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可大

郭可大

郭可大,醫學微生物學家,醫學真菌學家。早年致力於醫學微生物學的教育事業。長期從事醫學真菌學、大骨節病病因和克山病病因研究。提出“克山病主因真菌毒素中毒學說”,受到克山病防治科研學術界的重視,目前仍為克山病病因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郭可大

醫學真菌學家。江蘇如皋人。1935年畢業於北平大學醫學院。1935年至1938年在德國漢堡大學醫學院學習,獲醫學博士學位。曾任成都齊魯大學、重慶上海醫學院教授。1947年至1948年先後在美國田納西大學和迪克大學從事醫學真菌學的研究。回國後,任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教授。建國後,歷任中央衛生研究院研究員,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國際微生物學會真菌部中國微生物學會代表,中國微生物學會第三屆理事。九三學社社員。1951年發明病原真菌微型培養法,便於在高倍顯微鏡下連續觀察真菌發育過程,可攝製活動顯微影片,防止實驗室污染。用不鏽鋼製成的培養環,被稱為“可大圈”。

主要論著

1 謝少文,郭可大,陶善敏等譯.秦氏細菌學.第3版.上、下冊.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51.

2 郭可大.真菌微量培養法.中華醫學雜誌,1951,37(9):741-745.

3 郭可大.真菌的免疫現象.見:謝少文主編.免疫學叢刊,第1卷.第1冊.中南軍政委員會衛生教材編制委員會,1951:17—40.

4 李群,郭可大.大蒜液對於病原性真菌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中華醫學雜誌,1954,40(3):189—193.

5 郭可大.新中國微生物學研究進展.光明日報,1956-08-15.

6 郭可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大骨節病調查研究工作隊總結報告.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預防司編.大骨節病資料彙編,1956:2—38.

7 郭可大.皮膚真菌概論.見: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性病研究所編著.皮膚真菌病圖譜.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8:1—8.

8 黑龍江省地方病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黑龍江省北安縣和克山縣克山病患區和非患區糧食中有毒真菌的比較研究.黑龍江省地方病研究所克山病資料彙編第1集,1959:225.

9 黑龍江省地方病研究所及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克山病地區糧食中有毒真菌的進一步實驗研究.克山病研究資料彙編第2集,1961:183.

10 郭可大.四年換糧對克山病預防效果的觀察研究.克山病研究資料彙編第2集,1961:283.

《中華醫學雜誌》 《中華醫學雜誌》

11 郭可大.積極開展農村真菌病和致病真菌病的防治研究工作.中華醫學雜誌,1965,51(12):783—784.

12 郭可大,王德彬.無菌動物簡介.中國醫學科學院,1978.

13 郭可大,胡毓涵,劉愛璧等.中藥對病原真菌抑菌和殺菌作用的實驗研究.第二次微生物遺傳與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彙編,1978:180—182.

14 劉興玠,張樹波,郭可大.球孢子菌素、組織胞漿菌素和芽生菌素的試製及其特異性和安全性的實驗研究.第二次微生物遺傳與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彙編,1978:193—194.

15 郭可大,曹守理,劉興玠等.大骨節病鐮刀菌中毒病因的實驗研究.第二次微生物遺傳與育種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彙編,1978:185—187.

16 郭可大.三十年來中國醫學真菌學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展望.中國微生物學會1979年年會論文,1979.

17 郭可大.真菌中毒症和真菌毒素致癌性研究簡史.見:孟昭赫,張國柱,宋國菊主編.真菌毒素研究進展.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9:1—34.

18 郭可大.中國醫學真菌學研究的歷史回顧和今後十年有關病原真菌、毒性與致癌性真菌及其毒素研究的初步建議.全國真菌學術討論會和中國微生物學會真菌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1980.

19 郭可大.放線菌與奴卡氏菌;醫學真菌概論.見:余?主編.醫學微生物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949—956;957—968.

20 郭可大.抗真菌免疫.見:謝少文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免疫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54.

21 郭可大.醫學真菌檢驗法提要.見:鍾惠瀾主編.熱帶醫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1411—1417.

22 郭可大.三十年來克山病病因真菌毒素中毒學說的研究概況.醫學研究通訊,1986,15(10):289—294.

23 郭可大,王德修.傳染病病理(四)真菌、放線菌及諾卡氏菌病.見:胡正祥,秦光煜,劉永原編.白希清,劉永,吳在東主編.病理學.第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481—535、圖版:945—955.

24 郭可大.中國克山病真菌毒素中毒病因研究的進展和發病機理探討.中國地方病學雜誌1991,10(5):258—259.

人物簡歷

1910年11月16日 出生於江蘇省如皋縣豐利區吳陵鄉。

1935年 畢業於國立北平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士學位。

1935—1936年 於德國漢堡熱帶病研究所進修班進修。

1936—1937年 於德國漢堡熱帶病研究所研究錐蟲、螺鏇體和腫瘤病毒。

1937年 獲德國漢堡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學位。

1938年 於德國漢堡市立醫院研究血清學。

江蘇省 江蘇省

1938—1939年 任同濟大學醫學院(該院址先後在廣西八步和雲南昆明)細菌學副教授。

1939—91940年 任西北醫學院(在陝西漢中)細菌學副教授。

1940—01942年 任齊魯大學醫學院(在四川成都)細菌學教授。

1942—1943年 任中央防疫處(在雲南昆明)技正。

19431944年 在昆明平安醫院籌備生產獸用生物製品。

1944—41946年 在重慶任上海醫學院細菌學教授。

1946—1947年 任瀋陽醫學院細菌學教授。

1947—1948年 先後在美國孟菲斯城田納西大學醫學院研究醫學微生物學,在北卡羅來納州迪克大學醫學院研究醫學真菌學,在華盛頓國立衛生研究院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進修醫學真菌學。

1948—1950年 任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細菌學教授。

19501957年 在北京中央衛生研究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前身)任研究員,真菌研究室主任。

1952年 任中國微生物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

1957年 現在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1983年改屬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任研究員、真菌研究室和克山病研究室主任。

1980年 任中國微生物學會真菌學會真菌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微生物學會醫學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2001年11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生平概況

求學經歷

郭可大又名樂生,1912年11月26日出生於江蘇省如皋縣豐利區吳陵鄉(現如東縣凌民鄉)。1917—1924年就讀於如皋縣和豐利國小,1924年考入江蘇省南通中學。1928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學預科。1929—1935年在國立北平大學醫學院學習,1935年畢業後,赴德國漢堡留學,先在柏林大學醫學院醫院實習,後到漢堡,參加熱帶病研究所舉辦的熱帶病學、寄生蟲學專業班進修,獲熱帶病學、寄生蟲學證書。隨後在該研究所研究病原性錐蟲、回歸熱螺鏇體和腫瘤病毒。同時在漢堡大學醫學院進修醫學微生物學;1937年獲漢堡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學位。他在留學期間,先後在德國《中央細菌學、寄生蟲學和傳染病學雜誌》上發表了《病原性錐蟲和回歸熱螺鏇體在混合感染時的相互影響》和《休普氏纖維瘤病毒、粘液瘤病毒和嗜神經性牛痘病毒互相免疫關係的家兔實驗研究》兩篇論文。1938年,他建立了“濾紙片法梅毒絮狀反應”,這種方法適用於梅毒流行病學大量標本的普查,很受歡迎,原文發表於《德國醫學周報》

。40多年來,這一濾紙片乾血方法經過多種改進,在人醫和獸醫方面廣被套用。

回國報效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於1938年毅然回到祖國,輾轉廣西、雲南、陝西、四川等地從事醫學微生物學教學和生物製品研製等工作。先後被聘為同濟大學醫學院和西北醫學院細菌學副教授,齊魯大學醫學院和上海醫學院細菌學教授,以及中央防疫處技正。抗日戰爭勝利後,曾任瀋陽醫學院細菌學教授。1947—1948年間,郭可大到美國深造,曾先後在田納西大學醫學院、迪克大學醫學院和國立衛生研究院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進修醫學真菌學,從此他開始了對醫學真菌學的教學研究工作。回國後,他在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任細菌學主任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郭可大服從國家的調動,從上海調到北京,任中央衛生研究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前身)研究員、真菌研究室主任,1957年轉到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1983年起改屬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任真菌研究室和克山病研究室主任。郭可大調到北京後,把全部精力投入醫學真菌和大骨節病、克山病的病因研究,做出了不少成績。郭可大曾組織32位專家翻譯《秦氏細菌學》第三版,參加編著6部專著,先後發表論文32篇。此外,他在1952年還與湯飛凡等微生物學家一同籌備中國微生物學會,並任中國微生物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1978年任中國微生物學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1980年任中國微生物學會真菌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醫學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醫學真菌學

研究創新

紫蘇葉 紫蘇葉

郭可大從1948年以來長期從事醫學真菌學的研究與教學。真菌的分類和鑑定主要依據菌體和菌絲的形態,在菌絲體內、菌絲體上和由菌絲體所產生的孢子的類型。為能觀察真菌在生長過程中的連續過程及菌絲和孢子自然的排列,郭可大於1951年建立了顯微鏡下研究生活真菌的微型培養皿。該培養皿是由不鏽鋼製成的培養圈、載玻片和蓋玻片組成。培養圈側面有兩支內塞棉花的微型漏斗式管,可從這小管注入培養基,接種待檢的菌培養物。它有利於真菌生長時所需氧氣的進入,但培養皿內外的真菌孢子都不能出入,因此適用於病原真菌、奴卡氏菌和抗生性放線菌等生長發育過程的追蹤觀察和顯微攝影,特別適用於對烈性呼吸道感染真菌的鑑定和研究。使用該培養皿不致污染實驗室環境,因此為許多真菌學工作者所使用。早年,由於沒有特效的抗真菌藥物,給臨床醫學工作者在真菌病的治療,尤其是深部真菌病的治療上帶來很大困難。

研究成果

李群和郭可大曾從事研究大蒜對於病原性真菌的抑菌作用,證明了大蒜水浸液對絮狀表皮癬菌、紅色毛癬菌、鐵鏽色毛癬菌、皮炎芽生菌、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隱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或殺菌作用。1954—1957年,他和胡毓涵等用28種中藥揮髮油對15種病原真菌進行抑菌和殺菌作用的研究,結果表明中藥揮髮油和黃連素對多種深部和皮膚真菌有顯著的抑菌或殺菌作用,其中宮桂、紫蘇葉、羌活、土荊芥、川芎、當歸揮髮油和黃連素的作用較強。這一研究成果為採用中國傳統醫藥治療真菌病開闢了新的途徑。他和劉興玠、張樹波還從事組織胞漿菌、球孢子菌和芽生菌等深部真菌的研究,填補了中國在這些方面的空白。

相關論著

郭可大還編寫了一系列有關醫學真菌學的著述。在中國微生物學會1979年年會上,郭可大發表了《30年來中國醫學真菌學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展望》的論文。在1980年的全國真菌學術討論會和中國微生物學會真菌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他作了《中國醫學真菌學研究的歷史回顧和今後10年有關病原真菌毒性與致癌性真菌及其毒素研究的初步建議》的發言。

大骨節病

疾病概述

鐮刀菌 鐮刀菌

大骨節病是主要流行於中國東北、西北一些山區和半山區的地方病。患者從童年開始,自覺關節疼痛,指、踝、肘、膝等關節逐漸增粗,重者四肢短小畸形。但其致病因子還不清楚,給控制和治療這種病帶來很大困難。郭可大從1954年起曾先後多次帶領調研組深入病區,與當地的地方病防治機構協作,對大骨節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及可能的致病因子進行了較系統的調查研究。調查結果發現,從流行區糧食檢出的一些鐮刀菌所產生的毒素的毒性較強,用毒性菌糧飼餵實驗動物後能引起類似人的大骨節病的病理變化。

病理研究

為了進一步驗證大骨節病的致病因子是否存在於流行區所產的糧食中,他們與地方有關行政部門和地方病防治研究機構協作,用非大骨節病流行區所產糧食供應流行區的部分居民,而另一部分居民仍食用當地所產的糧食,從而觀察兩組人群大骨節病的發病和發展情況。他們從換糧試驗觀察到,食用非流行區糧食的居民大骨節病的發病率低於食用流行區糧食的居民。

研究成果

根據中國東北和西北大骨節病流行區的調查,流行區糧食中真菌的侵染情況、動物試驗及換糧試驗,並參考蘇聯“烏洛夫病”防治研究經驗,1956年郭可大等發表了《大骨節病鐮刀菌中毒病因的實驗研究》一文。他們認為,大骨節病流行區的糧食在收穫及儲存中,受到產毒真菌的侵染,真菌在糧食中生長並產生毒素。這種糧食中的真菌毒素致使人中毒可能是大骨節病病因中的主要因素。其它因素,特別是營養缺乏也在該病的發病機制中起著一定的作用。這種真菌毒素中毒的病因學說,現在仍然是許多學者和大骨節病專業防治研究人員的主要研究課題。

中毒學說

疾病簡介

克山病是一種以心肌變性為主的地方病。自1935年在黑龍江省克山縣首次發現該病爆發以來,先後在中國17個省、自治區發現該病。關於克山病的真正原因,一直是許多醫學家長期探索的一個難題。他們提出許多假說和學說,但確實病因仍未查明,從而影響了對克山病的特異性預防。

研究過程

真菌 真菌

1956年,郭可大受命帶領調查組,結合對大骨節病的調查研究,到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克山病區進行考察。1958年,郭可大帶領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真菌研究室、克山病研究室的科研技術人員,深入病區,把實驗室搬到現場,和黑龍江、陝西、甘肅等省的地方病研究所協作,對克山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病理特徵以及病原體分離等做了近4年的調查和實驗研究。在黑龍江省,急型克山病的發病明顯集中於11月到翌年2月期間,郭可大等冒著北方冬季的嚴寒,深入病區進行調查,與當地的老人、病人家屬和村幹部座談,了解病區居民的生活、生產情況以及風俗習慣、氣候、農業收成與克山病流行輕重的關係等。他們掌握了許多第一手材料,並從各型克山病患者採取新鮮血液,從病死者屍體中採取血液、心肌和各種臟器等標本,進行了各種培養和血清反應,接種到包括猴子等各種實驗動物身上,但都未能證明在克山病人血清和病理組織中存在有致病性細菌、真菌、螺鏇體、立克次體和病毒等。郭可大等還用電子顯微鏡檢查病死者的組織標本,也未發現特殊病原體。在1957年1月至1960年8月間,為了觀察克山病流行區所產糧食是否對本病的發生和發展起一定的作用,郭可大等人和黑龍江省地方病研究所協作,用北京地區和黑龍江省非克山病區所產糧食,在黑龍江省的一個重病村進行了換糧試驗。在近4年的試驗期間,對試點村居民進行了7次流行病學、臨床、心電圖和X線檢查,並與相鄰的村屯食用本地所產糧食的居民克山病的發病情況進行比較,結果表明,換糧對克山病起到了較良好的預防效果。

1958—1959年間,郭可大所領導的研究室對克山病病區和非病區所產糧食受有毒真菌侵染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初步表明,克山病區產的玉米等糧食可較嚴重地被數種毒性真菌所污染,就中不同強度毒性鐮刀菌污染的程度與當地克山病發病的輕重似具有一定的正比關係。郭可大等用從重病區所產糧食中分離出的兩株強毒性鐮刀菌進行動物實驗。結果,多數實驗動物的胃腸黏膜充血、出血,有些心肌纖維發生肌溶壞死,橫紋肌也有壞死病變。

發表結論

郭可大等根據克山病的流行特徵認為,生物性病因的可能性大,而其臨床、病理特徵又似非生物性因子所致。結合他們的實驗研究及換糧試驗等的結果,在1961年發表了《克山病的本質和病因問題綜述》一文,論文提出了“克山病病因真菌毒素中毒假說”。以後,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對克山病研究的逐步深入,1981年,郭可大等將這一假說修改為“學說。”他們認為克山病的主要病因很可能是由病區所產糧食上繁殖的毒性真菌,特別是鐮刀菌屬真菌所產生的毒素所致。郭可大在說明他們提出的“克山病病因真菌毒素中毒學說”時解釋道:“由於毒性真菌是微生物,生態環境可決定其本身的消長和產毒能力,從而形成了克山病流行病學的特徵。但這類真菌在自然界適宜的基質(如發霉的糧食)上所產生的毒素都是無生命的低分子化學物質,一般的煮沸溫度不能將它破壞。”他還說:“當這類毒素隨食物長期、多次、少量進入機體後,如果對心肌等組織有特別侵犯力時,那就可能經消化道吸收進入血循環,侵入心肌以及其它臟器細胞,從而使人體發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當人的心肌病變較重並失去代償能力時,就因心力衰竭而發病,以至死亡。這就可能解釋克山病臨床和病理特徵似非生物性因子所致的原因。克山病的地區性分布主要取決於病區的土壤類型、糧食種類、毒性真菌區系及氣候條件,受自然環境生態、生產、生活和機體狀態等變動著的因素所制約。”郭可大等的“克山病病因真菌毒素中毒學說”可將克山病在流行規律和臨床病理特徵之間的矛盾對立辨證地統一起來。他們的這一學說受到有關學者的重視,成為從事克山病防治研究專業人員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

影響至今

郭可大等的“克山病病因真菌毒素中毒學說”的提出至今已有30年的歷史。該學說是他們長期深入病區進行較系統的調查和實驗研究,並吸收了各家對本病在流行病學調查、病理學、超微病理學和生物化學等的研究成果而形成和逐漸充實的,其間經過了十分艱難曲折的道路。80年代,病理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證明克山病患者心肌線粒體被損傷。生物學家發現克山病患者心肌線粒體一系列酶系被抑制、破壞。化學家合成了串珠鐮刀菌素結晶。這一切,為支持和進一步闡明克山病真菌毒素中毒病因提供了幫助。郭可大結合這些進展先後在1986年、1991年著文進一步闡述了克山病真菌毒素中毒病因研究的科學依據和發病機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