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稱:CliffofBandiagara(LandoftheDogons)
國家:馬里
所屬洲:非洲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編號:448-003
遴選標準:1989年根據自然遺產遴選標準N(III)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3屆會議報告
這些懸崖是大型建築(房屋、糧倉、聖壇、神殿和集會廳)的保護傘,而這些建築正是幾個世紀以來傳統多貢文化的靈魂。邦賈加拉高地是最具西非地質地貌特徵的地方之一。
基本簡介
邦賈加拉懸崖位於馬里中部名城莫普提的東部的邦賈加拉懸崖,是一座斷層山脈,面向尼日河的那一面是陡峭的斷崖。該斷崖相對高度約500多米,它上面的平地和下面的平原都是多貢族部落的聚居地。多貢族是一個男權部落,它的人字形村落和民居使邦賈加拉的懸崖聞名遐邇。多貢族村落整體看起來非常奇特,就像一個“人”字:專供男人集合的場所是人頭,腳則是南端的兩座廟宇,東西兩端各有一間圓屋代表手,供長老們居住的村落中心則代表了胸部。尖頂泥屋的民居也像是人的形狀。廚房是頭部,代表眼睛的是兩個用以排氣、採光的孔,臥室算腹部,左右兩邊的倉庫分別代表女人和男人。床象徵著大地,平屋頂則表示天空。裝飾著代表祖先和神的各種雕刻的大門位於腳部的位置。懸崖峭壁間,布滿了猶如蜂窩般的多戈族的住宅。14世紀初葉,當地居民為躲避被抓為奴隸,在這裡安營紮寨。後來,又是為了逃避戰亂以及抵制伊斯蘭教的同化而定居於此。使之逐漸形成了一幅獨特的景觀。這裡的居民具有博大的宇宙觀、獨特的社會制度和文化藝術。當今儘管在觀光浪潮衝擊下,他們仍然能保持著固定不變的傳統生活方式。這裡還時常舉行假面舞會。多貢族假面具有90種,用以配合不同的舞蹈內容。 邦賈加拉懸崖可以說是西非最美麗的地方之一,多貢族人生活在這裡。他們的村莊坐落在綿延達125英里的邦賈加拉懸崖沿途,遠近聞名的尼日河一路伴隨著懸崖流過。這些村莊占去了馬里和布吉納法索領土的一部分。當初多貢族人之所以選擇將村莊建在邦賈加拉懸崖附近,是因為他們孤立無援。懸崖可以作為抵禦外敵入侵的屏障。這些懸崖是大型建築(房屋、糧倉、聖壇、神殿和集會廳)的保護傘,而這些建築正是幾個世紀以來傳統多貢文化的靈魂。多貢族人後來又將居住區擴大到鄰近的砂岩高地和沙質平原上。他們在高地、平原乃至懸崖地區的主要謀生方式就是農耕,但是由於這裡的土壤貧瘠加上降水有限,生活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多貢族人對於人類起源有著自己樸素的理解。在多貢族的神話中,主神名為阿瑪,他們認為是他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多貢族的居住地海拔在518米到777米之間,它為我們展示了3種各具特色的地形特徵:邦賈加拉高原、邦賈加拉懸崖和塞諾平原。地表岩層主要是由形成於寒武紀和奧陶紀的沙石組成的,通常呈水平層狀且外表千姿百態、富於變化。邦賈加拉高原是由沙岩構成的,岩石厚片上布滿了孔洞,這些孔洞還與沿懸崖底部的起拱線交相會合。自然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