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描述
雌蛛體長6.57~9.36。正模體長9.36:頭胸部長2.43,寬1.71;腹部長7.11,寬2.52。螯肢長1.53。背甲黃褐色,兩側緣有黃白色細邊。頸溝和放射溝淺黃褐色。中窩橫向,兩側有淺褐色邊。兩眼列均後凹,前眼列占滿頭部的寬度,並較後眼列長。前中側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20:0.10);後中眼間距大於後中側眼間距(0.18:0.15)。前、後側眼間距0.18。中眼域長0.30,前邊寬0.30,後邊寬0.36。前中眼>後中眼=後側眼>前側眼(0.10:0.09:0.09:0.06)。
額高0.10,等於前中眼的直徑。螯肢黃褐色,外側面頂部有一尖突,具前、後護齒。前齒堤有6齒,第1齒位於近螯牙的基部,較大,第2齒與第1齒的間隔較大,第2齒之後稍隔一段距離為後續4齒;後齒堤有6齒,第1齒位於近螯牙的基部,第1~3齒近乎等大,間隔也幾乎相等,第3齒之後為後續3個較小的齒。螯牙近基部的腹面有一尖突。下唇(副模淺黑褐色)、顎葉和胸板黃褐色。步足淺褐色,有少量細刺,其中腿節I有3根前側刺。
步足測量:Ⅰ17.82(4.95十6.03十5.40十1.44), Ⅱ11.74 (3.60十3.87十3.33十0.94),Ⅲ5. 98(1.98十1.80十1.62十0.58), Ⅳ12.24(4.14十3.87十3.42十0.81)。足式: 1, 4, 2,3。腹部長卵形,背面和側面密布銀白色鱗斑。背面有淺褐色素,前半部中央有一具3對分支的縱條紋,其中第1對和第3對分支短,第2對分支伸到紡器的前側方。腹部腹面土黃色,密布小的銀白色鱗斑。生殖蓋寬大於長,後緣呈弧形,納精囊2對,腹面的1對呈襪形,具中納精囊。
體長5.85~6.13。一雄蛛體長5.85:頭胸部長2.16,寬1.35;腹部長3.96,寬1.17。螯肢長1.80。背甲、螯肢、下唇、顎葉、胸板和腹部的顏色以及眼的排列與雌蛛相似。螯肢有婚距和副齒,具前、後護齒。前齒堤有9齒,第1齒與螯牙的基部相隔一段距離,第2齒最大;後齒堤有8齒,第1齒較大,隔一段距離為後續7個較小的齒。步足淺褐色。觸肢和步足測量:觸肢 3.42(1.53十0.45十0.45+0.99);步足Ⅰ20. 16(5.58十6.75十6.30十1.53), Ⅱ13.04(4.09十4.32+3.91十0.72), Ⅲ6.63(2.25十1.95十1.80十0.63),Ⅳ13.95(4.68十4.32十4.05十0.90)。足式同雌蛛。觸肢器的引導器具側褶,頂部有1對導片,正側面觀頂部卵圓形;副跗舟較寬,頂部幾乎平截。
鑑別特徵
眼的排列近似於爪哇肖蛸 T.javana 和尖尾肖蛸 T.caudicula,但本新種不具尾;雄蛛的螯肢結構近似於錐腹肖蛸 T.maxillosa,但本新種的引導器具側褶,雌蛛有2對納精囊,而不同於後者。
地理分布
青海(都蘭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