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931.11—)。山東榮城人。擅楊柳青年畫。195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歷任《天津畫報》社、天津美術出版社編輯。天津楊柳青畫社副社長、副總編、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理事。
崢嶸歲月苦難多
童年記憶中便是外患頻仍,“七.七”事變後,胞兄投筆從戎,獻身抗日洪流,從此家破流離。自幼酷愛美術,43年故鄉解放後,參加學生抗日救國會活動,經常參與美術時事宣傳。
邁進美術學院
49年秋,以同等學力考入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翌年“藝專”更名為中央美術學院,入繪畫系。建院方針是“滿足國家對美術普及幹部的需要,培養能掌握造型能力的通才”。除常規學習外,還到工廠、農村實習。畢業創作《革命老漢話當年》便來自於生活,首次發表於“工人日報”等報刊。
漫漫丹青路
53年畢業後,分配到天津美術出版單位從事創作。經常深入工廠、海港、農村以及市政建設工地寫生,每年有大量作品發表,年畫《塘沽新港》首次入選全國美術展覽。繼而赴建設中的黃河三門峽水利工程和中國第一拖拉機廠工地採訪,寫生作品發表於報刊。此後致力於有悠久歷史的楊柳青木版年畫,汲取藝術營養,開拓繼承創新之路。立足生活,反映現實,創作了《春風十里桃花香》、《迎春圖》及《山鵲山鵲別處啼》等較有影響的作品,都相繼展出發表於全國美展與各類刊物,文化部有關部門先後選送法國、義大利、比利時、盧森堡、瑞士等國展出。63年4月列席全國文化藝術工作者聯合會全委擴大會議,親聆周恩來總理題為“做革命文藝工作者”的報告,強調文藝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明確創作方向,堅持深入生活,努力藝術實踐。
65年經中央文化部選派,參加西藏自治區籌備工作的美術創作。深入廣袤農牧區、登雪岺、涉冰川,畫了許多速寫,實錄民主改革與藏胞風情生活,對人生與藝術感悟收益頗豐。66年參加由中央文化部主辦的美術創作班——以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為題材的新年畫(後因政治運動而中止),“文革”期間,借調赴山西大同煤礦階級教育館,創作礦工苦難家史組畫。又天津市革命委員會抽調參加為人民大會堂天津廳,創作新楊柳青年畫。同期還赴南昌、井岡山、瑞金等革命紀念地畫了大量速寫,與曾在延安、西柏坡等處的寫生作品,記錄了歷史遺蹟與革命先輩人物形象,都彌足珍貴。除此,主要作品還有反映瑤族生活的《瑤寨山高親人來》,反映彝族生活的《歡送勞模上北京》、《青山謠》,反映藏族生活的《喜望高原日日新》、《嶄露頭角》,以及以“子弟兵母親戎冠秀”為模特的《學習老英雄繼續新長征》等,大都入選全國美展。中國對外展覽公司先後選赴日本、奧地利、加拿大、馬爾他、愛爾蘭等國展出,原作與複製品由國家美術館、博物館及展出國收藏。79年春節,由天津市革命委員會主辦、天津楊柳青年畫在首都中國美術館隆重展出(其中現實題材部分,入選本人作品多幅)獲得讚譽,中央文化部曾邀各國駐華官員二百餘人蒞臨參觀。盛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濃厚民族色彩,充滿生活氣息,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優秀傳統藝術”(摘自79年2月“文化交流情況反映)。此後應邀在深圳展出,吸引包括港澳地區觀眾與媒體好評。同期作品《匠門虎子》、《春暉頌》等,均入選全國美展並獲獎(包括天津市魯迅文藝基金獎與優秀作品獎)。入編《中國美術年鑑》、《中國獲獎美術作品畫庫》及《中國美術全集》。94年獲中央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美術家協會及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聯合頒發榮譽證書,表彰“為年畫事業作出長期和突出貢獻”。先後還出席全國工藝美術代表大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以及全國文學藝術界第四屆代表大會。多年來一貫堅持深入生活,反映新時代,同時爭取一切機會向傳統藝術學習。尋訪敦煌、龍門石窟、秦皇漢武唐宋陵墓文物、永樂宮壁畫、晉祠彩塑、大足石雕以及西藏著名寺院…..摹繪古代藝術珍品。足跡遍及名山大川,飽覽名勝古蹟,風俗民情,都留下許多紀實作品,實踐了美術家行萬里路,廣識博覽的夙願。
藝峰在前
退休後,於97年在天津藝術博物館舉辦個人作品展覽,部分展示大半生藝術業績,既是回顧與總結,同時開啟了新的探索與追求。此前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著名美術教育家及著名畫家葉淺予先生,曾函勉在繼承創新事業上取得的成就:“對藝術的百花齊放,盡到了自己的努力”。回首既往,無怨無悔,縱目前程,猶須奮搏。自退休至今,依然堅持民族性與個性化的藝術道路,逐步向寫意方向拓展:取材神話與歷史故事,以明教益;繪民間神祇傳奇,以彰善祛惡;寫松柏貞木,以表心懷;畫花卉景物以寄意抒情。而獨有所鍾,屢畫不厭的是雕鵬,藉以寄託心志。藝難適眾,我行我素,臧否由人,樂藝終生。
碩果纍纍
作品有《春暉頌》、《春風十里桃花香》、《學習老英雄繼續新長征》、《匠門虎子》等。作品獲全國第三、四屆年畫獎。論文有《繼承為了發展,發展必須創新》、《楊柳青年畫的雅俗共賞及其民族文化價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