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內容
《窠石平遠圖》畫面近景,溪水清淺,岸邊岩石裸露,石上雜樹一叢,枝幹蟠曲,有的葉落殆盡,有的畫出老葉,用淡墨渲染。遠處,寒煙蒼翠,荒原莽莽,群山橫列如屏障,天空清曠無塵,是一派深秋的景象。
《窠石平遠圖》左側有款“窠石平遠”四字及“元豐戊年郭熙畫”。鈐“郭熙印章”一方。有“晉國奎章”、“敕賜臨濟壹宗之印”等印記十一方和半印一方。
創作背景
在郭熙的山水畫理論中,主張深入真山實水作觀察體驗為創作的先決條件。在深入實際體察時,他採用了對比的觀察方法。《窠石平遠圖》畫的是北方的深秋。從對比觀察中,他體會到“西北之山多澤厚”,“其山多堆阜,盤礴面連延,不斷於千里之外,介丘有頂而迤邐,拔萃於四逵之野。”畫中的窠石和遠山正體現了這些特點。 圖左有小字落款:“窠石平遠,元豐戊午(1078年)郭熙畫”,知是其晚年的作品。
藝術鑑賞
主題
此圖自題《窠石平遠》,而中國山水畫的“三遠”取景法,正是郭熙始創。從圖中看,一派平曠的原野,著重畫近景的坡、石、水流、叢樹,只在右邊畫一座不高的遠山,畫面的上半部幾乎不著筆墨,正適以烘托秋景的空曠蕭瑟。
窠石用捲雲皴法,以表現北方山水的渾厚和盤礴,是郭熙的創造。而秋天,他的感受是“秋山明淨而如妝”,“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畫中沒有蕭瑟和悲涼,從構圖的氣勢,用筆的利爽,給人以肅穆、莊重、清神的美感。特別是曲折的溪水,明澈澄鮮,不激不怒,且清且淺,與歷歷的窠石相聯繫,給人以“水落石出”的感覺。這一深秋景色富於神韻,是一般畫家難以察覺和表現得出的。
技巧
《窠石平遠圖》若從畫面上由遠及近的來看,依次是山,水、窠石,寒林,並沒有那種令人們激動感覺,反而令人們感到的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此圖較多變化,或樹身虬曲,細枝向下,藤蔓纏身,或樹身挺直,細枝向上,密集而錯落,爽利堅挺,顯現其晚年筆墨愈益老辣放縱。而樹葉或闊筆清點,或細筆雙勾,又填以赭紅,映襯秋色,窠石依然以粗筆勾席,以破筆似“捲雲”掃出大致結構,淡墨誼染,形似“鬼臉”。遠山也只是略加勾皴,注重淡墨的層層渲染,益增清幽曠“遠之感。
構圖
《窠石平遠圖》標明了所採用的是“平遠”法。郭熙解釋說:“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畫中取景,視平線在下部約三分之一處,平視中使景物集中。自前景透過中景而望遠景,層次分明,表現出縱深的空間距離,畫面雖著墨不多,但境界闊大,氣勢雄壯,使人觀之精神振奮。
名家點評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水天中:“古代山水畫常取立軸或長卷形式,這幅畫橫長豎短,畫面比例略似現代風景畫,而且留出大片天空,造成秋高氣爽的效果,這種構圖安排在古代山水畫中殊不多見。畫中景物疏朗簡潔,但都經過畫家經營推敲,筆墨不多而意境深遠。"
歷史傳承
《窠石平遠圖》曾經《宣和畫譜》中著錄,被宋徽宗時宮廷所藏, 後朱元璋三子晉王朱桐得到該畫作,上鈐有“司印”, 後被明末清初藏書家、文學家梁清標所收藏, 又歸梁氏親戚某家秘藏,民國時仍一直在梁氏家鄉河北正定一帶流傳,在清代土改時從當地地主家裡搜到,當地人不知此為何物,將其隨便掛在保定蓮池書院文化館的牆壁上。1950年冬,已從上海調到北京文化部文管局的徐邦達,到河北保定地區收購古書畫,在保定蓮池書院文化館發現此畫,該畫作最終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重要展覽
2012年6月28日至2012年11月12日,古書畫臨摹複製大師金仲魚先生摹制的宋代郭熙《窠石平遠圖》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妙筆神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與裝裱修復技藝展”中被展出。
作者簡介
郭熙,北宋河陽府溫縣(今屬河南)人,字淳夫。工畫山水、寒林, 獨步一時。取法李成,又自有新意,得雲煙出沒、峰巒隱顯之態。神宗時,為御畫院藝學、翰林待詔。又長於論畫,著有《山水訓》、《畫意》、《畫訣》、《西題》等。作品有《早春圖》、《窠石平遠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