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如月

郭如月

郭如月先生的多體書風,得到了書法界同仁的一致稱道。 郭如月先生學養紮實,心底坦蕩,因而導致其在書法藝術上的生面別開,與眾迥異。 郭如月先生已經年逾花甲,可謂“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了。

人物簡介

郭如月,1932年出生,河南省方城縣人,幼承家教,好書法,1985年入無錫書法藝專深造,並於行草研究班專修一年。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大賽中入選和獲獎,入刻碑林3家,入編大型書法典籍20多家。美國、加拿大、日本、菲律賓、新加坡

等國及港澳台地區文化名人多有收藏。1991年與台灣畫家賈松珍先生在南陽市舉辦書畫聯展,引起轟動。1995年入選三屆中國書法家協會新人展。撰有“淺談書法的系統工程”、“試論書法家與市場機制”等論文。編著出版有《書法講析》一書。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媒體評價

郭如月先生的多體書風,得到了書法界同仁的一致稱道。
對於郭如月先生,即使是你對他非常陌生,但只要你從他那和善慈目的面龐上,從他那硬朗挺拔的身板上,從他那長發稀疏的禿頂上,就不難看出,他是一位經歷獨特、內涵深沉的文化人。他供職於方城縣政協,出生於本世紀三十年代。自幼愛好書法,雖無機遇科班授業解惑,卻自學苦讀,躬耕書法。無奈。正當風華茂盛、壯志凌雲的時候,竟被錯劃為“右派分子”,頃刻妻離子夭,淪落天涯。他曾經做過建築工、打鐵工、彈絮工、裁剪工和看病醫生,一晃就是二十幾年。這期間,他從未擱筆停墨,相反,卻疾志不移,孜孜以求。在生活中,每當他情性冷漠壓抑的時候,其手下的真書則生動含蓄、骨氣通達,給人以臨陣布兵之感;當他身處淒楚辛酸的時候,腕下的行書又是發人意氣、千姿百態,似有如泣如訴之聲;如果是聞至紅梅花開,那臂下的狂草竟是龍騰虎躍、酣暢淋漓,誠有欣喜若狂之悅。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他被重新安排工作後,更是甘於淡泊,志存高遠,不求聞達,置身硯田,精研深讀,四體皆能。若不是畫友張振華先生介紹於展覽的開幕式上,我還以為他是一位退休老工人哩!

郭如月先生學養紮實,心底坦蕩,因而導致其在書法藝術上的生面別開,與眾迥異。假如你曾巡視過那琳琅滿目、滿室生輝的展廳的話,你就一定會被那或雄渾豐茂、或俊俏奇逸、或秀麗多姿、或溫潤相生的件件書法藝術品所打動。那是書也是詩,是畫又是情,是心更是聲。如月先生作詩,樸實自然,感切真切,味美純正。筆墨之中似是源源不斷的泉水流淌著恬淡醇厚之情。如果說作品裡有明人董其昌書法簡約氣韻雅美的話,那么,必定還有“鍾風顏骨”的面目吧!
除此之外,那章草的“修我長城……”,楷書的“毋忘團結奮鬥,致力振興中華”……,小草的“畢竟血濃於水,依然骨肉情深”,大篆的“位卑未敢忘憂國,炎黃子孫當自強”等聯語,其豪爽忠誠的品質和熱情愛國之心腸躍然紙上。筆者曾久久駐足於“赤子情”中堂幅前不忍離去。這幅作品用筆凌厲,不計工拙,結體獨特,稚拙互生,激情飽蘸,一揮而就。莫非是血與淚的斑斑寫實?再不是風與雨的點點刻畫?要么是喜與憂的事實記載?不!是大地在呼喚,是遠山在呼喚,是一個被錯劃人員在向“母親”呼喚!這種“敢對江河照肝膽”的赤子之情,誰能不為之感動呢?
郭如月先生已經年逾花甲,可謂“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了。當他終於函授完畢無錫書法藝專的全部學業時,更是摩挲碑帖,不稍懈意。他以傳統為主,把握時代書風,經過辛勤耕耘,終有今日所獲。他的作品曾經多次入集、刻石、獲獎、展出,並為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和港澳台地區名人收藏。
寒來暑往,春華秋實,如今如月先生業已“成家立業”,當他和年甫10歲的獨生閨秀在一起時,總是樂呵呵地說:“爸爸不老,我還年輕!”是啊,年齡確如他詩中所說:“人生花甲方年少,莫道流光不鍾情”,願如月先生如月一樣光彩照人,用永遠年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