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順興

●2007年12月 ●2009年6月 ●2009年10月

百科名片

邵順興麵館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已有七代傳人,迄今為止也是中國鍋蓋面唯一的嫡派傳人。第七代傳承人:邵祥在80年代初期學徒,80年代末改革開放以後自己開店繼承邵順興麵館. 經歷代邵順興麵館傳人的努力如今的邵順興麵館在鎮江已有很高的知名度。 邵順興麵館被全國多家媒體採訪報導如:中央電視台的《話說運河》《話說長江》《走遍中國》東方衛視、海南衛視、江蘇衛視等多家衛視。並於2007年被鎮江鍋蓋面協會推選為副會長單位,被鎮江市民評選為《十佳麵館》於2009年11月代表鎮江鍋蓋面赴天津參加第十屆中國美食節暨第八屆世界美食博覽會並一舉獲得中華老字號、百年名小吃金鼎獎,此獎為餐飲界最高獎項!邵祥作為鍋蓋面唯一傳承人成功申報為市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資料

邵順興鍋蓋面的特色

一是跳:將揉好的麵團放在面板上,光滑滑的粗毛竹橫在麵團上,竹竿的直徑有6、7厘米粗,竹竿的一端套在固定在案板上的鐵圈裡,跳面的漢子坐在毛竹上,單腿著地跳躍擠壓約千餘次才能將麵團壓成薄薄的麵皮,再用大刀切成寬細均勻的麵條。
二是漂:大鍋里漂著小鍋蓋,四周透氣但開水不外溢,木鍋蓋壓住翻滾的面頭,控制對流的速度和路線,不論怎么煮,麵條在鍋中的位置可以保持基本不變,麵條貼在鍋蓋下,水在其周邊沸騰,水與鍋蓋之間沒有空隙,煮熟的麵條就很筋道。而杉木鍋蓋特有的木香也為麵湯增加了另一種鮮味。
三是熬:醬油熬制是鍋蓋面製作的一大精髓。鎮江的醬油是用名的,至順鎮江志記載有“醬鄰境多仰給於此”。而鎮江鍋蓋面選用鎮江特供黃豆醬油,加入十餘種佐料,如地龍,桂皮,香草,八角,鎮江南山深處野生菌菇,長江江蝦子,雞骨等,先猛火燒沸,後調至溫火熬數個小時,加入適量食鹽、白鬍椒粉,冷卻涼透,2天后方可食用。
四是澆:“面鍋裡面煮鍋蓋,先燙澆頭再燙筷”。 鍋蓋面澆頭原料都為鎮江地產,有長魚、腰花、餚肉、碎肉、占肉、牛肉、雞蛋、豬肝,乾絲、素菜等,各色各樣的澆頭,燙在湯里,卻香在碗裡。

邵順興榮譽

●2007年12月 首屆鍋蓋面節經市民評選,被鍋蓋面行業協會評為“十佳麵館”
●2009年6月 被評為“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9年10月 在第十屆中國美食節暨第八屆國際美食博覽會榮獲“金鼎獎”
●2011年3月 經麵點專家及熱心市民評選為“四星級”麵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