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堅[革命人士]

郭堅(1887~1921),原名振軍,字方剛。陝西蒲城人。郭堅出身貧寒。縣立高小畢業,書法出眾。1911年辛亥革命時,在西安參加起義軍。中華民國成立後,任陝西軍政府交通司守衛。曾參與召集“刀客”和農民,組成“馮翊營”對清軍作戰。後在大荔一帶收編地方武裝,任陸軍第六混成旅巡緝營營長。1916年,發起陝西反袁(世凱)逐陸(建章)戰爭。所部被編為陝西遊擊軍(1917年改編為警備軍)後,任統領。1917年,張勛復辟,力倡討伐,被任為陝西討逆軍總司令,假道山西討伐張勛。在山西遭反動軍閥夾擊,失敗。同年底,參與發起“倒陳”鬥爭,組織陝西靖國軍,任總司令。1918年,陝西靖國軍整編後,任第一路司令。1921年,在西安被害。

生平經歷

1911年10月西安起義時,郭堅參加學生軍,後在陝西交通司任守衛,與耿直相識。清軍分東西兩路進攻陝西,郭、耿到大荔募集“刀客”和農民組成“馮翊軍”,迎擊清軍。共和告成,“馮翊軍”被改編為巡緝營,郭任營長,隸屬於陳樹藩的陝西陸軍第二混成旅。1914年陸建章督陝,巡緝營被遣散。郭堅和耿直秘密活動於黃龍山,積蓄力量,策劃反陸。1915年12月袁世凱帝制自為,護國運動興起。郭堅、耿直聯合白水地方武裝高峻,於1916年3月24日在白水起義,樹西北護國軍義旗,通電討袁逐陸,向蒲城進兵,被陝北鎮守使兼“渭北剿匪總司令”陳樹藩擊敗,退入陝北。

1917年7月張勛擁溥儀復辟,引起公憤。陳樹藩得知段祺瑞馬廠誓師的訊息,一面命郭堅率部四營,假道山西,北上討張,以討好段祺瑞;一面又電告晉督閻錫山,“郭堅兵變,從速捕殺”,以消滅異己。郭率部剛入山西,張勛擁溥儀復辟已告失敗,遂遭晉軍重兵堵截。此時,陳樹藩又布兵黃河西岸,斷郭歸路。郭部被前後夾擊,幾乎全軍覆沒,隨軍參贊、著名民黨人士宋向辰樊靈山壯烈犧牲,郭堅僅帶50人化裝潛逃回陝西,陳又誣其為“段軍”,不允許在西安附近停留。1917年年8月,護法運動興起。1917年11月,郭堅與高峻、耿直相約,先由高峻白水起義,吸引省城軍隊東調,再由耿直在西安發難,郭為外援,試圖一舉除陳,回響護法。後因力量不濟,兩次起義均告失敗。郭堅率兵由鳳翔馳援西安途中,與耿直在戶縣相遇,遂開往周至,召開將校會議,宣布成立陝西靖國軍,郭、耿分任正副總司令。在部署完對陳軍的防衛戰事後,郭率司令部與衛戍部隊回守鳳翔。1917年12月21日,郭堅在鳳翔發布討陳檄文,發誓要“為國除奸”。陳樹藩派重兵在進攻岐山耿直部的同時圍攻鳳翔,郭棄城經禮泉、涇陽,至澄城寺前鎮,與已宣告獨立的高峻、曹世英和先期到達的耿直部取得聯繫,聯合攻克白水。在攻打蒲城之役中,耿直戰死(時為1918年1月25日),郭率部移駐臨潼交口。耿直殉難的當天夜晚,張義安董振五鄧寶珊等在三原起義,函請胡景翼、曹世英援助。胡、曹率部抵三原後,一致議決舉陝西靖國軍旗幟,反段倒陳。幾經協商,軍分兩翼進攻西安。郭為左翼軍東路前衛,一度進軍至西安東郊的韓森寨。但由於河南鎮嵩軍劉鎮華入陝援陳,靖國軍圍攻省城失敗,退至渭北計畫攻取戰略要地大荔。但攻城一月未克,反被陳樹藩圍困於羌白鎮。郭以帛書求援於曹世英,但曹援軍被陳樹藩所阻。郭在羌白堅守了40餘日,終因糧彈告罄,於1918年7月底率部突圍至蒲城,與楊虎城張鐸部會合。

1918年8月8日,于右任、張鍅通電全國,分別就任陝西靖國軍總司令和副總司令,設靖國軍總司令部於三原,統一靖國軍編制,郭堅任第一路軍司令,任務是經略西路。郭堅指揮所部先後攻克乾縣、武功、扶風、岐山、鳳翔,設第一路軍司令部於鳳翔。1918年11月,北京政府以奉系師長許蘭洲為援陝總司令,指揮甘軍、川軍、晉軍等入陝“圍剿”陝西靖國軍。郭堅和雲南靖國軍第八軍葉荃部合力抵禦許蘭洲於武功、扶風之間的杏林鎮,相持兩個多月後,退守鳳翔;又被圍困數月,交通阻隔,城內彈盡糧絕,軍民交困。郭以血戰連年,強將多殞,力竭勢蹙,乃與張鍅、樊鍾秀會商,決定“聯許倒陳”,與許蘭洲局部議和,靖國軍一、二路軍接受改編。

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許蘭洲率部出陝。郭以所部大都是陝西人不願離陝為由,仍留守鳳翔,與劉鎮華議和,但被陳樹藩所阻,復被圍困。直皖戰爭後,直系閻相文督陝,以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政治引誘等手段分化陝西靖國軍,加上郭治軍不嚴,部下掠民等胡作非為之事時有發生,為閻相文鎮壓提供了口實。1921年8月13日,馮玉祥按閻的手諭,在西安西關軍官學校宴請郭堅。郭帶少數隨從前往赴宴,當場被抓捕後槍殺。

參考資料

[1] 歷史千年 http://www.lsqn.cn/mingren/RWJS/NOW/200703/105093_2.htm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