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該片講述公元1707年,19歲的郎世寧終於達成心愿加入了修會。 他將前往熱那亞完成入會儀式,從此離開米蘭。郎世寧首先到達了當時連線歐洲與東方的必要通道熱那亞,他必須先在這裡學習,以求具備中國宮廷畫師素質。
主創團隊
導演編劇:蔣文博、高巍、王曉慧、羅辰、李瑩
製作: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
分集劇情
第一集 一支畫筆的跨度
公元1716年,郎世寧28歲這一年,他終於走進了紫禁城,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異國生涯。他接連侍奉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直至逝世。
郎世寧在華51年裡,僅記錄在案的郎世寧參與的主要創作活動就有264次。2013年12月,台北故宮博物院向外界展出了郎世寧的《八駿圖》真跡,有意思的是郎世寧的多幅畫馬名作中都有瘦馬。郎世寧為什麼要畫這些失皇家風範的瘦馬中國中央美院的曹天成博士相信,這些瘦馬正是隱喻了郎世寧在華期間孤獨的、受冷落的的心理狀態。
郎世寧的作品也讓我們看到了皇家的另一面。類似《弘曆觀荷撫琴圖》的場景屢見不鮮,畫中人褪去華服,幾乎讓我們忽略了他的身份。
2013年9月,米蘭總教區檔案館出示了一份特別的資料。這是1688年郎世寧出生後,在教堂接受洗禮的書面證明,也是米蘭唯一保留下來的郎世寧的信息。
公元1766年郎世寧在北京逝世,他的葬禮也和他的繪畫風格一樣,是一場充分融合了中西風俗的禮儀。
第二集 宣紙上的油彩
從古至今,郎世寧的作品曾多次受到非議,在那個時代,西方的繪畫技巧在當時的中國人看來,根本就無法與國畫相提並論。隨著歷史往前推進,對於郎世寧的畫作來說,人們的理解也始終趕不上。然而就是這一幅幅被爭論的作品點綴了郎世寧在中國五十一年的人生,陪伴他侍奉了大清的三代皇帝,中西結合的繪畫方式,讓這個異域的耶穌會修士在中國宮廷畫史占據了一席之地,也讓他在西方藝術史中從此鮮為人知。
播出信息
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2015年4月10日21點59分首播,次日14點20分重播。
獲獎記錄
在“第四屆鳳凰視頻紀錄片盛典”登場紀錄片節中榮獲“最具網路人氣獎”。
在第31屆江蘇省電視金鳳凰獎中榮獲三等獎。
在“第四屆中國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暨第二十一屆中國電視紀錄片盛典”中榮獲系列片好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