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莊鄉

郭莊鄉位於鎮平縣南部20公里處,靠近鄧州市,是一個平原區鄉鎮,轄10餘個行政村,如熊莊,郭莊,團西,團中等村,人口1.3萬,也是鎮平縣重要的勞務輸出鄉鎮。

鎮江市句容縣郭莊鄉

郭莊鄉,地處江蘇省鎮江句容縣境西南邊緣,東靠葛村鄉,南鄰溧水縣群力鄉,西北與江寧縣周崗鄉、湖熟鎮接壤,東北與三岔鄉毗連。鄉人民政府設在郭莊廟,距縣城33公里。民國18年置郭莊鎮,後改稱鄉,沿用至今。現轄22個行政村,100個自然村,8990戶。3.45萬餘常住人口中,回族4人,余皆漢族。人口總數居全縣各鄉鎮之首。
全鄉總面積65.9平方公里。鄉境南有甲山、北靠赤山,東部崗丘起伏,西北部圩區平原,耕地4.86萬畝,其中水田4.3萬畝。解放後,全鄉人民興修水利和農田基本建設,建電站、並小圩,開朝陽河,建朝陽排灌站,改變了崗丘易旱、圩區易澇狀況,使90%的水田得到有效灌溉,建成高產穩產農田,多年來糧食總產為全縣產量的十分之一。每年提供商品糧為全縣各鄉(鎮)之首,被稱為“句容糧倉”。1985年糧食產量26171噸,畝產超1200斤。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多種經營全面開拓,圩區利用水域養魚,丘陵地區普栽甘蔗;魚、禽蛋及甘蔗產量均居全縣之首。
境內甲山膨潤土,蘊藏量大,表層已由鄉辦企業開採、加工,銷往滬、寧、津、湘等省市。句容皮塑鞋廠的產品,暢銷南京、鎮江、大同、瀋陽、大連、安慶等市。全鄉有皮毛、服裝、食具用品、紅砂等工業企業28個單位,1985年工業產值995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為461元。
境內交通方便,寧溧(水)公路與後(白)郭公路交匯於郭莊廟,張朝公路貫穿鄉境北部,在朝陽橋與寧溧公路相會,給素稱糧食集散地的郭莊廟,帶來了新的繁榮。解放後,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較快,1965年就有完中1所,現全鄉還有國中2所,國小30所(其中完小19所);文化站、廣播站、影劇院各1個,電影放映隊2個。

河南省鎮平縣郭莊鄉

鄉情概況

河南省鎮平縣郭莊鄉位於鎮平縣南部20公里處,靠近鄧州市,是一個平原區鄉鎮,轄10餘個行政村,如熊莊,郭莊,團西,團中等村,人口1.3萬,也是鎮平縣重要的勞務輸出鄉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明顯,是河南省著名的金魚養殖示範基地。
郭莊鄉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自然景觀獨特。
郭莊鄉交通便利。距南陽33公里,距鎮平20公里,距207國道10公里。每天有準時到達南陽和鎮平的汽車班次,到達鎮平的汽車班次基本上每30分鐘一趟。

經濟發展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立足豐富的資源優勢,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適時確立了建設和諧郭莊的奮鬥目標,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強力培育支柱產業,形成了郭莊鄉區域經濟特色產業群體。2008年是郭莊鄉回族鄉成立20周年紀念。鄉政府位於郭莊鄉下轄的熊莊村崔莊。在元宵節的那天,鄉政府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元宵節的晚上,鄉政府購得煙花近萬元,在民族綜合市場裡燃放,全鄉近1000餘人到場觀看。
郭莊回族鄉是南陽市優秀的少數民族區域自治鄉,全鄉漢族和回族人民和諧共處。
鄉政府新近開發的民族綜合市場是向政府為了發展民族經濟特地開發的經濟區。民族綜合市場位於鎮團南路中央,為了節約資源,民族綜合市場裡面的照明燈全是太陽能的。民資綜合市場上有一個對聯:“發展民族經濟,構建和諧郭莊”幾個大字,這證明了郭莊鄉政府的決心。
郭莊回族鄉位於鎮平縣城南20公里處,1987年12月經省政府批准恢復建鄉,是南陽市僅有的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全鄉轄9個行政村,64個村民小組,總戶數3000餘戶,13000餘人,其中少數民族民眾4500餘人。鄉域面積18.4平方公里,總耕地18500畝,人均耕地1.5畝,境內無河流、湖泊,屬典型的平原農業小鄉。
建鄉以來,歷屆鄉黨委、政府都十分重視民族經濟發展,不斷加大投資力度。特別是1996年以來,進一步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目前,“田成方、林成網、溝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農業新格局基本形成。同時緊緊抓住上級對少數民族地區實施優惠政策的優勢,通過對交通、教育、衛生、人畜吃水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爭取、實施,有效改善了該鄉貧困落後的面貌。2005年8月,新一屆領導班子調配到位後,進一步確立了“工業立鄉”戰略,堅持抓重點、創特色、辦實事,促進郭莊鄉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截止2005年年底,全鄉農業總產值完成1.1億元;鄉鎮企業產值完成1.3億元;完成財政收入32萬元(新口徑);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800元以上。綜合經濟實力列全市第73位(全市共225個鄉鎮),全縣第16位。
鎮平縣郭莊回族鄉位於鎮平縣南部,距縣城20公里,1987年經省政府批准建立,是南陽市僅有的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它西臨207國道,南接焦枝鐵路,交通便利。全鄉總面積18.4平方公里,耕地18356畝,轄9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6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102人,其中回族 5925人,占全鄉總人口近一半。農業是該鄉經濟的主體,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紅薯等,有棉花、菸葉、小辣椒等主要經濟作物,1996年以來,鄉黨委政府確立了“強農興工,穩步發展”的指導思想,通過1997年至1999年連續三年的農業綜合開發,使該鄉1.8萬餘畝耕地全部實現了綜合開發,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網、溝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農業園田化格局。尤其是地下水資源豐富,全鄉共有機電井415眼,平均45畝耕地一眼井,乾旱情況下,一周內可把全鄉所有耕地普澆一遍,夏糧生產連年豐收,單產位居全縣前列。同時通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確立了棉花、菸葉、畜牧養殖三大支柱產業。目前,全鄉已發展棉花面積10000 畝;金魚養殖水面300畝,調整面積達13200畝,占總耕地面積的72%。2003年全鄉農民人均收入2206元。
工業和農業的蓬勃發展,為集鎮建設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目前,已建成2000米“井”字型四條大街,沿街樓平房2000餘間,居民約4000餘人,有聞名宛西的糧油購銷市場和皮革加工一條街。同時,又在集鎮征地60畝,高起點、高標準建一個綜合開發市場。目前,集鎮瀝青硬化,路燈開通,下水道開挖,集鎮寬敞、乾淨、明亮、繁榮。

社會事業

在農業、工業、集鎮建設發展的同時,教育、衛生、文化、交通等其它社會各項事業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目前,全鄉有中學1所、國小8所,並順利通過“普九” 達標驗收;衛生院有科室24間,並新建辦公室樓一座,有心電圖機、腦電圖機、B超機、化驗機等醫療設備;農村用電普及率達100%,村村通電話,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呈現出一片團結繁榮的良好局面。

博山區郭莊鄉

郭莊鄉位於博山區東南部。鄉政府駐地郭莊距博山城27公里。東與源泉鎮為鄰;西與北博山鄉毗連;南與下莊鄉接境;北與崮山鄉隔龍頭山相望。總面積為26.8平方公里。耕地8,600畝,其中糧田6,772畝。林地5,425畝。糧食總產量54,829萬斤。共2,481戶,l0,587人。轄五個村民委員會,含l4個自然村。五個村民委員會是:郭東、郭西、石泉、邀兔、五福峪;14個自然村,即:郭莊、石泉、邀兔崖、郭莊東坡、郭八峪、北蠶場、李家莊、嶺東、鄭家峪、西崖頭、東崖頭、翟家莊、小楊家、馬家莊。鄉政府機關因駐郭莊而得名。 鄉政府駐地郭莊,解放初期建制為郭莊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改建為郭莊公社, 郭莊系公社駐地。1971年公社機關遷往北博山村。1984年2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84]魯政函60號檔案批准,將原北博山公社劃為三個鄉。即:北博山鄉、郭莊鄉、崮山鄉。郭莊為郭莊鄉政府機關駐地。 境內多丘陵,山巒起伏,呈東西走向。以南坪山為最高,是與源泉鎮的界山。主要山嶺還有小寨山、擂鼓山、獨腳山、東庵山等。淄河支流由西向東穿境而過。沿河兩岸由於水源豐富,彭:多為肥沃糧田。較有名的“郭莊窪地”就處在淄河南岸。因土地肥沃,故素有“金郭莊”之稱。建國後,糧食產量逐年大幅度增長,1958年曾受到國務院的嘉獎。 境內所有山脈都是青石山,並含有較豐富的鐵礦石。 境內水源有地下水和地表水兩種。淄河僅在汛期有水,主要水源依靠地下水。地下水質良好,水質硬度在12度左右,可供工農業和人畜用水。 境內土壤有五種:一、懶土,面積2,000餘畝;二、白炭土,面積1,50O余畝;三、 黑土和粘土,約2,600畝;四、河灘墊土,約500畝;五、沙質土,2,500餘畝。以上土壤表層多為中性,有利於多種農作物和蔬菜生長,只是土層堅實,有機物偏低,氮素足,磷肥缺,需加深活土層,增施有機肥和磷肥,進行秸桿還田,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