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大運河

邳州大運河

很多人認為流經邳州的大運河是隋煬帝開鑿,其實不然。 這裡還應說明一點,清代流經邳州的運河河道,徐塘至萬莊河段略有改變。 齊氏所開新河,即今流經運河鎮的運河河段,迄今不足三百年歷史。

很多人認為流經邳州的大運河是隋煬帝開鑿,其實不然。
邳州大運河邳州大運河

隋煬帝開鑿的運河(通濟渠),“引汴水入泗,達於淮”,徐州以下乃是借用泗水航道(今黃河故道),並一直延續到唐宋兩朝。隋唐以迄宋元,在經濟上,“無不仰給於江南”。元世祖定都大都(今北京),原有的運河道從杭州出發,北上入泗水,再西去開封,然後轉而東北,通往大都,其間繞了一個大彎,遠遠不不能滿足漕運的需要。於是決定將運河改道,江南的漕運取道揚州—徐州—濟寧—臨清—天津,直線運抵大都。這就是元代的京杭運河,全線於至元三十年(1293年)貫通,而徐州以下仍借黃淮行運,行至邳州的航道與里程是:自呂梁(位於銅山東南部)東行80里至乾溝,又東20里至邳州城(故址在今古邳鎮),又20里至匙頭灣,又三十里至直河口,又十里至皂河入宿遷界。文天祥《望邳州》詩,就是至元十七年被元軍押送大都,溯泗水北上,經邳州城下,在舟中眺望有感而作。彼時經邳運道,即今黃河故道,皆入睢寧縣境。
由於黃河下流流沙擁塞,徐邳運道漕船經常受阻,至明代隆慶三年於是有“開泇之議”。從萬曆21年開始實施,歷經幾任河道總督的不懈努力,而終成於李化龍任上。萬曆32年,總督李化龍徵集民工繼續開泇河,一年完成:北自夏鎮(今山東微山),經邳州泇口匯泇水,直至河口入黃河,全場260里。史書稱之為“泇河”的這一京杭運河河段,自台兒莊入邳,在邳境流程110里。這是明清兩朝京杭運河流經邳州的河段。
這裡還應說明一點,清代流經邳州的運河河道,徐塘至萬莊河段略有改變。明代萬曆年間,李化龍所開河道(稱之為舊河)。本由徐塘東流,經二郎廟,又東過趙家壩(今屬新沂),傍舊沂河東流折西南,經建秋湖,繞廟防山,又東南至萬莊康熙61年,總河齊蘇勒所開新河,將這一河段大體取直,新河自徐塘南流,有河成閘,經龔家渡、索家渡,過三汊河東南流,經莊家樓,又東南至貓兒窩,再至萬莊合於舊河。新河開後,舊河淤廢。據史志記載,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高宗南巡,曾浚舊河停舟,並以分泄運漲。齊氏所開新河,即今流經運河鎮的運河河段,迄今不足三百年歷史。
共和國建立後,大興水利,根據交通部和治淮委員會的決定,京杭運河改由濟寧另闢新線,即從上級湖大沙河口沿沛縣湖西南下,至藺家壩入不牢河,並將不牢河截彎取直,按二級航道標準開挖河槽,至邳州大王廟(今屬灘上鎮)與中運河交匯,在邳州境內長27里,沿河建有節制閘、船閘和大型翻水站。江蘇的“北煤南運”,百分之九十依靠大運河,而主要經由邳州煤港中轉。尤其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不僅大大改善了農業用水條件,也使運河航道、工業生產以及城鎮居民用水得到保障。
今日邳州以大運河與隴海路為坐標,展翅騰飛,則為世人所矚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