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 (或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721 戶通自來水,有24戶飲用井水,有27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0%)。有 452戶通電,有10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1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67%、16%和4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8戶(分別占總數的30%和23%)。
該村到鄉道路為 彈石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2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12輛,拖拉機9輛,機車108 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52畝,有效灌溉率為33%
到2009年底;裝有太陽能農戶17戶;全村有8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 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1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經濟發展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5.1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7.5萬元,占總收入的28%;畜牧業收入97.5萬元,占總收入的2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94頭);林業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3%;第二、三產業收入67.2 萬元,占總收入的14%;其它收入114萬元,占總收入的28%。農民人均純收入113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茶葉、草果)、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1.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9人(占勞動力的4%),到省外務工79 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省外、國外。2009年茶葉、草果主產業全村銷售占農村經濟總收入一定比例。2010年該村正在發展草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產業。專業合作組織 1個,並且已經登記註冊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數272 戶。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30 戶,共鄉村人口2794人,其中男性1555人,女性1239 人。其中農業人口2767人,勞動力1711 人。該村以拉祜族為主(是拉祜、漢、彝族混居地),其中拉祜族1528人,漢族1248 人,其他民族18人。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794人,參合率100%;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 1個,建有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村內主幹道路硬化。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 6773.5平方米,擁有教師 14人,在校學生284人,距離鄉中學12公里。
2010年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 331人:小學生284人,中學生47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 個,下設 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 44人,少數民族黨員 21人,其中男黨員40 人、女黨員 4人。村委會由3人 (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邦崴等28 個村民小組。建有團總支1 個,團支部3 個,共有團員 58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以會議方式公開。 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7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84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財務管理實行村級財務委託代 理中心代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張板方式公開財務,定期公開。
困難與發展
直至2010年(該村的數字鄉村網站中的數據錄入時間),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缺少科學技術知識。2、基礎設施薄弱。3.缺少資金。
2010年往後,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茶葉為主體的經濟林木開發。發展茶葉、草果特色產業,種植面積7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200頭、牛800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5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1131元增加到2000元。
邦崴過渡型古茶樹
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生長在海拔1900米的雲南省瀾滄縣富東鄉邦崴村新寨寨腳園地里。為喬木型大茶樹,樹姿直立、分枝密、樹高11.8米,樹幅8.2×9米,基部乾徑1.14米,最低分枝0.7米,樹齡在1000餘年,從古到今一直被當地茶民所採摘利用。
1992年10月11日至14日,雲南省茶葉學會、普洱地區行署、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普洱地區茶葉學會、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共同在瀾滄召開瀾滄邦崴大茶樹考察論證會,專家認定,瀾滄邦崴古茶樹是迄今全世界範圍內發現的唯一古老的過渡型大茶樹,它不僅是中國的珍稀植物和國寶,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為多學科、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為中國茶葉史,世界茶史填補了一項重要缺環。
1993年4月,“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和“中國古茶樹遺產保護研討會”在普洱舉行。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181名專家學者親臨現場考察,對邦崴古 茶樹進行研究,與會專家學者認為;“瀾滄邦崴古茶樹通過分析其染色體組型,並與雲南大葉種和印度阿薩姆種的核型對比,結果發現邦崴大茶樹核型的對稱性比雲南大葉種和印度阿薩姆種對稱性更高。證明邦崴大茶樹是較雲南大葉種和印度阿薩姆種更原始,起源更早的茶樹,是野生型向栽培型過渡的過渡型的結論,以核型分析結果看是完全正確的。”。
雲南省普洱市鎮沅縣千家寨2700年野生古茶樹和瀾滄縣富東鄉邦崴過渡型1000年古茶樹的存在,充分證明了茶樹原產地在中國雲南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