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信章

郭信章,諸暨市牌頭鎮大眾村人,研究員。1952屆諸暨牌頭中學春季國中畢業班學生。1959年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畢業,在核工業部參加核子彈、氫彈研製,曾獲核工業部金質獎章。

基本信息

郭信章

郭信章,諸暨市牌頭鎮大眾村人,研究員。1952屆諸暨牌頭中學春季國中畢業班學生。1959年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畢業,在核工業部參加核子彈、氫彈研製,曾獲核工業部金質獎章;1976年在清華大學核能研究所參加高溫核反應堆發電的研究,任碩士生導師;1981年調北京太陽能研究所工作,進行太陽能反光膜、吸收膜的研究;參加國家“七五”“八五”攻關項目,獲北京市科技成果一、二、三等獎、國家發明獎,發表論文30餘篇,獲專利6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不幸的郭信章
楊先生說,在他們那個班級中,郭信章的學習成績是最好的,其明證就是老師的課堂提問。那時老師的課堂提問有個習慣,由差生到好生,而只有別的同學都答不上來的題目,老師最後才會提問郭信章。當時,老師和同學們都一致認為:郭信章考上重點大學沒有一絲的懸念。
楊先生清楚地記得,1957年全國各高校共招新生10.8萬名,比1956年招的20萬人幾乎減少了一半。同時由於師資缺乏,那年高考政策有個新規定:只有師範類院校的學生吃住費用國家全包,其他類院校統一實行助學金政策。所以,一些家庭困難的考生大都選擇了報考師範類院校。
楊先生回憶,高考前夕他曾和郭信章商量報高校志願的事。由於他倆情況類似——家庭成分不好,經濟條件又都很困難,兩人都決定報考師範類院校。不同的是,楊先生選擇的是開封師院,而郭信章選擇的是鄭州師專。郭信章捨棄師院選擇師專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儘快學成後參加工作,好為家裡作些貢獻。老師和同學們雖然都為郭信章感到惋惜,但考慮到他家的實際情況,也只好由他了。
在等待高考錄取通知書的日子裡,一天郭信章所在村子的中學校長來找他了,說學校教師奇缺,想請他到學校代課。郭信章在家也沒有啥事,就答應了。
在一個多月的代課時間裡,無論是教學水平還是工作態度,郭信章的表現均深受師生的好評。等鄭州師專的錄取通知書如約而至時,校長又找到了郭信章。校長說:“你大學畢業後也是教書,現在也是教書,家裡又恁困難,何必要去上大學?我把你的情況向上面反映一下,給你個正式教師指標,你看咋樣?”校長並不是在“忽悠”人,當時許多沒考上大學的高中畢業生大都被安排了工作。郭信章考慮了一下就答應了。
隨著1957年下半年“反右”運動的開始,郭信章的正式教師指標還沒批下來,就成了他們學校的第一個“右派”,原因很簡單:他說“種田的農民吃不到自己種的糧食,經常餓肚子,不公平”,這是“嚴重攻擊黨的農村政策”,郭信章由此受到批鬥。而郭信章又年輕氣盛,不肯認錯,隨著“反右”運動的擴大化,郭信章受到的批鬥規模也在不斷升級,最後以至於他的雙眼幾乎失明。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近20年後給“右派”平反時,卻沒有郭信章的份兒,因為郭信章不在冊,“右派”的名單上沒有他的名字。原來“正式的右派”都是“公家人”,而郭信章當時的身份準確地說還是一個農民,因此,“右派”平反後落實政策,自然也沒有郭信章的份兒。
楊先生介紹,郭信章後來被安排成為一名民辦教師,50多歲時才終於轉為國家正式教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