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市人事局

邵陽市人事局是邵陽地區的人事機構,成立於1949年10月,前身是邵陽區督查專員公署民政科。邵陽市人事局的工作職能是和國家人事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法制訂本市人事管理辦和人事制度改革規劃、方案,研究擬定政府機構改革人員定崗和分流的實施意見,對邵陽市人事工作進行巨觀規劃、綜合管理、監督指導、協調服務。

基本概述

人事人才建設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建設型政府的重要支撐,也是人事部門及其人才服務機構深化人事人才管理體制和制度改革,最佳化人才發展環境的重要職責。為配合上級部門整合人事人才公共服務資源、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據中央、省市精神,對鈰是(縣級市)人事局機關及其下屬兩個二級機構人才交流中心和人事檔案室作出如下調查分析。

機構歷史

1949年10月,邵陽區督查專員公署(以下簡稱專屬)成立時,下設民政科,有專人分管人事工作。1951年9月人事業務從民政科劃出,設定邵陽專屬人事科,胡連任副科長、全科實有4人、1953年,境內各縣(市)、專屬直屬機關和大中型工礦部門,先後建立人事科(股),配有專乾2—4人。至1957年,凡有關幹部的提拔、教育、培養、審查、任免、調遣、工資、福利、訓練、獎懲、幹部吸收錄用、大中專畢業分配等工作、均由各級人事部門負責處理。

1958年6月,專屬人事科實有3人。1959年11月,專屬監察處撤銷,其人員編制及工作任務分別併入地委監委會和專屬人事科。同年末,專屬人事科實有5人。1965年,增加到8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專屬人事科陷入癱瘓。1968年10月被撤銷,有關人事工作,劃歸地區革命委員會政治工作組(簡稱政工組)負責。1973年6月,撤銷地區革命委員會政治工作組,恢復地委組織部。全區人事工作業務歸口地委組織部幹部二科管理。

1979年5月,成立邵陽地區行政公署人事局,由章峨山任副局長,代行局長職務,全局實有9人。同年7月,地屬各縣人事局陸續成立。1983年10月,地區直屬機關進行機構改革,邵陽地區勞動局與邵陽地區人事局合併為邵陽地區行政公署勞動人事處,下設辦公室、工資福利科、就業科(與地區待業青年安置領導小組辦公室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勞動保護科、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科、礦山安全監察科、勞動計畫調配科、幹部調配科(和地區軍隊轉業幹部安置辦公室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科技幹部科、任免獎懲科,全處實有44人。1984年7月,邵陽地區行政公署勞動人事改名為邵陽地區勞動人事局,增設軍隊轉業幹部安置科,全局實有51人。

1986年3月,地、市機構合併,邵陽地區勞動局的人事部分,與邵陽市人事局、邵陽市科技幹部管理局,合併組成邵陽市人事局。

1951年—1968年,先後擔任邵陽專屬科科長的有:崔文德、曾儉、趙瑞華、擔任副科長的有:胡璉、石煉、楊漢秋。1979年—1986年,先後擔任邵陽地區人事局局長的有:章峨山、申季龍;擔任副局長的有:龍顯武、陸先足、李仁軒。

1949年冬至1952年9月,邵陽市人事工作由市民政科分管。10月成立邵陽市人民政府人事科,彭心耿(女)任副科長,全科實有4人。1955年4月改名為市人民委員會人事科。1958年3月,人事科監察科合併為市人事監察科。6月,市人事監察科分為市監察室和市人民委員會人事科,合署辦公,人事科實有3人。1960年10月,人事科與中共邵陽市委組織部合署辦公。1963年初,市監察室被撤銷,其業務由人事科辦理。1965年,人事科實有4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人事科正常工作被迫中止。1968年2月,邵陽市成立革命委員會,人事科被撤銷,由市革命委員會下設的政治工作組行使其職權。1973年9月,中共邵陽市委組織部恢復,人事業務工作由組織部的幹部二科管理。

1979年,邵陽市革命委員會人事局成立,與市委組織部合署辦公,石振軟任副局長,全局實有9人。1981年6月,市人事局與市組織部部分開辦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曾友雲兼任副局長,1984年4月,市人事局設秘書科、幹部調配科、軍隊轉業幹部安置科、幹部任命獎懲科、科級幹部科、工資福利科。全局實有15人。同年8月,撤銷市人事局科級幹部科,建立邵陽市科級幹部管理局,內設秘書科、人事科,實有8人,1985年末,市人事局實有17人。

1986年,邵陽地、市機構合併。邵陽地區勞動人事局的人事部和市科級幹部管理局合併成立邵陽市人事局。5月,市人事局設定辦公室、幹部調配科、幹部任免獎懲科、軍隊轉業幹部安置科、科技幹部科、市人才交流辦公室、工資科(對外又稱市機關事業工資改革辦公室)、退休幹部管理科。全局實有47人。

1990年,市人事局增設培訓科、職稱職位科、公務員管理科。人才交流辦公室改稱幹部二科(負責幹部錄用工作),退休幹部管理科更名為保險福利科。全局實有45人,其中正副局長5人。

1952年10月—1958年2月,邵陽市人事科科長職務,先後由彭心耿(女),朱恭寬、鄧明淵、謝安國等副科長代理。1958年3月—1965年8月,先後擔任邵陽市人事局局長的有:曾友雲、章峨山;先後擔任副局長的有:石振友,周德典、蕭松如、李仁軒。

科室現狀

邵陽市人事局是正處級行政機關,內設十二個科(室),分別為辦公室、規劃仲裁科、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工資福利科、公務員管理科、人事信息科、軍轉調配科、自主擇業辦、專家服務科、外國專家科、離退休人員管理科、教育培訓科,下屬公共服務二級機構有三個,分別為公務員培訓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和考試指導中心。

1、人事局編制數為34人,其中32個行政編制,2個工勤編制。局機關內實有在職幹部職工人數為34人。

2、公務員培訓中心為財政全額撥款的副處級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管理),編制數為5個事業編制,實有幹部職工人數為4人。

3、人才交流中心為財政全額撥款的正科級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管理),編制數為8個事業編制,實有在職幹部職工人數為8人。

4、考試指導中心為財政全額撥款的正科級事業單位,編制數為4個事業編制,實有在職幹部職工人數為3人。

現狀成績

近年來,邵陽市人事人才工作在邵陽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湖南省人事廳的精心指導下,以劉治金局長為中心的局黨組帶領全體工作人員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人事人才工作的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加大了依法行政的力度,積極謀劃發展,轉變思想觀念,創新工作機制,強化服務,狠抓落實,取得了突出的成績:2004年至2008年連續五年被國家人事部辦公廳授予中國人事報刊宣傳工作先進單位,2007年至2008年被湖南省人事廳授予全省人事編制系統先進單位,2007年至2008年被邵陽市人民政府授予“雙文明”工作單位,2004年至2008年被湖南省人事廳授予全市人事教育培訓先進單位,2007年至2008年被邵陽市人事局授予辦公室工作目標考核達標單位等。具體工作成績如下:

1、公務員管理工作。其一,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嚴格遵循《公務員法》及《公務員錄用規定(執行)》的有關規定,公務員考錄通過近幾年的實踐,已經形成了從考錄的條件設定到資格審查、面試組織、體檢錄用的一整套比較成熟有效的機制,每年參考人數1000餘人。

其二,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年度考核工作嚴格依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公務員考核規定(試行)》、《湖南省公務員實施辦法》等檔案,經統計,邵陽市每年參加考核人數在15360人左右,其中行政機關在34480左右,事業單位在119120人左右。其三,隨著公務員登記中的遺留問題,整理和完善公務員台帳,並建立了公務員管理信息系統,全市公務員隊伍管理更趨科學化、規範化。

2、規劃仲裁和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其一,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首先,實行從緊的人員計畫政策,嚴格控制人員總量和財政供養人員的增加。按照“統一指導、分級調控、分類管理”的原則,深化計畫管理改革,改進計畫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巨觀指導有力、微觀管理規範的人事計畫管理體制。按照申報、審核、批覆、監督的工作程式,每年全市事業單位共上報新進人員計畫1778名,經嚴格審核,批覆縣市區的新進人員計畫1232名。其次,深入貫徹《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堅持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公開招聘制度。考試工作由我局和有關主管局共同組織,嚴格考試制度,規範操作程式,分步進行實施,工作開展順利,較好地完成了公開招聘工作。第三,為進一步規範機關事業單位進人工作,我們與組織、編制部門共同研究,出台了《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進人的有關規定》,並經市委常委會議研究後,批准實施。

其二,全中仲裁工作正在積極探索,逐步完善,已經有效開展了苦幹人事爭議案件的依法仲裁。其三,深化職稱評聘制度改革。通過調研,出台邵陽市教育系統中國小教師晉升專業技術職務量化考核標準,確保了申報工作的公平公正。實行事業單位職稱申報職數結構比例控制,建立職稱指標卡制度,最佳化了事業單位內部結構,為科學設崗、按崗聘用奠定了基礎。全市每年申報高級職稱1100餘人,申報中級職稱的4000餘人。

3、人事考試工作。全市共組織各類考試50餘場,參考人數達21374人,共設考場700多個。完成了建造師、監理工程師、註冊稅務師等22項執業資格1200餘人4800科的考試報名工作。為維護人事考試工作的嚴肅性、權威性,我們認真組織,周密部署,及時公開相關信息,增大考試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並嚴格考場紀律,嚴懲舞弊行為。通過採取對考場進行無線屏弊的方法,杜絕了使用手機作弊的現象。嚴查代考和考場內違紀現象,全年共查處違紀行為100餘人次,較好地維護了人事考試的權威性。

4、工資和退休福利工作。其一,工資管理工作日常性工作多,範圍廣,業務量大,邵陽市每年工資正常晉檔、正常增加薪級工資審批手續在105000人次左右,其中市本級23000餘人次,為貫徹實施《公務員法》,規範公務員津補貼,邵陽市已成立了規範津補貼辦公室,辦公地點設我局,卓有成效的開展了大量工作。其二,做好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每年辦理到齡退休人員手續2500餘人次,負責指導和督促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休假工作,這一制度得到了較好的貫徹執行。

5、高校畢業生就業和人才交流服務工作。其一,積極開展雙向選擇工作,通過“雙選”,市直13家事業單位共選拔183名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優秀本科畢業生,其中博士生1人,碩士研究生35人,實現了邵陽市博士生零的突破。積極開展招募高校畢業生從事“三支一扶”工作,通過報名、考試、體檢、培訓,共招募32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事支教、支醫、支農、扶貧工作,其中支教14人、支醫7人、支農8人、扶貧3人。

其二,大力開展人才交流,狠抓檔案管理,積極服務各類人才。每年共舉辦人才交流會36場次,參會單位860個,入場求職人員21600餘人,登記上網4520人。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日趨完善、規劃,建立了檔案管理人員職責、幹部保管、查借閱、材料收集、“三定”措施等十項相關工作制度,業務辦理及時高效,縣級人才交流中心基本建成了二級人事檔案室。其三,努力拓展人事代理範圍,事業單位進人員全面實行了人事代理,公有制單位代理人員從無到有,涵蓋了教育、衛生、農業、計生、畜牧、文化、廣電、交通等部門,非公經濟單位人事代理工作全面開展。

6、軍轉幹部安置及管理服務工作。每年省下達邵陽市軍轉幹部安置任務140名左右(其中團職16名,營職54名,連排職48名,技術幹部15名,自主擇業7人),隨調家屬30人左右。按政策規定,為搞好安置工作,我們組織在市區安置的軍轉幹部進行為期一周的適應性培訓,繼續採取考試考核、雙向選擇、指令性安置相結合的方法,並堅持政法系統安置三分之一比例的軍轉幹部,安置工作按省里時間要求全部完成。切實落實自主擇業軍轉幹部的待遇,加強了自主擇業軍轉幹部管理服務工作。

7、人事教育培訓和專家服務工作。按照中央“大規模培訓幹部、大幅度提高幹部隊伍素質”的要求和省人事廳關於人事教育培訓的工作部署,立足於服務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我們強化培訓管理,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培訓質量。今年全市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60期,培訓人數達2萬人次,大力宣傳貫徹《公務員法》、《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人事部《2006年——2010年公務員培訓綱要》和《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實施方案》等。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建立約束機制,將培訓結果與年度考核、職務聘任、晉級、調動、轉正、評審等利益直接掛鈎,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制定了十餘項規章制度,通過推行人事教育培訓教師資格證制度,經過試用、評議、篩選、頒證等方式確定培訓教師,初步建立起一支專兼結合、精通業務的人事教育師資隊伍。

8、人事信息科工作 2008年,是新組建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開展工作的第一年,人事統計工作的內容、範圍、標準、報送形式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全市各級人事部門和人事統計工作者貫徹落實去年全省人事統計的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新的要求,結合邵陽市具體情況,精心部署,科學安排、紮實工作,高質量完成了2008年度人事統計工作任務,多次受到省人事廳的讚揚和表彰,由於深受領導高度重視,由原來的事業編制的信息中心改為行政編制的人事信息科,使邵陽市人事信息化工作一年比一年的提高。

問題建議

邵陽市人事人才工作根據上級的指示精神,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直面新時期出現的新情況,紮實穩步推進人事制度改革,推進政務公開,努力使人事人才工作始終服從服務於經濟建設大局,做到與時俱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因各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在今後的工作加以解決。

1、人事人才引進方面。

存在的問題:隨著邵陽市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人才缺口正越來越大,邵陽市做為省轄市,一是各類人才總量偏少,增長緩慢。二是專業技術人才層次不高,高學歷的專業技術人才奇缺,結構不合理,緊缺急需的人才匱乏。三是引進人才和留住人才比較難,專業技術人才外流嚴重,部分專業人才面臨斷代的狀況。

對策及建議:一是繼續加大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在人才培育上,立足當前,著眼未來,適當拓展到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訓領域。二是邵陽市人事系統應以人才市場為依託,以引進高層次和急需專業技術人才為重點,建立專業技術人才庫,拓寬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引進渠道,應把人才交流中心下的人才市場發展壯大起來。三是爭取上級財政支持力度,每年預算一定的資金,彌補人才引進、培養經費嚴重不足,解決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困難問題,努力開創人才引進工作新局面。

2、人事部門與其他政府部門職能重疊,衝突問題。

人事局是一個社會服務性部門,與組織、編辦、教育局等相關單位在工作職能劃分和機構協調方面,存在一些矛盾,希望上級主管部門在制定法規政策時,能夠將職責許可權儘可能地細化,避免基層部門出現扯皮的現象。

3、邵陽市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仍然存在機構設定不健全、服務場所缺乏、人員配備不足、經費保障不到位,特別是鄉鎮、社區、行政村人才公共服務網路體系建設不足。

對策及建議:充分把握人事勞動合併資源整合的契機,統籌謀劃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迫在眉睫的任務是加快工作磨合和方式的轉變,更重要的是以構建公益性人力資源市場為目標,進一步強化公共服務職能,拓展公共服務項目,規範公共服務標準。這需要上級領導高度重視,在財政和政策上對基層公共服務機構建設予以傾斜。

邵陽市人事局是主管全市人事工作和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市人民政府工作機構,內設12個職能科(室),下轄3個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其中公務員培訓中心屬副處級事業單位,人才流動服務中心高配副處級,下轄人才市場(屬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另轄市直機關幼稚園

主要職能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人事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制訂我市人事管理辦法和人事制度改革規劃、方案,研究擬定市政府機構改革人員定崗和分流的實施意見,對全市人事工作進行巨觀規劃、綜合管理、監督指導、協調服務。

(2)綜合管理全市國家公務員和公務員隊伍建設工作。完善全市公務員制度,擬定全市國家公務員管理的實施辦法,指導協調各級各部門實施國家公務員制度。

(3)綜合管理全市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工作。負責專業技術人才規劃、培養工作;組織實施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的政策法規;組織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的選拔工作;負責留學回國人員的管理協調和有關科研啟動經費資助工作;歸口管理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工作,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建立專業技術資格制度,推行專業技術執業資格制度,並進行監督、指導和協調;擬定全市專業技術骨幹人才出入國(境)和國外機構在我市招聘專業技術骨幹人才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

(4)指導協調全市國家行政獎勵表彰工作。研究擬定和組織實施行政獎勵制度;審核以市政府名義獎勵表彰的人員和以市政府名義實施的獎勵表彰活動;承辦以市政府名義任免工作人員的有關工作。

(5)負責全市人才市場建設和人才資源規劃、開發工作;擬定全市人才市場和人才流動發展規劃及有關意見,發展、規範人才市場;參與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和高校畢業生就業辦法的擬定,承辦全市特殊需要人員的選調及政策性安置工作;負責優秀人才的錄用工作;建立和完善人事爭議仲裁制度。

(6)負責全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組織實施事業單位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人員管理的政策法規;指導企業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7)擬定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總體規劃、結構調整、工資分配的實施意見,編制全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計畫,負責人事統計工作。

(8)擬定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意見,制訂全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和培訓計畫,並組織實施;研究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軍隊轉業幹部安置辦法。

(9)組織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離休、退休制度和政策。

(10)綜合管理全市國家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負責人事系統宣傳、科研和信息工作。

(11)管理全市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和來邵工作的外國專家(包括經濟技術管理領域、教科文衛系統、“三資”企業、隨引進項目契約和重點建設工程來邵等外國專家)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專家;管理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人員出國(境)培訓工作;指導協調有關人事與人才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12)承辦市委、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