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爾羅斯姓

郭爾羅斯姓,源於滿族,出自海西女真之郭爾羅斯居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郭爾羅斯[郭爾羅斯,讀音作guō ěr luó si(ㄍㄨㄛ ㄦˇ ㄌㄨㄛˊ ㄙ),滿語為Gorlos Hala]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滿族,出自海西女真之郭爾羅斯居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郭爾羅斯氏,亦作郭洛羅斯,世居郭爾羅斯(今吉林松原)、沾河(今吉林松原)等地,為古代蒙古科爾沁郭爾羅斯部遊牧地,遂以居地名稱命氏,稱郭爾羅斯部落,後以部族名稱為姓氏。
今滿族郭爾羅斯氏多改諧音漢字單姓為郭氏、高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成吉思汗鐵木真之二弟合撒兒,屬於以部族名稱為氏。
蒙古族郭爾羅斯氏為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兒的後裔,世居內蒙古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山西等地部分地區)、科爾沁(今內蒙古科爾沁),世代於郭爾羅斯地區(今吉林松原)遊牧,因以為部族姓氏,稱郭爾羅斯部落,後以部族名稱為姓氏,屬於蒙古黃金家族之一,有別於蒙古察哈爾部、科爾沁部。
今蒙古族郭爾羅斯氏多取諧音漢字單姓為郭氏、高氏、何氏。
第三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陳蒙古八旗內扎薩克部,屬於以氏族名稱為氏。
內扎薩克部為蒙古族的一個別支,有郭爾羅斯氏,以部族名稱為氏,屬於陳蒙古八旗姓氏。內扎薩克蒙古有二十四部、四十九旗之多。
內扎薩克部郭爾羅斯氏後有改諧音漢字單姓為高氏、孟氏者。著名的蒙古民族英雄嘎達梅林就出自內扎薩克部。
今居俄羅斯烏蘇里斯克地區的內扎薩克部郭爾羅斯氏,多取俄羅斯姓氏伊萬諾夫納,也是高、高超、高貴的意思。
二.歷史名人:
郭爾羅斯·敦達禮:(公元?~1643年待考),滿族;滿洲鎮白旗人。著名清朝太宗皇太極近侍,三等輕車都尉,自殉者。
郭爾羅斯·敦達里,是清初歷史上很有影響的人物,與清太祖佟·努爾哈赤條臣沾河寨長常書、揚書實際上是同族。
郭爾羅斯·敦達里原為牛錄章京,後金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駕崩,他“自願”殉死陪葬清太宗,因而被清朝統治者尊為“忠君”的典範,受到特殊禮遇,推崇備至。其子孫也因此世受殊榮,世代顯達。
郭爾羅斯·敦達里還在孩提時便被選入清太祖家,專門服侍第八子皇太極,這種“幼仆”,滿語叫“哈哈珠子”。清初在一些貴族之家均有這種哈哈珠子。郭爾羅斯·敦達里成年之後,清太祖以他服“侍皇子有功”,貸給他十三戶奴仆等財產。
後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農曆8月,清太祖鳥崩於瀋陽增雞堡,皇八子愛新覺羅·皇太級繼位。郭爾羅斯·敦達里為表達他對皇太極的忠心,在繼位典禮上向清太宗發誓,願意在清太宗百年之後隨葬於地下,永世服侍清太宗。
後金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愛新覺羅·皇太級建國大清,清太宗去“汗”號稱皇帝,分封請王王號,封長子家相為市親王,並建造了肅親王府。清太宗因與郭爾羅斯·敦達里感情深厚,便將池賜給肅親王,為貼身親僚。郭爾羅斯·敦達里在離開皇宮往肅王府之前,清太宗皇太極親自召見郭爾羅斯·敦達裡面授旨意說:“你自幼服侍於我,感情誠篤。今將你賜給肅親王,此後你要以待我之誠輔佐肅親王,如果見到他有過失之處時,你要即時相勸。”並賜給郭爾羅斯·敦達里牛錄章京世職,掌管肅親王府。
郭爾羅斯·敦達里為人忠直敢言,加上又有皇帝的親旨,更為理直氣壯。一次,郭爾羅斯·敦達里見肅親王愛新覺羅·豪格處事有違典制,就出面勸告。哪知愛新覺羅·豪格自恃是親王,未把郭爾羅斯·敦達里放在眼裡,依然我行我素。郭爾羅斯·敦達里無法,便進宮去見清太宗皇太極告御狀。愛新覺羅·豪格聽說後,一氣之下竟然把郭爾羅斯·敦達里趕出肅王府。
皇太極得知後,將豪格、郭爾羅斯·敦達里都召進皇宮,當著郭爾羅斯·敦達里的面把愛新覺羅·豪格申斥了一番,愛新覺羅·豪格理屈詞窮,不敢申辯。清太宗又把自己穿的一件御袍脫下來賜給郭爾羅斯·敦達里,一是表彰他的忠直,再就是給愛新覺羅·豪格看,讓他不要再小看郭爾羅斯·敦達里,爾後仍命他回肅王府繼續管事。
後金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農曆8月9日,清太宗在清寧宮駕崩的訊息傳出,所有官民全都換上孝服,只有郭爾羅斯·敦達里沒穿,反而換上朝服進宮,向諸王表示要為清太宗殉葬。諸親王們說:“太宗生前巳將你賜給了肅親王,你安心服務於王,可不必再殉皇上。”可是郭爾羅斯·敦達里態度十分堅定,並對諸親王說:“我自幼受皇上恩惠.即使變為犬馬也難報其萬一。從前,我曾在太宗面前立過誓言,今天如果不踐約豈不是虛言班主嗎?”
諸親王見郭爾羅斯·敦達里如此“誠切”,遂準許了他的請求,並派悔勒章京吳達海等人護送郭爾羅斯·敦達里回家,監督郭爾羅斯·敦達里在自家的蒙古包里自經而死,然後將其遺體抬至皇宮崇政殿旁陪葬清太宗,這件事發生在清太宗殯天后的第七天。
諸親王為表彰郭爾羅斯·敦達里,贈他三等甲喇章京世職,此爵由他的子孫世襲罔替。還決定免除其家一切勞役,如果其子孫有違犯國法行為,應赦的全部赦免、不能赦免可減等,從輕處置,絕不犯死罪。這些禮遇,除了親王、貝勒之外,其他人是無法享受到的。
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為彰揚郭爾羅斯·敦達里的忠君之舉,欽賜墓碑立於清太宗墓前。
郭爾羅斯·額思護楞:(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郭爾羅斯部人(今內蒙古科爾沁)。著名清朝雲騎尉。
郭爾羅斯·察布達爾:(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烏蘭察布人(今內蒙古烏蘭察布)。著名清朝驍騎參領。
郭爾羅斯·俄岱:(生卒年待考),蒙古族,漢名孟俄岱;雲騎尉孟
郭爾羅斯·費揚古:(公元?~1701年待考),蒙古族;滿洲正白旗人。著名清朝初期將領,重臣。
郭爾羅斯·費揚古為內大臣三等伯郭爾羅斯·鄂碩之子。狀貌魁異,年十四歲時即襲三等伯爵。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郭爾羅斯·費揚古從安親王岳樂率兵徇江西討吳三桂。吳三桂部將黃乃忠糾眾萬餘自長沙犯袁州,郭爾羅斯·費揚古與副都統沃赫、總兵趙應奎擊敗之,克萬載。
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郭爾羅斯·費揚古擊潰夏國相於萍鄉,進圍長沙,累戰皆捷。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郭爾羅斯·費揚古再次擊敗吳國貴於武岡。師還,擢領侍衛內大臣,列議政大臣。後噶爾丹劫掠喀爾喀,遣使諭罷兵,不從,數擾邊境。
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康熙大帝授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率師討之,命郭爾羅斯·費揚古往科爾沁徵兵,參贊軍事。秋季,郭爾羅斯·費揚古擊敗噶爾丹於烏闌布通。
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歸化城增戍兵,以郭爾羅斯·費揚古為安北將軍駐紮。
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噶爾丹遣使至京,請入貢。郭爾羅斯·費揚古發兵迎護,偵其眾男婦千五百有奇,留之歸化城。疏聞,上察噶爾丹意叵測,陽為修好,潛遣入內地窺探,命侍郎滿丕諭責其使,遣之還。農曆7月,聞噶爾丹將窺圖拉,詔郭爾羅斯·費揚古偕右衛將軍希福率軍往御。希福請益兵,上責其疑沮,令勿偕往。尋以圖拉無警,慮噶爾丹將趨歸化城,詔郭爾羅斯·費揚古鏇師。
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噶爾丹至哈密,郭爾羅斯·費揚古往御,乃自圖拉河西竄。尋授右衛將軍,仍兼攝歸化城將軍事。疏言:“聞噶爾丹據巴顏烏闌,距歸化城約二千里,宜集兵運糧,於來年二月進剿。”詔授郭爾羅斯·費揚古撫遠大將軍,以都統伊勒慎,護軍統領宗室費揚固、瓦爾達,副都統碩岱,將軍舒恕參贊軍事。尋召入覲,授以方略。
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農曆2月,詔親征,三路出師,以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出東路,郭爾羅斯·費揚古出西路,振武將軍孫思克、西安將軍博霽自陝西出鎮彝並進,上親督諸軍自獨石口出中路。上與郭爾羅斯·費揚古期農曆4月會師圖拉。郭爾羅斯·費揚古率師自翁金口進次烏闌厄爾幾,再進次察罕河朔,與孫思克師會,而上已循克魯倫河深入。農曆5月,郭爾羅斯·費揚古率師至圖拉,疏言:“西路有草之地為賊所焚,我軍每迂道秣馬,又遇雨,糧運遲滯,師行七十餘日,人馬疲睏,乞上緩軍以待。”上進次西巴爾台,再進次額爾德尼拖洛海。噶爾丹屯克魯倫河,聞上親督師至,升孟納爾山遙望,見御營,大驚,盡棄其廬帳、器械遁去。上命馬思喀為平北大將軍,逐噶爾丹,並密諭郭爾羅斯·費揚古要擊,親督大軍躡其後。次中拖陵,郭爾羅斯·費揚古偵知噶爾丹將走特勒爾濟,遂遣前鋒統領碩岱、副都統阿南達、阿迪等率兵先往挑戰,且戰且卻,誘至昭莫多。昭莫多者,蒙古語“大林”也,在肯特嶺之南、土臘河之北。郭爾羅斯·費揚古分兵三隊,東則京城、西安諸軍及察哈爾蒙古兵,屯山上;西則右衛、大同諸軍及喀爾喀蒙古兵,沿河列陣;孫思克率綠旗兵居其中。並遵上方略,令官兵皆步戰,俟敵卻,乃上馬衝擊。噶爾丹眾猶有萬餘人,冒死鏖斗,自未至酉,戰甚力。郭爾羅斯·費揚古遙望噶爾丹後陣不動,知為婦女、駝畜所在,麾精騎襲其輜重,敵大亂,乘夜逐北三十餘里,至特勒爾濟口,斬級三千餘,俘數百人,獲駝馬、牛羊、廬帳、器械無算。噶爾丹妻阿奴喀屯素悍,能戰,亦殪於陣。此戰後,噶爾丹遂引數騎遠竄,郭爾羅斯·費揚古令阿南達詣御營奏捷。上乃班師,令郭爾羅斯·費揚古駐守科圖。
尋命移駐喀爾喀郡王善巴遊牧地,詗噶爾丹所往。甫至,噶爾丹潛使台吉丹濟拉率千五百人入掠喀爾喀牲畜、糗糧,遣副都統祖良璧御卻之,追至翁金河,丹濟拉敗遁。尋以馬疲,請移軍駐喀喇穆倫。會噶爾丹使其宰桑格壘沽英等來請納款,上再幸塞外,駐蹕東斯垓。召郭爾羅斯·費揚古至行在入對,上褒其功,奏曰:“軍中機務,皆遵皇上指授,並未有所效力。況西路糧匱馬乏,不能前進。及聞駕至克魯倫,官兵無不奮發,不俟督責,力戰破敵。奈臣庸劣,皇上窮追困蹙之寇,臣不能生擒以獻,實臣罪也。”上曰:“噶爾丹窮蹙,朕不忍悉加誅戮,不如撫而活之。”對曰:“此天地好生之仁,非臣等所能測也。”賜御佩櫜鞬、弓矢,命還軍。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農曆1月,阿南達自肅州奏哈密回人擒獻噶爾丹子塞卜騰巴爾珠爾等,上以其疏錄示郭爾羅斯·費揚古,並賜胙肉、鹿尾、關東魚,諭曰:“時當上元令節,眾蒙古及投誠厄魯特等齊集暢春園,適阿南達疏至,眾皆喜悅。爾獨居邊塞,不得在朕左右,故以疏示,並問爾無恙,即如與爾相見也。”農曆2月,上復親征,自榆林出塞,詔郭爾羅斯·費揚古密籌進剿。郭爾羅斯·費揚古以去歲未生擒噶爾丹,請解大將軍任,上不允,令便宜調遣軍馬。郭爾羅斯·費揚古進次薩奇爾巴爾哈孫,丹濟拉使來,言噶爾丹至阿察阿穆塔台飲藥自殺,欲攜其屍及其女鍾齊海率三百戶來歸。郭爾羅斯·費揚古以聞,上乃班師,令郭爾羅斯·費揚古駐察罕諾爾以待。農曆6月,丹濟拉至哈密。郭爾羅斯·費揚古有疾,詔昭武將軍馬思喀代領其軍。還京師,仍領侍衛內大臣,進一等公,仍以未生擒噶爾丹疏辭,不允,因諭曰:“昔朕欲親征噶爾丹,眾皆諫止,惟費揚古與朕意合,遂統兵西進。道路遼遠,兼乏水草,乃全無顧慮,直抵昭莫多,俾奸狡積寇挫衄大敗。累年統兵諸將,未有能過之者。”又曰:“屢出征,知為將甚難。費揚古 相機調遣,緩急得宜,是以濟事。”
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郭爾羅斯·費揚古從幸索約勒濟,中途疾作,上駐蹕一日,親臨視疾,賜御帳、蟒緞、鞍馬、帑銀五千,遣大臣護之還京師。
不久,郭爾羅斯·費揚古病逝,賜祭葬,謚襄壯。以子辰泰襲一等侯、兼拖沙喇哈番
郭爾羅斯·費揚古樸直有遠慮。昭莫多破賊,郭爾羅斯·費揚古令幕府具疏減斬馘之數,備言“師行迷道絕糧,皆臣失算,賴聖主威福,徼幸成功,非意料所及”。幕府或咎其失體,郭爾羅斯·費揚古曰:“今天子親御六師,如見策勛,易啟窮兵黷武之漸,非國家福也。”及還京師,上嘗命大臣校射,郭爾羅斯·費揚古以臂痛辭。出語人云:“我嘗為大將事,一矢不中,為外籓笑,損國家威重,故不敢與角耳。”
郭爾羅斯·那達木德:(公元1892~1931年),蒙古族,民族英雄嘎達梅林,漢名孟青山,因在兄弟中排行最小,俗稱“嘎達”;內蒙古哲里木盟科爾沁草原左翼中旗人。著名近代農牧民起義領袖。
清光緒三十四年(清宣統元年,公元1908年),郭爾羅斯·那達木德在達爾罕旗旗衛隊當兵服役,五年後被提升為旗衛隊章京。
民國五年(袁世凱洪憲元年,公元1916年),郭爾羅斯·那達木德被任命為旗衛隊的扎蘭(參領),在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被提升為旗軍務梅林(統領),從此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嘎達梅林。郭爾羅斯·那達木德後因拒絕達爾罕王福晉要把旗衛隊收租的土地交給王府支配而被撤職。
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郭爾羅斯·那達木德代表中、小牧主反對王爺出賣蒙古土地和反對軍閥橫行,率眾舉旗起義,同軍閥和封建王公勢力進行武裝鬥爭。
1929年初,張學良誘使科左中旗札薩克達爾罕親王那木濟勒色楞同,意放墾該旗“遼北荒”、“西夾荒”等大片土地,引起該旗各階層特別是身受其害的廣大牧民的強烈不滿。該旗民眾召開會議,決定推選郭爾羅斯·那達木德等四人為代表,前去向常住瀋陽的達爾罕王請願停止放墾。其後,旗民又推舉出六十位老者組成代表團,隨同郭爾羅斯·那達木德等前往瀋陽。
在郭爾羅斯·那達木德等再三要求下,達爾罕王雖然接見了他們,卻拒不接受旗民的要求,反而讓瀋陽警察局逮捕了郭爾羅斯·那達木德等四名代表,並強令其他請願代表返回本旗。其後,郭爾羅斯·那達木德等人也被押回本旗投入監牢。同年11月13日夜,郭爾羅斯·那達木德的妻子牡丹召集二十多名親友將他救出監牢。
從此,郭爾羅斯·那達木德遂率領反對放墾的牧民民眾開始了武裝抗墾。在全旗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下,抗墾武裝很快發展到七百多人。他們輾轉活動於科左中旗和扎魯特左、右兩旗境內,到處襲擊墾務局和墾務官員,阻止放墾。雖有各地蒙漢軍警武裝“經年兜剿”,仍“莫能御製”。郭爾羅斯·那達木德和妻子牡丹率領他們的起義軍四處搗毀墾荒局,打擊屯墾軍,有力地制止了軍閥對遼北的吞併的毀壞性開發。
之後,由於抗墾烽火不斷蔓延,張學良即命駐洮南的洮遼鎮守使張海鵬和駐開魯的東北騎兵第十七旅出兵圍剿郭爾羅斯·那達木德。在兵力、武器均占優勢的正規軍追剿下,郭爾羅斯·那達木德的抗墾隊伍的作戰條件愈益艱苦,人員傷亡嚴重,武器彈藥也無法補充。
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4月9日,只剩下三十多人的抗墾隊伍,在通遼北舍伯吐附近的紅格爾敖包屯附近的新開河畔被東北軍第十七旅李守信部一千餘騎兵突然包圍,熱河省的軍閥湯玉麟部也前來圍剿,經過激戰,抗墾隊伍在郭爾羅斯·那達木德率部掩護下,僅有其妻牡丹等二十人突圍。
由於寡不敵眾,郭爾羅斯·那達木德在乘馬渡河時中彈犧牲,剩餘的起義軍將士全部壯烈犧牲。郭爾羅斯·那達木德犧牲時年三十八歲。
蒙古族的民族英雄嘎達梅林領導的抗墾起義雖然最終失敗了,但他們為了保存蒙古族人民的牧場和土地而英勇鬥爭的不朽業績,卻在蒙古大草原上廣為傳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