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個人簡介
郭秀儀(1911年5月~2006年11月16日),女,1911年5月生,祖籍廣東中山,出生於上海。知名愛國民主人士、社會活動家,中國婦女運動的先行者之一,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著名愛國將領和政治活動家、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之一黃琪翔先生的夫人。1929年畢業於上海文藝女校。抗戰期間,曾任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常務理事、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和徵募部副部長,國民革命軍第十一集團軍婦女工作隊隊長。建國後,她積極支持黃琪翔先生開展工作,歷任農工民主黨中央常委,中央聯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央咨監委員會副主席、代主席,中央名譽副主席。曾任全國婦聯執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北京齊白石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是全國政協第五、九屆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農工民主黨中央名譽副主席。
個人經歷
1930年畢業於上海文藝女校。曾在蘇浙皖區統稅局工作。
抗日戰爭時期,任戰時兒童保育會常務理事兼徵募部副部長、國民黨政府第11集團軍司令部婦女工作隊隊長。協同丈夫,積極組織抗日救亡運動。郭秀儀與當時婦女界和其他各界知名人士發起組織了“婦女抗日救國委員會”和“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慰勞傷員,組織募捐,累計救助難童三萬餘名。她還慷慨捐出自己多年積蓄,負擔了400多名難童的常年生活費用。七七抗戰1周年,為回響保衛武漢,郭秀儀積極參加獻金運動,帶頭捐款,郭主持一個獻金台,帶動民眾,搞得轟轟烈烈。1941年在湖北襄樊創辦醫務所。由於功績卓著,她於1945年榮獲“抗日勝利”勳章。
解放初期,郭秀儀接受周恩來總理的囑託,在生活上給予齊白石老人很好的照顧,受到了周總理的表揚,同時,郭秀儀在跟隨齊白石學習國畫時,進步很快,是白石老人的最著名的女弟子之一。
建國後,歷任農工黨第八屆中央委員、第九屆中央常委兼中央聯絡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婦聯第五屆執委,農工黨中央咨監委員會副主席。農工民主黨中央名譽副主席。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已於2006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爆發後,她積極投身抗戰事業。在日軍鐵蹄下,無數兒童親人被害,無家可歸,處境悽慘。1938年郭秀儀與宋美齡、鄧穎超等各界知名人士創建並領導了“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 及“婦女抗日救國委員會”,拯救、收容和培育了戰爭難童三萬餘名。郭秀儀是保育會的常務理事,並擔任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兼徵募部副部長。保育會成立後,在武漢掀起了頗有聲勢的為拯救難童募捐的活動。郭秀儀親自主持漢口的獻金台,到街頭募捐。除了向社會募捐外,她還把自己積蓄的2萬餘元捐獻出來,並負擔了442名難童的長年生活費用,每個難童每年生活費約60元。當時郭秀儀的募款額位居第二,僅次於宋美齡。
1939年,黃琪翔將軍任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時,她身為司令部婦女工作隊隊長,親自率領隨軍家屬在槍林彈雨中搶救傷員、慰勞戰士。抗戰勝利後,郭秀儀和黃琪翔雙雙榮獲抗戰勝利勳章。1995年9月,抗戰勝利50周年紀念活動中,她是百名榮膺“抗日老戰士”中三位女戰士之一。
抗戰勝利後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當局不顧人民要和平的願望,撕毀了“雙十協定”,作為抗日將領和功臣的黃琪翔,發表了一些主張和平、民主、團結、反對內戰的言論,受到蔣介石的忌恨,1947年6月,把黃琪翔派往德國擔任駐德軍事代表團團長。眼看內戰日急,他不願捲入內戰,就接受了這項任命。1948年9月,在解放戰爭即將勝利的形勢下,蔣介石又突然發電,讓黃琪翔回國述職。黃又再次勸蔣停止內戰。蔣則讓黃不必去德國了,讓黃去台灣。黃琪翔深知蔣的為人,他與郭秀儀商量如何擺脫蔣的羈絆。郭女士勸慰他,出主意支持他到香港時溜掉。他們到香港後,黃琪翔多次向報界發表談話,宣布與國民黨徹底決裂,並積極參與中國農工民主黨和其他各方面愛國人士的民主活動。當時在香港的許多進步人士,紛紛要求去解放區,他們夫婦二人全力支持,為籌集必要的經費,郭女士把自己以多年積蓄在香港購買的一所花園洋房賣掉,支援去解放區的人。全國解放後,他們又將自己當年在南京的一幢樓房捐獻給國家,1953年,為了支援抗美援朝,郭女士又將在廣西的一幢住宅連同數十畝土地都捐獻給了國家。
1949年8月,黃琪翔到北京來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郭女士隨後也將在台灣的孩子和在英國留學的孩子都召回香港,與黃琪翔的母親一起到了北京。這對她來說,是一生追求光明,追求進步的願望實現了。她又見到了許多當年在一起戰鬥過的老大姐、老朋友,心情無比激動。自此,直到“文革”前,是她一生中最安定最幸福的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文革期間
“文化大革命”的風暴,黃、郭二位都受到了很大衝擊,黃琪翔被批鬥,她也成了“反革命家屬”,被抄家,……對此,郭女士仍堅信共產黨,認為“‘四人幫’是邪惡勢力”,認為“黑夜終將過去”,她勸慰、支持黃琪翔“堅持活下去”。後來,周恩來總理知道了他們的處境,派人去看望,並把他們安排到建國門外靈通觀居住。粉碎“四人幫”以後,黨和國家曾多次要為他們改善居住條件,但郭女士說,“這裡是在我們最困難時,周總理為我們安排的住所,在這裡又送走了黃琪翔,我要永遠住在這裡,永遠懷念敬愛的周總理。”
從政
郭秀儀在文化大革命中雖深受凌辱, 仍堅強不屈, 堅信黑暗即將過去、真理終會戰勝邪惡。
改革開放後,郭秀儀致力於祖國的和平統一,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中國農工民主黨名譽副主席、咨監委員會代主席。
師從國畫大師齊白石
1950年後,郭秀儀師從國畫大師齊白石,追隨齊師杖履 , 侍奉筆硯達 6 年之久。 除專注領悟齊派精髓, 苦練大師技法外, 還善於博採名家之長, 向[[溥雪齋學蘭石, 從王雪濤習花卉, 並常與胡潔青, 婁師白切磋研討畫技, 多有合繪之作。 郭秀儀天資聰慧, 加之後天勤奮, 故進益頗快。她筆下的人物、山水、禽鳥、走獸、魚蝦、花卉能得齊翁之奧妙,栩栩如生,既有靈氣又富創意,深得恩師之喜愛讚賞。
郭秀儀曾任北京齊白石研究會副會長。畫作收錄於“毛澤東珍藏名家畫集”及“中南海珍藏繪畫精品選”。2001年在中國美術館和其弟子一起舉辦“新世紀迎新春”畫展。
2007年12月“郭秀儀畫冊”出版。 畫冊收有郭秀儀畫作120餘幅,其中齊白石題字的有60餘幅。 有與齊白石、 徐悲鴻、 宋美齡、 鄧穎超、胡潔青等人合影的珍貴歷史照片, 齊白石、 陳立夫、張仃、宗德路等人的題字, 齊白石、婁師白、 郭秀儀篆刻的印章。
愛國情懷
2000年5月16日,當一些七十上下的“孩子們”圍繞著郭秀儀女士,他們深情地唱起了當年的“戰時兒童保育院院歌”,敬祝這位久經磨練堅貞不渝的郭媽媽進入九十高壽時,這位歷經磨難和奮鬥,享有
榮譽和幸福的老人,心情很是激動。
郭秀儀是當年“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的媽媽們中在大陸唯一健在的一位。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了中國的土地,許多年輕的父母奔赴了抗日前線,許多家庭被侵略者摧殘拆散,致使不少兒童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當時婦女界一些知名人士,如曹孟君、劉清揚、安娥等,紛紛在報刊上呼籲要關心拯救兒童。1938年初,由中國共產黨和愛國進步人士及一些有宗教信仰、有慈善事業心的人發起、籌備、成立了“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作為發起人之一,郭秀儀出任理事會常務理事,兼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徵募部副部長,負責為搶救兒童募集經費。
當時這項工作聲勢浩大,各界都積極支持,重慶、陝甘寧、香港等地相繼成立了保育分會,並在漢口、成都、延安等地先後建立了53所保育院。一批知識青年,特別是女青年,回響號召,參加了保育工作,及時組織搶救難童,輸送到各個保育院。於是,許多流離失所的兒童,又有了新的“家”,在保育院裡開始了新的生活,幾十年過去了,當時保育院的兒童,都已成長,有的成為藝術家、工程師、教授,許多成為各條戰線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骨幹,有的已成為黨政領導。而這一義舉也成為中國各界婦女在抗日戰爭中一段永放光芒的篇章。三十年代,郭秀儀女士與鄧穎超、李德全等同志,為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的籌備和建立奔走,為搶救難童籌集經費,僅她自己就募集現金兩萬多元,資助難童442人。為這項事業,她奮鬥了8年之久。她的愛國熱情和行動,與她的丈夫,北伐名將黃琪翔將軍一起雙雙獲得了“抗戰勝利勳章”。1995年9月3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的大型文藝晚會《光明贊》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時,有100名抗日老戰士出席了晚會,郭女士是其中僅有的3位女性之一。
參與政協工作
這些年來,在政協會上,她常提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她的提案採用率很高,她也曾多次受到江澤民等領導同志的關注。她作為中國統一促進會的常務理事,常在海內外為國家的和平統一積極奔走,她堅信中國一定會成為世界一流國家。
郭秀儀女士一生追求光明進步,以她自尊、自強、自信的優秀人格魅力,為人所敬重。
相關訊息
《流金歲月——黃琪翔、郭秀儀夫婦生平專題展》、《紀念邱哲——邱哲生平專題展》在中國民主黨派歷史 陳列館特園舊居1號樓開展。郭秀儀的外孫於峰、邱哲的兒子邱浩章、邱用章參加了開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