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漸行漸遠的愛情

那些漸行漸遠的愛情

《那些漸行漸遠的愛情》是由哈爾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那些漸行漸遠的愛情

《那些漸行漸遠的愛情》分為暖愛、枝節、流年、腔調四個部分,包括《漸行漸遠的信仰-愛情的圖騰》《漸行漸遠的堅韌-請一定不要被打倒》等篇,對當下都市白領們的小資情調作了細膩、真摯的闡釋和抒發,既是一本都市白領的情感慰藉書,又是一本都市白領內心情感的告白書。

編輯推薦

《那些漸行漸遠的愛情》:我們是異面的相交線,生活在不同的兩個空間,曾經有一刻最接近你,而後各自延伸,漸行漸遠……你惦念的某段時光,如今在何方;惦念的某個人,現在是什麼模樣……

作者簡介

米立,原名閏月桐,曾用筆名一別經年,文風多樣,文筆獨道。曾任《愛人心理》雜誌社編輯,現任《女友》雜誌社家園版契約編輯,是新生代編劇、自由寫手,所著作品百餘萬字,散見於國內外期刊媒體,《天空有朵母親雲》《哥哥,誰帶你回家》等多部作品已被改編成影視劇作。

目錄

第一章 暖愛

第二章 枝節

第三章 流年

第四章 腔調

文摘

瓶裝水有標籤,毛衣有標籤,燈泡有標籤……越來越多的東西,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標籤,於是,本來簡單的一樣東西,被貼上許多不同的標籤後就成了更多不一樣的東西了。如果標籤只是用在這裡,那倒真是件好事,它們可以幫助我們一目了然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並且根據以往經驗擇優棄劣。標籤在這裡,是一種手段。

可讓人很難理解的是,非交易產品的人也開始有了一系列的標籤。某公司的A,某單位的B,某集團的C,某機構的D……一場簡單的聚會,一些不相熟的人,本來只報家門都夠讓人記上一陣子的,可硬生生要給三兩個字的名字前頭加上一長串的標籤。如果說這是工作之需,那么,在非工作場合是大可不必的。這一點倒是可以原諒,也許人家不小心把職業上的習慣習慣到生活上來了。這種標籤的貼法雖然有時候不必要,但人家至少是正牌產品,名副其實。

再有一些人,就實在不敢恭維了。說俗點就是好東西貼上爛標籤,或者假冒偽劣產品貼上了好標籤。

上次,一個業餘的攝影大賽,我被揪去當評審,有一個女孩的作品,那叫一個好呀,後來有幸見到作者本人,其竟然也生得濃眉大眼,水清水靈,可後來的閒談卻讓我頓時覺得大煞風景。客是我請的,在一間小酒吧,本來是想和她聊聊創作的感想,可誰想,那女子握一杯酒,極其不屑地說她本來只是拍著玩的,可某某人硬是要讓她參賽,還為此資助了大賽籌委會多少錢等等此類。說實話,我當即就有讓她買單的衝動。女子說這些話時口氣暖昧,我知道她是在給自己貼標籤,但她提到的某某人的大名著實是嚇著我了,我們那個小城的人,誰不知道他?誰不知道他情婦遍天下?

後來,在對那幅作品進行評點時,我棄權了。其實平心而論,作者和作品都不錯,可是被貼上了一個亂七八糟的標籤,一下子就不值錢了。我一向很尊重別人的隱私,很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可是此類人等能否也尊重一下大伙兒的心理承受力?即便你真的是某人的妻,某人的妾,也沒必要滿大街地去嚷嚷,因為,某些時候,你只是獨立的你自己。

說到這裡,想起初參加工作時的一個同事,其剛到單位便聲名鵲起,單位上下沒人不知道他是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市長的公子,而這位公子也真有公子的囂張相。我是那種見了校長都腿軟的人,可硬生生讓我坐到市長公子的對面,那些時日,可真是苦了我了。後來有幸掉換了辦公室,便也有條件對某某公子敬而遠之了。再後來的一天,去公子辦公室的複印機上印材料,恰逢公子不在,而電話卻連線不斷地響起,於是我便接了。對方是個老人,當得知他要找的那位公子不在的時候,便很客氣地請我轉告公子,他是公子的父親,他們鎮子上蓋了些門市房,他想買一間開個小商店,如果公子有餘錢,讓寄回去一些交房錢。這句話被轉告了以後,我再不躲著公子了,輪到他躲我了,但我一直沒告訴別人他爸不是市長。

地球這么大,人這么多,處心積慮地去給自己貼那么多的標籤,讓別人記著你又有什麼意義呢?很多時候,當一些人接近你,他們並不想知道你是誰的誰誰誰,他們只是想知道你是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