊向奎誕辰百年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版,頁291-299。
.說“墢”,《漢字文化》2009年第1期,頁82。
.《國語》中的名量詞,《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頁4-6。
2010年
.俞著《〈國語〉韋注辨正》獻疑,《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第5期,頁76-83。
.《集韻》引《國語》例辨正,《長江學術》2010年第2期,頁121-124。
.洪亮吉未作《國語韋昭註疏》辨,《文獻》2010年第1期,頁181-183。
.《國語補音》三種版本校異(吳語、越語部份),《中華人文社會學報》(台灣)第13期,頁66-88。
.《國語補音》鄭楚部分三種版本校異,《東亞文獻研究》(韓國)第6輯,頁29-44。
.論《國語》版本暨《古今韻會舉要》引《國語》例辨正,《人文中國學報》(香港)第16期,頁479-520。
.《韻補》引《國語》例辨正,《鹽城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頁121-124。
.談邵馮本《現代漢語概論》的詞類處理,《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頁4-7。
.《一切經音義》三種引《國語》例辨正,《中國俗文化研究》第6輯,頁66-101。
2011年
.《翰苑新書》引《國語》例辨正,《長江學術》2011年第2期,頁151-154。
.《國語·吳語》韋昭、真德秀注比較,《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23期(台灣),頁1-27。
.楊樹達《讀〈國語〉小識》箋識,《南國人文學刊》(澳門)2011年第2期,頁184-188。
.《國語補音》三種版本校異(序與目錄部份),《澳門文獻信息學刊》(澳門)第4期(2011年4月),頁16-23。
.《國語·楚語上》與《新書·傅職篇》比勘,《東亞文獻研究》(韓國)第7輯,頁43-56。
.《國語》、《新書》、《漢書》比勘三則,《文津學志》第4輯,頁46-53。
.《妙法蓮華經釋文》引《國語》讀札,《佛經音義研究——第二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頁228-232。
.從孫詒讓《與王子壯論假借書》看漢字的記音符號功能,《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頁7-9。
2012年
.《國語》金李本、張一鯤本、穆文熙本、秦鼎本之關係,《長江學術》2012年第2期,頁138-141。
.《國語補音》晉語部分三種版本校異,《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9、10合輯,頁120-131。
.《六書故》引《國語》斠正,《東亞文獻研究》(韓國)第9輯,頁63-94。
.宋本《太平御覽》引《魯語》斠正,《應華學報》第11期(台灣),頁69-112。
.宋本《太平御覽》引《周語中》斠證,《中國俗文化研究》第7輯,頁29-36。
.李慈銘《讀國語簡端記》補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2期(台灣),頁1-35。
.張以仁《國語集證》補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6期(台灣),頁95-118。
.《國語·魯語上》“海鳥曰爰居”篇、《禮記·祭法》比勘,《古文獻研究集刊》第6輯,頁319-348。
.《藝文類聚》引《國語》斠正四則,《鹽城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頁97-101。
.唐代韻書引《國語》例辨正,《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頁50-51。
.說芻莝,《華夏文化論壇》第8輯,頁162-167。
.“叔向說《昊天有成命》”《國語》、《新書》比勘,《先秦兩漢學術》第18期,頁1-40。
2013年
.吳曾祺《國語韋解補正》(周、魯、齊)補箋,《東華中文學報》第6期,頁1-38。
.日漢文寫本殘卷類書《秘府略》引《國語》校證,《齊魯文化研究》第13輯,頁242-250.
.宜靜書堂本《國語》考略,《國學周刊》總第35期(2013年11月28日),第B11版。
.蕭旭《國語校補》(齊語部分)補箋,《朱子學刊》第22輯,頁176-182。
.黃模《國語》校理淺析,《孔子學刊》第4期,頁57-76。
.蕭旭《國語校補》(吳語、越語部分)補箋,《書目季刊》第46卷第4期(台灣),頁21-30。
.《永樂大典》引《國語》斠正(上),《第三屆古籍數位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3年8月版,頁73-82。
.《後漢書》注引《國語》校證,《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簡報》第77期,頁18-39。
.1958年的《國語》研究概覽,《知識管理論壇》2013年第8期,頁44-49。
.從“菒”、“菓”之異試談黃刊明道本《國語》及其覆刻本的版本系統,《安徽文獻研究集刊》第5輯,頁13-17。
.蕭旭《國語校補》(晉語1-7)補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11卷第1期(台灣),頁189-218。
.蕭旭《國語校補》(周魯部分)補箋,《澳門文獻信息學刊》第8輯(澳門),頁142-155。
.國小要籍引《國語》價值初探,《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頁4-10。
.吳曾祺《國語韋解補正》校補(晉語),《健行學報》第33卷第2期(台灣),頁105-119。
.張以仁《國語札記》補箋,《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3期(台灣),頁113-130。
2014年
.《書目答問·史部》“《國語》類”補證:以現行三種匯補著作為主,《圖書資訊學刊》第12卷第2期,頁161-179。
.《國語·越語》勘校考異,《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集刊》第3輯,頁41-56。
.金其源《讀國語管見》補箋,《經學研究論壇》第2輯,頁177-207。
.吳曾祺《國語韋解補正》(鄭楚吳越)補箋,《淡江中文學報》第30期,頁153-178.
.古逸叢書本《玉燭寶典》引《國語》校證,《中國俗文化研究》第8輯,頁6-33。
.《國語·晉語三》勘校考異,《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14年第7期,頁94-99。
.董增齡籍貫問題初探,《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頁30-34。
.試論古漢語教學中相關學科知識的介入,《語文學刊》2014年(中旬刊)第7期,頁115-118。
.黃侃、錢玄同《說文段注小箋》比勘,《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5期(2014年3月),頁65-96。
秦鼎《春秋外傳國語定本》刊刻與流傳(2700字),《藏書報》2014年12月22日第3版。
《國語》研究史論綱(論文),《華夏文化論壇》第十二輯(2014年12月),頁9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