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郗士美(756-819),字和夫,高平金鄉人也。唐朝名臣。
父郗純,字高卿,以文才聞名,與顏真卿、蕭穎士、李華等人為好友。
郗士美:唐代節度使。性聰敏,12歲時,能背誦《五經》、《史記》、《漢書》。他父親的好友蕭穎士、顏真卿等人都贊為奇才。20歲任陽翟丞,累官工部、刑部尚書,後升昭義,忠武等軍節度使。為官廉潔,尤重然諾
履歷
郗士美年少好學,與人討論經傳,對答如流。還沒到20歲,就被任命為陽翟縣丞,唐代名將李抱真鎮守潞州時,任命他為從事,前後經歷兩任主帥,都是由郗士美輔佐。
此後,郗士美歷任坊州刺史、黔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持節黔中經略招討觀察鹽鐵等官。當時,溪州賊帥向子琪連結夷獠,控據山洞,有黨羽約七八千人,郗士美將其討平,得到皇帝勞慰,加檢校右散騎堂侍,封高平郡公,再遷京兆尹,後出為鄂州觀察使。
元和五年,郗士美拜河南尹,不久又遷任栓校工部尚書、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充任昭義節度。
郗士美號令嚴明,賞罰有度,一改前任積習,當時朝廷下令討伐割據承德的王承宗,郗士美派遣兵馬使王獻率領精兵一萬充當先鋒。不料,王獻畏敵,逗留不進,郗士美將其召回,數其罪後斬之。下令軍中:敢後出者斬!然後,郗士美親自擊鼓,昭義兵奮力死戰,承德叛軍大敗,連下三營,包圍了柏鄉。當時,包圍承德的有來自七、八個藩鎮的軍隊,共十餘萬人,但只是包圍著鎮、冀二州,並不真正作戰,且多犯法,只有郗士美的昭義士兵勇敢精勇,威聲甚振。
此後,郗士美轉任工部尚書,拜忠武節度使、檢校刑部尚書。元和十四年(819年)九月卒,年六十四。贈尚書左僕射,謚曰景。
郗士美與人交往,有求必應,為人豁達,知人善任,為當時人所稱頌。
郗士美卒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八月廿二日,陳許(今河南許昌)節度使郗士美卒。郗士美,字和夫,兗州金鄉(今山東)人。少好學,歷任藩鎮幕僚,遷坊州(今陝西黃陵)刺史。永貞二十年(八0四)擢任黔中(今四川彭水)經略使。夷獠作亂,士美設奇計討平,以功封高平郡公,遷京兆尹。元和六年(八一一),出任昭義(今山西長治)節度使,削除前任弊政數端。元和十一年,朝廷征討成德,(今河北正定)王承宗,諸鎮兵十餘萬逗留不前,士美斬大將王獻,親擂鼓督戰,大破成德兵於柏鄉(今河北),威震兩河。遷檢校刑部尚書、陳許節度使。卒年六十四歲。
李渤奏兩稅攤逃之弊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八月,陳許節度使郗士美卒,憲宗命庫部員外郎李渤為弔祭使。渤回朝奏稱出使路經渭南(今陝西),聞長源鄉舊有四百戶,今才百餘戶,閿鄉縣舊有三千戶,今才千戶,其他州縣亦與此相似。戶籍流失如此之多,原因在於百姓逃亡,地方官吏即以其兩稅攤於鄰居,鄰居不堪負擔,亦隨之逃亡。李渤請憲宗下詔,杜絕攤逃之弊,以逃戶家產抵稅;不足,即予赦免。如此數年,百姓當即歸農。宰相皇甫鎛不聽,渤遂託病歸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