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項,承擔並完成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課題2項、省軟科學重點課題1項。獲得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4年,第18屆)1項,三等獎1項(2006年,第20屆),2004年獲山東社會科學院優秀青年科研人才獎,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中青年專家。
人物成就
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研究,曾出版專著《作為哲學形態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和《理論與實際統一的馬克思》,並在《哲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一系列文章,形成了從理論與實際關係角度闡釋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與一切非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傳統形上學根本區別的比較系統的理論。認為理論與實際的關係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的現代表現形式,是區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傳統形上學兩大哲學形態的標準。 一貫主張:馬克思主義哲學以至整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神就是理論與實際在最廣大人民民眾根本利益基礎上的統一。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關鍵就在於按照其基本精神,發現、研究和解決現實中重大經濟社會問題。並從此入手,解釋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一切非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哲學觀、哲學形態、基本特徵、思維模式、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根本區別,力圖從根本上顛覆傳統形上學局限於“純粹思想的領域”,從純粹概念出發建構絕對體系的思維模式,尋求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出路。有關論著發表後,在國內哲學界產生了一定影響,《新華文摘》、《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哲學動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予以轉載或介紹。2003年《中國哲學年鑑》和《世界名人錄》第9卷對本人的科研情況以及主要觀點進行了介紹。在2004年8月9日—12日於北京召開的“中國哲學大會”上,本人應邀與會,作為第一分會場的兩主持人之一,主持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方面的學術討論,並在會上作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中國的境遇及其原因與對策”的發言,產生了較好的反響。
主要著作:
1、《巨觀科技管理學》,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獲第13屆北方15省、市、自治區18家出版社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獎,第12屆華東地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二等獎;
2、《作為哲學形態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人民日報》2003年10月10日學術版、《光明日報》2002年10月22日理論版、《哲學動態》2002年第10期和《大眾日報》2003年1月11日理論版發表了書訊,2003年《中國哲學年鑑》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3年第1期發表了內容概要,《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新聞出版導刊》2003年第7期、《發展論壇》2003年第8期等發表了評論文章。獲第20屆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理論與實際統一的馬克思》,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290千字。全書除了緒論和結語外,共11章,可分為3個部分。第1-4章為第一部分,從理論與實際的關係問題入手,依次探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精神、馬克思主義哲學評價的層次與標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現實基礎和理論特徵、馬克思哲學的方法論等基本理論問題。第5—8章為第二部分,探討馬克思哲學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及其對現實社會的巨大影響,如馬克思對所在時代重大現實問題的解決,馬克思哲學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及其對現當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影響、對現當代西方政治學和經濟學的影響等等。第9—11章為第三部分,面向當今中國和當今世界,探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現實化、中國化和世界化,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形態和面臨的時代課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中國的境遇及其原因與對策等問題。書中認為,理論與實際的關係問題是解讀馬克思哲學基本精神的關鍵,是理解馬克思理論整體性和統一性的最佳視角,是區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傳統形上學的可靠標準。從理論與實際關係的角度看,馬克思哲學和整個馬克思理論,在理論形態上是一致的,是比局限於“純粹思想的領域”、追求概念的更新和體系“完美”的傳統形上學更高一級的、截然不同的理論形態。而現當代西方思想家對馬克思主義的詰難,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把傳統形上學作為唯一的理論形態和判定標準所致。從這個視角來看,馬克思主義就是馬克思創立的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學說。馬克思的全部理論,都是在同一個基本精神指導下凝結而成的有機整體。不論是馬克思的哲學,還是馬克思的整個理論和實踐,其基本精神都是相同的,就是堅持理論與實際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基礎上的動態統一。馬克思的政治學、經濟學和社會學,是按照這一基本精神去認識和解決所在時代重大政治、經濟、社會問題所形成的理論成果。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按照這一基本精神研究和解決重大經濟社會問題的方法、途徑和結論。因此,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關鍵在於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神去認識和解決重大的社會現實問題。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最重要的也不應是“概念”和“體系”的與時俱進,而是面臨的現實問題及其解決方法、途徑和結論的與時俱進。那種僅僅局限於概念的更替和體系的翻新而不能回答現實中的重大經濟社會問題的做法,是于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難以有多大裨益的。《光明日報》2007年1月16日理論版和《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發表書評。郝立忠老師主要哲學研究成果目錄(截至2011年7月) 1.論文《管理二重性質疑》,《東嶽論叢》1988年第5期,《文摘報》1988年10月23日版摘介;
2.論文《管理是社會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東嶽論叢》1989年第5期,《新華文摘》1989年第12期摘介;
3.論文《價值;實踐評價的唯一尺度》,《東嶽論叢》1996年第4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哲學原理1996年第10期複印;
4.論文《實踐評價與檢驗真理》,《文史哲》1996年第6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哲學原理》1997年第1期複印,《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7年第1期摘介;
5.論文《也談真理論視界》,《山東社會科學》1997年第4期;
6.論文《論哲學基本問題的唯一性》,《東嶽論叢》1999年第3期,《新華文摘》1999年第11期摘要介紹,並獲第15屆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7.論文《形上學批判》,《文史哲》2000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年第1期摘要介紹;
8.論文《唯物辯證法與形上學的根本對立及其現實表現》,《東嶽論叢》2001年第1期;
9.論文《形上學還是唯物辯證法》,《山東社會科學》2001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2001年11期複印,被評為山東社科院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10.論文《關於哲學有沒有什麼新問題的思考》,《哲學研究》2001年第8期;
11.論文《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問題與出路》,《哲學研究》2002年第8期,《新華文摘》2003年第1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英文版2003年第3期摘介,人大報刊複印資料2002年第12期複印,並獲2002年度山東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第18屆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12.專著《作為哲學形態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版,《人民日報》2003年10月10日學術版、《光明日報》2002年10月22日理論版、《哲學動態》2002年第10期和《大眾日報》2003年1月11日理論版發表了書訊,2003年《中國哲學年鑑》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3年第1期發表了內容概要,《新聞出版導刊》2003年第7期、《發展論壇》2003年第8期、《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理論學習》2004年第4期等發表了評論文章;該書於2004年出版了第二版,並獲2004年度山東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第20屆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3.論文《從“兩個對子”到“兩大形態”——論馬克思主義哲學評價的層次與標準》,《哲學研究》2003年第10期,《新華文摘》2004年第5期摘介,人大報刊複印資料2003年第12期複印,獲2003年度山東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14.論文《根本出發點和最高衡量標準》,《人民日報》2003年8月11日理論版,收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哲學論壇》(當代中國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等文集;
15.論文《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神出發正確理解“三個代表”的內在關係》,《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3年第4期,收入《全省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文集》(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6.論文《“本體論哲學”的發展,還是哲學形態的徹底革命》,《東嶽論叢》2004年第1期,《光明日報》2004年2月3日理論版摘介,人大報刊複印資料2003年第12期複印;
17.論文《科學發展觀與管理現代化》,《人民日報》2004年08月30日理論版;
18.論文《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中國的境遇及其原因與對策》,《東嶽論叢》2005年第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2005年第5期複印;
19.論文《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現實化》,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20.論文《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精神》,《馬克思主義論壇》第一輯,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專著《理論與實際統一的馬克思》,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12。《光明日報》2007年1月16日理論版、《人民日報》2007年3月26日理論版予以評介,《哲學年鑑2007》詳細介紹;
22.論文《落實科學發展觀、建構和諧社會與實現管理現代化》,人民出版社(歷史唯物主義學會論文集)2006.9;
23.論文《實現管理現代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構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程》,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3;
24.論文《科學發展觀與管理現代化的相互關係及其實現途徑》,《馬克思主義論壇》,2006.12;
25.論文《唯物主義辯證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構和諧社會的理論指南》,《山東社會科學》,2007.12;
26.論文《論馬克思主義的內心和諧觀》,《馬克思主義論壇》,2007.12;
27.研究報告《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當代中國社會管理研究》,國家課題最終成果,2007.12完成,2008年11正式結題,2010年1月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8.論文《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神及其當代價值》,《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光明日報》2008年6月3日理論版摘介,《新華文摘》2008年第13期摘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2008.8複印;
29.論文《堅持檢驗真理與實踐評價相統一》,《理論學刊》2008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哲學原理》2008.7複印;
30.論文《論深化改革開放的思維模式轉換》,《馬克思主義論壇》第四輯,2008年12月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31.論文《當前馬克思主義研究亟需解決的幾個基本問題》,《理論學刊》2008年第12期;
32.論文《警惕唯物史觀旗幟下的形上學》,《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9期;
33.論文《論科學發展觀指引下的當代中國社會管理現代化》,《東嶽論叢》2009年第12期;
34.論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前提、原則、方法與出路》,《馬克思主義論壇》第五輯,2009年12月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35.論文《當前我國*政*府*社會管理的兩個薄弱環節及其原因和對策》,《山東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
36.論文《重新詮釋唯物主義辯證法》,《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年第7期,《光明日報》2010年9月28日、《新華文摘》2010年第22期摘介;
37.論文《國學在中華民族振興中能有多大作為》,2009年度全國社科系統“哲學大會”論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版;
38.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廉政建設的四大要點和四大難題《馬克思主義論壇(第6期)》,2010.12;
39.論文《歷史唯物主義與唯物主義辯證法的有機統一——論<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哲學形態定位》,《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年第3期;
40.論文《論哲學形態的功能、層次及其劃分——兼論中西馬哲的共同繁榮》,《學術研究》2011年第5期。
此外,在科技管理和科技發展戰略方面,論文《談科研人員的業務考核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社會科學管理》1990年第一期),獲山東省科學學與科研管理研究會三等獎;論文《科研人員考核與評審一體化初探》(《社會科學管理》1996年第4期),首次對科研人員考核與評審一體化問題進行了探討,在社科院系統引起了一定反響。為主編寫的《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概說》,是國內首部系統論述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的專著;主編的《巨觀科技管理學》,是國內首部巨觀科技管理學專著,為巨觀科技管理學的創立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先後主持完成三項山東省軟科學課題研究研究報告:《科學技術推動山東經濟發展對策研究》、《專業技術人員考核與評審一體化研究》和《社會科學成果評價研究》。
承擔和完成課題:
1、 主持完成省級重點項目5項:
(1)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課題“馬克思唯物辯證法的原創意義及其新發展”(01BZJ03),起訖時間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最終成果《作為哲學形態的唯物主義辯證法》,2002年由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
(2)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課題“馬克思哲學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和價值研究”(03BZJ02),起訖時間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最終成果《理論與實際統一的馬克思》,2006年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3)山東省軟科學課題《科學技術推動山東經濟發展對策研究》(95-2-1);
(4)山東省軟科學課題《專業技術人員考核與評審一體化研究》(97-1-18)
(5)《社會科學成果評價研究》(A200204)
2、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項:
“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當代中國社會管理研究”(06BKS017),最終成果為研究報告,擬於2007年12月完成研究工作。
獲獎情況:
1、論文《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問題與出路》,發表於《哲學研究》2002年第8期,獲第18屆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論文《論哲學基本問題的唯一性》,發表於《東嶽論叢》1999年第3期,獲第15屆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專著《巨觀科技管理學》獲第13屆北方15省、市、自治區18家出版社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獎,第12屆華東地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二等獎。
4、專著《作為哲學形態的唯物主義辯證法》,獲第20屆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5、2011年獲“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