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藍印花布

邵陽藍印花布

邵陽藍印花布又稱豆漿布,是一種用石灰豆漿防染花靛藍色的雙色布。深重的藍,純淨的白,質樸的色彩,古拙的紋樣,顯現出濃烈的鄉土氣息。邵陽藍印花布源自遠古時代苗族、瑤族人的“闌乾斑布”和“蠟纈”。據《邵陽縣誌》、《寶慶勝攬》記載:唐貞觀時期,邵陽境內棉紡織業興起,邵陽人在苗瑤臘染的基礎上,首創以豆漿石灰代蠟防染的印染法。至明清兩朝,邵陽由於水陸交通發達,資江直抵長江,武漢有專用的寶慶布碼頭,商賈雲集,已成為華南乃至西南地區最大的藍印花布生產、染印、銷售中心。邵陽因此被譽為藍印花布之鄉。

基本介紹

所屬地區: 湖南 · 邵陽

文化遺產名稱:邵陽藍印花布

遺產編號:Ⅵ-3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邵陽市

遺產級別: 省

工藝流程

邵陽藍印花布鏤空印花,其工藝流程是:先用厚實的油紙或皮革雕刻出所需要的圖案花版,然後把花版壓在布料上,在花版的鏤空處刷上用石灰石漿調合的防染漿,待晾乾後將布料投入藍靛染缸中加染,然後晾乾颳去防染粉漿,花紋圖案就顯露出來了。邵陽藍印花布紋樣古樸、占線細密、巧為拼集、虛實明暗、妥加調配,注重大的色塊對比和細部刻畫,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清新的美感。

主要作品

邵陽藍印花布不但實用,也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藍印花布所選用的紋樣素材往往含有某種吉祥的意義,其圖案內容大多取材於民間傳說或吉祥紋樣,最具代表性的有:《鳳凰牡丹》、《獅子繡球》、《金魚戲蓮》、《吉慶有餘》、《鳳鹿》、《鴛鴦戲水》、《蝶戲牡丹》等。其內涵主要受漢文化的影響,也有多民族文化的痕跡,擅用象徵、比喻、諧音等手段,盡顯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積澱和淳樸的自然之美。

邵陽藍印花布用簡單、原始的藍、白兩色,創造出了一個淳樸、自然、千變萬化、絢麗多彩的藍白藝術世界,其主要作品有花布、被面、床單、門窗、桌布、包袱、枕巾、帳檐、腰帶、頭巾、圍裙、肚兜、椅巾等,以藍印花被面、床單、帳檐最為著名。

面臨問題

從民國後期起,由於被機制洋布和現代印染花布所取代,邵陽藍印花布逐漸從現代生活中淡出。解放初,僅邵陽縣城就有8家大印染作坊、30多家中小染坊,但到1986年,最後一家藍印花布印染廠在邵陽縣五豐鋪鎮倒閉了。“衣被天下”的邵陽藍印花布已瀕臨滅絕,現在存世的老藝人屈指可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