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鄴郡
鄴郡,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涵蓋河南省北部與河北省臨漳,治所在安陽(今河南省安陽市)。 隋末,魏郡短暫改稱鄴郡,唐初改為相州。唐天寶初,改相州為鄴郡。乾元...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古鄴新鄴 典籍記載 -
堯城縣
堯城縣,隋、唐時期縣級行政區。原為漢代內黃縣地,晉於此置長樂縣,北齊廢長樂併入臨漳縣。隋開皇十年(590年),分臨漳、洹水二縣於此重置長樂縣。隋開皇十八...
建置沿革 典籍記載 -
蘭陵郡
西晉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將原屬東海郡的蘭陵、氶、戚、合鄉、昌慮析置蘭陵郡,郡名來源於其下轄的蘭陵縣(今臨沂市蘭陵縣) ,縣郡同名,治所不同地。...
簡介 歷史由來 區域變遷 歷史採擷 蘭陵文化 -
淇陽縣
淇陽縣,隸屬於河南省林州市臨淇鎮,地處河南省林州市最南端,距林州市44公里,界於東經113°49'-52',北緯35°46'-47'之間,扼鄭州、新鄉入...
簡介 交通 氣候 語言 歷史 -
嶧縣
嶧縣舊縣名,最早秦置,地處魯南,含棗莊市的市中區、嶧城、台兒莊全部及薛城東部、山亭南部、蒼山西南三鎮、微山縣韓莊鎮,以及徐州市北境部分鄉鎮,建國後一直沿...
得名 歷史沿革 嶧縣長紅棗 嶧縣八景 -
淇陽城
撤銷林慮郡,南部分置淇陽縣,縣城在今淇陽城村。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校尉部內郡林慮縣。東漢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屬司隸校尉部內郡林慮...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屬相州魏郡林慮縣。北魏永安元年(公元528年...
千年古城 概況 交通 歷史沿革 名稱來歷 -
鄴縣
鄴縣,古縣名,縣治大部分時間在鄴城(今河南省安陽市北,一說臨漳縣)。1954年,鄴縣合併到安陽縣之後,隸屬於安陽縣的白壁鎮,現區劃為河南省安陽市管轄。 ...
地名概述 歷史沿革 歷代地理志 -
潁川郡
古郡名。潁川(今河南省禹州市)在歷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設立以後一直是京師之外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地方,治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黃帝生於此...
歷史沿革 人口分布 歷史名人 史料記載 -
零泉縣
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曾在今安陽市區西南設定零泉縣。經隋至唐,歷40餘年,唐初武德年間廢入安陽縣。零泉縣轄境在今安陽市西南,大約包括安陽縣西南部以及鶴壁市北...
建置沿革 典籍記載 -
河內郡
河內郡是漢代設立的郡置,治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範圍為今河南焦作、濟源全境和新鄉、安陽西部部分地域。 自戰國魏始有河內河東之名,而秦漢因以置郡。周禮所...
區域範圍 史料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