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郭翹然(1901—1989),原名文恩,廣東嘉應州人。著名愛國民主人士,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戰友。
1901年農曆十月初一生於廣東嘉應州丙村(今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
1921年畢業於梅州中學,在梅縣金盤培基學校任教員、校長四年。後畢業於廣州法學院。
1925年國民革命軍2次東征,在葉劍英出任梅縣縣長時,被派任中國國民黨梅縣第四區黨部執行委員。
1926年赴廣州升學。到廣州後,認識了梅縣同鄉熊銳(共產黨人、時在中山大學任教授),由熊銳介紹考進廣東法官學校。
1927年“四一二”事變,熊銳被殺害,法官學校搜查甚嚴,後轉讀廣州法學院,於1930年畢業。讀書期間,他目睹廣州起義全部過程,受到深刻的教育。
1929年在香港參加中國共產黨。
1930年因組織被破壞,與黨失去聯繫而脫黨。隨後在欽州師範任教,後任欽縣教育局局長。
1931年夏回廣州參加“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中國農工黨前身,通稱第三黨)。與李伯球等組織“茅廬”讀書社,為聯繫青年,團結青年的陣地。
1931年“九一八”事件後,他以第三黨身份參加廣東部隊獨立第一師政治部工作。
1932年在廣州參加鄧演達創建的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後改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
1934年出任廣州實踐中學校長,負責第三黨廣州市工作。
1935年中共發表“八一宣言”,使第三黨人受到極大的鼓舞,他出席了香港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幹部會議。
1936年 “西安事變”迫蔣抗日,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他以第三黨黨員成分到抗日前線,被派任第四路軍158師政治部主任。不久發生“七七”盧溝橋事件,全面抗戰開始,他與李伯球及中共黨員孫大光、楊康華等組織“廣東青年革命同志會”,以“南針”周刊為活動中心,廣泛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1938年10月10日日軍在廣東惠陽登入。抗戰初期,任一五八師政治主任。
1939年國民黨以“異黨”嫌疑免去他在158師的職務,隨即回丙村在中共地下黨的支持下任丙村中學校長。
1940年後,任第十二集團軍政治特派員室主任秘書、第七戰區政治部第一組組長。
1941年4月因反對連續發生逮捕所謂“異黨”分子的政工人員,被迫離開第七戰區政治部。
1942年秋冬間,李章達、李伯球、楊逸棠、郭翹然在韶關成立民盟韶關核心小組,開展團結抗戰的和平民主運動。
1944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應召回到梅縣,籌備召開民盟南乾會議。
1945年1月,中國民主同盟東南幹部會議籌委會在梅縣召開會議,被選為民盟中央委員、後任農工黨中央委員。
1946年4月1日,廣州出版“人民報”,他代理社長職務。2月,民盟廣東省支部在廣州成立,任中國民主同盟南方總支部委員,民盟廣東省支部委員。
1949年12月民盟中央在北京召開的第一屆第十次中央委員會(擴大)會議。他被推選為中央委員。隨後,民盟在廣州成立南總、粵支、港九支部聯席會議。任執行小組副組長。1951年任民盟廣州市支部主任委員。
1951—1954年7月任廣州市人民代表協商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理事,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廣州分會幹事。
1952年任第三屆赴朝慰問團第五分團第一團副團長。
1954年7月至1958年5月任廣州市副市長。此後,歷任第二屆、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第二屆、第三屆委員,第四屆常委,第五屆、第六屆副主席,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民盟中央委員、常委、中央參議委員會常委等職。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80年平反,並恢復政治名譽。
1989年在廣州病逝,享年88歲。
人物佚事
關心家鄉建設
梅州地區因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山多田少,至今還沒有完全脫貧,這種情況,是與素有“文化秀區”的美稱的梅州很不相稱的。如何才能有效地改變這種狀況,使梅州地區早日走上富裕道路?郭老曾多次同同鄉中的知名人士共商這個問題。其中一個具有根本意義的項目,就是從速興建廣-梅-汕鐵路。
在1981年-1983年這幾年間,郭老曾數次奔走於梅州至汕頭的叢山峻岭間,實地考察地形。郭老為此而提出的建議,得到省委的支持,並據以委託鐵道部第四設計院,完成了梅州至汕頭段的探測工作和提出了可行性報告。當時據報載,廣-梅-汕鐵路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決定投資18億多元,並立即動工,期以五年內完成。人們一致認為,廣-梅-汕鐵路建立之後,自惠州以上整個東江及韓江流域的交通狀況將促使經濟面貌大為改觀。屆時倘郭老地下有知,亦必然會振臂歡呼:“唯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唯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程鄉縣丙村(因宋末皇帝昺而得名)是郭翹然的出生地,當地的丙村中學,創辦多年,曾為開展革命工作和培養人才,作出過不小的貢獻。但校舍古舊,設備簡陋,迄今還沒有教學大樓。為此,郭翹然又親自寄信並通過各種渠道,動員校友和僑胞贊助興建,並親自揮筆為大樓提名。
又丙村位於韓江中游,因上游水土流失嚴重,造林工作又長期沒有跟上去,以致河床一年一年地提高,連續下雨兩三天,即有洪水為患之虞,甚至崩堤壞屋,使人民生命財產受到損害。梅州市人民政府曾一再請省人民政府撥款圍堤。郭翹然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立即將梅州人民政府和韓江兩岸人民提出的請求,與凌伯棠副省長商量解決辦法,分期撥款,興工固堤。
對宣揚先賢的業績,郭老亦很重視。鄉賢黃遵憲是清末著名政治家、外交家、詩人和“詩界革命”的倡導者,曾為祖國的政治文化事業及對外關係作出過重大貢獻。但其在梅州的故居“人境廬”,卻因年久失修,殘破不堪。為此,郭翹然曾多次與嘉屬港澳知名人士孫城曾、劉錦慶等共商集資修繕,重新開放。一以弘揚中華文化,一以激勵後人。郭老的倡議得到梅州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終於在1985年完成修繕工程,隨即開放。當時胡耀邦總書記以及後來不少日本朋友,曾遠道前來參觀。
旅馬來西亞的姚德勝先生,為華僑事業和家鄉建設作出過重大貢獻。至今在南洋各地,仍頗負盛名。其生平事績,多足述者。為此,郭翹然特為之組織力量,在姚德勝先生的後代協助下,寫出了《姚德勝先生事略》一文,在有關各報刊發表。不久,姚德勝先生即被選為梅州八鄉賢之一,供後人景仰。以弘揚“客家精神”方面,意義重大。
永不消散的聲音
郭翹然於1988年9月省政協委員換屆前,寫信給省政協主席吳南生、副主席楊應彬、鄭群,說他年事已高,精力漸衰,已不能繼續擔任黨和人民委託給他的任務,特懇請下屆委員會不要再提他為候選人,並請予同時辦理離休手續,以便讓年青而德才兼備的同志進入領導班子,以利工作。郭老在信末誠懇地表示:“黨恩似海深,離休後一息尚存,仍當為統一祖國,振興中華大業竭盡微勞!”
1989年夏,郭翹然因病住院,他在一封向葉選平省長、于飛副省長報告病情和讀報感想的信中說:“北京發生的一場由動亂髮展為反革命暴亂這件事,是資產階級自由化向四項基本原則兇惡進攻的產物。此事如不是黨中央的當機立斷,採取有效措施迅速加以平息,後患是不堪構想。這是具有極為深刻教訓的歷史事件,也是要我們進行深刻反思的事件。這事對於改革開放先走一步的廣東來說,尤其如此。改革要繼續,但也給統戰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複雜性。教訓與反思都提醒我們,要重新學習,提高政治理論水平,無論何時何地,都要首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我們應當多做為後人所讚賞的事,而不是做為後人所咒罵的事。安定團結的局面得來不易,我願與全國同胞共同維護。”
1989年10月底,郭老最後一次住進醫院;11月2日上午8時30分,郭老在安睡中停止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