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作者
邵伯溫(1037-1134年)字子文,北宋洛陽(今屬河南)人。元□中,以薦授大名助教,調潞州長子縣尉。徽宗即位,上書數千言,欲"復祖宗制度"。知果州,請罷發輸滬南諸州綾絹、絲綿數十萬以寬民力。後擢提點成都據,豐富了理學"窮理盡性"的命題。趙鼎評其謂"以學行起元□,以名節居紹聖,以言廢於崇寧"(《宋史·邵伯溫傳》)。著有《河南集》、《聞見錄》、《皇極系述》、《辨誣》、《辨惑》、《皇極經世序》、《觀物內外篇解》。全書20卷。作得早年逢王安石變法,中年經過元佑黨爭,晚年遭遇靖康之禍,故其見聞極為豐富。本書對王安石變法所記頗多,還記載了一些北宋初年的朝章制度及逸聞趣事。
書的介紹
《邵氏聞見錄》,北宋學者邵伯溫所撰,又名《河南邵氏聞見錄》或《邵氏聞見前錄》,“前”字乃是後人所知,為的是有別於邵伯溫之子邵博所撰《邵氏聞見後錄》。
本書的內容大體有這樣幾類:一、記錄王安石變法中變法者與反對變法者的言行、思想、逸事,甚至連一些家庭瑣事也不厭其煩地記入卷中,為後世了解這段歷史提供了具有獨特價值的歷史資料。邵伯溫對這兩方的代表人物如王安石、司馬光等各有褒貶,但總的來說,他盛讚的還是那些反對變法的人物,對他們思想道德、政治立場的肯定程度要遠遠大於變法者。二、記載了北宋時期朝廷和宮廷中的一些典章制度、鐵聞趣事。本書對邵雍的虛誕文字外,倒也可以使他們從日常起居、過從交遊的角度了解這位大學問宵的道德文章。
本書也有很多紀事不實至惡意誹謗之處,產生這些缺點的主要原因在於邵伯溫對於變法的政治偏見和黨爭之見。總括來看,《邵氏聞見錄》是一部研究宋代歷史尤其是變法歷史的有價值的史料,對於研究反對王安石變法一派人物更具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