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邱家岸村位於溫嶺市橫峰街道南部,橫峰街道位於溫嶺市中心北側,境內平原沃野,河網交錯,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溫嶺中學的前身——宗文書院,就座落在境內,這裡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這一種民間打擊樂是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之一。因而,在這方沃土上摧生了邱家岸鑼鼓。
歷史
清代末年,邱家岸農民自發組建舞獅隊,每年春節期間,在本地及鄰近鄉村開展活動。舞獅少不了伴奏,邱家岸鑼鼓應運而生。後來,滾龍也在橫峰一帶盛行起來,因而,邱家岸鑼鼓也隨之成為舞龍的伴奏。鑼鼓演奏代代相傳,套路逐漸增多,藝術逐步提高,孕育成很具地方特色的器樂曲。解放後,舞獅、舞龍在農村消失,邱家岸鑼鼓活動相繼在農村文化中淡出,但邱家岸鑼鼓畢竟是傳了下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邱家岸鑼鼓除經常服務於村落文娛活動外,還多次參加市級大型文娛演出活動。
目前情況
但是,目前邱家岸鑼鼓的傳承人均年歲已大,年輕人很少願意學它,面臨消失的處境。為了保護邱家岸鑼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街道文化站正在採取行之有效的積極措施,如將鑼鼓經編寫成曲譜,建檔保存;對老人演奏隊的演奏進行錄音、錄像、拍照等存檔;加強對年輕一帶鑼鼓演奏人員的業務培訓等等。
邱家岸鑼鼓的基本特徵是以行進表演為主,也可列隊或站場表演。
行進表演是作為舞獅,舞龍隊的先導,以其音響激越先聲奪人、吸引觀眾。在舞獅、舞龍時,鑼鼓改為站場伴奏形式,以其變化節奏、轉換樂曲、渲染氣氛、襯托獅、龍舞蹈。
列隊表演是隨鼓點,邊演奏、邊舞蹈、邊變換隊形。舞蹈動作簡單而粗狂,以氣勢見長,常常顯得活躍熱鬧,引人入勝。
行進表演配編
大鼓3隻、扁鼓3隻、大鑼2面、小鑼2面、叫鑼1面、大鈸2副、鬧鈸2副、金鈸2副。另加碰鈴、篤板、三號尖等。
列隊表演配編
大鼓3隻、扁鼓18隻、大鑼4面、小鑼2面、雲鑼2副、叫鑼2面、大鈸4副、鬧鈸2副、金鈸2副。
邱家岸鑼鼓的鑼鼓經主要有:《打擂》、《長大樓》、《字轉》、《二喚》、《慢八》、《三五八》、《滿堂紅》、《出鑼調》、《龍燈鑼鼓》等。
相關樂器介紹:
大鼓:直徑80厘米、高50厘米、有鼓環系提繩。
扁鼓:直徑40厘米、高18厘米、有鼓環。
板鼓:直徑25厘米、高15厘米、鼓面掌皮鼓心稍凸起、又稱單皮。
大鑼:直徑40厘米,中央部分略高,稱為鑼臍,鑼邊兩個鑼眼,穿提繩。
小鑼:直徑25厘米,鑼面斜形,有鑼臍。
雲鑼(或湯鑼):形似小鑼,鑼面斜度小,也有鑼臍,用鑼簽擊奏。
叫鑼:小似杯口,鑼面平而無臍,用鑼簽擊奏。
大鈸:直徑40厘米,蹭隆起稱鑼碗,碗頂有孔,穿皮條。每副兩片。
鬧鈸:直徑25厘米,有鑼碗比大鈸磁大。
金鈸(小鈸):直徑15厘米,形如鬧鈸。
碰鈴(撞鐘):半球形,直徑6厘米。
篤板:長方形、長15厘米,高、寬7厘米,中挖空。
三號尖:形似鎖吶,管長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