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院鎮

邊院鎮

邊院鎮位於魯中寶地肥城南部,總面積120平方公里,邊院鎮地質肥沃,水源充沛,自然資源優熱突出。岩鹽、石膏、花崗石、木魚石、石油等地下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且品信高易開採。其中岩鹽現已探明儲量在51億噸,石油3.5億噸,優質花崗石3億立方米,含29種微量元素的木魚石4000萬立方米。

基本信息

位置

邊院鎮位於魯中寶地肥城南部,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轄80個行政村,8.4萬人,耕地10萬畝。明清時隸屬泰安直隸州,清末屬濟南市泰安縣,民國初年為泰安縣明鎮區,49年6月劃歸肥城縣。58年9月成立邊院人民公社,85年11月撤區建鄉,劃分為邊院鎮和過村鄉,96年1月過村鄉改鎮,2001年2月過村鎮撤銷併入邊院鎮。邊院鎮有著光輝的革命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是早期共產黨員李鶴年的家鄉,原泰安縣第一個黨支部就是在該鎮東向村誕生的,在搞日戰爭和國內革命戰爭中留下了徐向前羅榮桓,陳光等一大批老一輩革命家的戰鬥足跡。
邊院鎮東依泰山,西臨東平湖,南與孔了故里隔河相望,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東距104國道和京福滬高速公路151km距泰山20km北靠省城濟南70km,西距濟微路5km。省級幹道泰東路穿境而過。通訊快捷,鎮內專設聯通移動通訊塔四座。信息及時傳遍世界各地,鎮駐地基礎設施齊全,高標準規劃的小城鎮格局已見雛形,功能完備,環境優美的項目區已初具規模。
邊院鎮地質肥沃,水源充沛,自然資源優熱突出。岩鹽、石膏、花崗石、木魚石、石油等地下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且品信高易開採。其中岩鹽現已探明儲量在51億噸,石油3.5億噸,優質花崗石3億立方米,含29種微量元素的木魚石4000萬立方米。
近幾年來,勤勞智慧的邊院人民在歷屆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牢牢抓住發展這一要務,搶抓機遇,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取得一個個可喜成績。2004年,農業總產值達到34891萬元,人均純收入3680元。 岩鹽石膏這一特有的資源優勢,開發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山東海化肥礦集團、新礦集團等幾家大型國有企業已把目光聚焦在了邊院,資源優勢轉為經濟優勢的序幕已經拉開。
全鎮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平安邊院”“誠信邊院”“文明邊院”建設深入人心,全鎮上下安定團結,人民安居樂業,成為投資發展,成就偉業的一片熱土。

優勢資源

優勢資源——岩鹽
礦床分布、規模及產狀 礦床分布在以邊院鎮東向為中心的"東向窪地",平面上呈似蠶繭狀橢圓體,分布面積約50平方公里,工程控制面積36平方公里,規模巨大。經儲量計算,本礦床求得D級儲量75.21億噸(其中邊院鎮占50.2億噸),平均品位(NaCl)86.76%。含鹽段一般厚度100-300米,呈向北西傾斜的凸鏡體。岩鹽層傾向N76°W,傾角3°-7°。礦床頂板為鹽上膏層,埋深一般800-1000米。礦床底板為鹽下膏層,埋深變化於715-1700米之間。岩鹽礦層累計厚度4.69-165.04米,平均厚度95.11米。岩鹽礦層多達22-31層,單層厚0.68-14.89米,一般厚5米左右。
主要礦石類型和結構構造 岩鹽礦床礦石自然類型為塊狀石鹽岩、含雜質石鹽岩及脈狀石鹽岩,工業類型為灰白鹽及雜色鹽。塊狀石鹽岩(灰白鹽)含NaCl在90%以上,泥質等含量小於10%,多產於含鹽系的中下部,為本岩鹽礦床之主要礦石類型。含雜質石鹽岩(雜色鹽)產於含鹽系的中上部,脈狀石鹽岩則多呈夾層產出。
礦石礦物和化學成分 岩鹽層除主要礦物石鹽外,尚含有鉀鹽鎂釩、無水鉀鎂釩、雜鹵石、硫鎂釩、無水鈉鎂釩、白鈉鎂釩、鈉鎂釩、鹽鎂芒硝、無水芒硝、鈣芒硝、硬石膏、石鹽、天青石等十三種硫酸鹽礦物,另含少量菱鎂礦、白雲石、方解石等碳酸鹽礦物及自生石英、蛋白石、自然硫、瀝青等。岩鹽中各組分含量如下:NaCl15.02-97.23%,一般大於80%,K2SO40.02-11.08%,MgSO40.01-33.28%,Na2SO40.1-43.56%,CaSO41.43-8.9%,微量元素Br含量一般在0.002-0.006%,大部分小於0.004%。
優勢資源——石膏
基本情況 邊院鎮由於處在大汶口盆地,蘊藏有數以百億噸計的石膏礦,礦體主要分布在邊院鎮東部、南部,東西長7.0km,南北長3km,面積約為21平方公里,礦體埋深400—600m以下,為穩伏礦體,共分二個礦帶,第一礦帶產於官三段中部泥灰岩中。第二礦帶有石膏和硬石膏組成,分布面積大、礦層多、厚度大、品位高,是盆地中具有工業價值的礦體。礦體埋深底板65.53—1762米,礦帶厚2.71—545.70米,由1—46層組成,單層厚1—112.1米,累計厚390米,平均品位65.54%,獲D級儲量約100億噸,具有廣闊的開採價值。

市場預測及開採前景

目前,國內石膏礦區集中在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區,而經濟發達的華東和東北沿海地區石膏礦床很少,石膏需求量大,但石膏礦石極缺,過去所需石膏須從外地買進。山東省石膏礦床主要分布在臨沂、棗莊和泰安市,石膏產量逐年增加,但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從國內市場看,石膏作為傳統的建材主要用於水泥緩凝材料,近幾年隨著建築業的蓬勃發展,石膏建築製品被大量採用,石膏需求量日益增加,據統計資料分析,山東省年產石膏約600萬噸,預計需求量將達到1000萬噸/年,此外,尚需供應華東和東北地區,僅華東地區每年即有幾百萬噸缺口,目前市場石膏粉和石膏板已供不應求。肥城市地處亞洲最大石膏礦區,品位高、易開採,本礦區的開採,將促進本市建材業的發展,滿足本市的需求,並可帶動相關企業的發展,市場前景看好,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從國際市場看,亞洲地區對石膏製品需求量很大,但石膏礦石產量不能滿足需求,澳大利亞和韓國已轉向中國市場,購買石膏粉或投資石膏製品加工廠。本礦床所產的礦石,如開發品位較高的礦層進行選礦加工提高礦石品位,可投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所以本礦區的開發,有較好的資源條件而且有良好的市場環境,開發一個年產200萬噸的石膏礦,需投入6000萬元左右,用工800餘人,噸膏成本在40元左右,銷售每噸60-68元,年可創4000萬元的利潤,可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邊院鎮黨委政府始終工業經濟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突出資源招商,集中用力,精心運作,全鎮環境建設明顯改善,市場環境得到加強。全鎮上半年共引進工業項目15個,發展到120多家企業,680家工商業戶,全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豐富的地下資源是邊院鎮又一大優勢,境內岩鹽儲量50.2億噸,石膏儲量100億噸,石油儲量3.5億噸,優質花崗石3億米3。目前,已有山東海化集團公司計畫投資3億元建鹽化工項目,美國遠東投資集團公司投資3.2億的“山東茂源化工有限公司硫酸鎂晶”項目,利用石膏搞開發的上海致遠集團公司投資2億元建設的石膏開發項目。
邊院鎮在最佳化投資環境、擴大開放的基礎上,加強對鎮直各部門的監督,管理,明確職責任務,向社會公開服務職能。凡到邊院投資的外地客商,由鎮招商辦辦理一切手續,實行“一站式”服務。來我鎮投資100萬元以上的生產企業,由鎮政府補償用地租金,無償使用30年,按形成地方的稅收,前三年免收40%,後三年免收30%,先征後返。新辦固定資產投資100萬元以上的商業、服務業、娛樂業等非生產性項目,按形成地方的稅收,前五年30%免收。
邊院鎮 被泰安市命名為農業產業化示範鄉鎮、現代農業科技示範樣板鄉鎮、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鄉鎮,畜牧業被泰安市評為標準化示範鎮。
截止目前,全鎮各類畜禽存欄分別是牛1560頭、其中奶牛74頭、生豬3萬頭、羊40萬隻、蛋雞250萬隻。年出欄分別是牛850頭、豬3萬頭、羊4.8萬隻,肉產量9950噸、牛奶產量250噸、蛋產量2.1萬噸,建成了標準化飼養小區24處,發展各類畜禽飼養大戶3100戶,牲畜口蹄疫強制免疫,動物化驗室建設齊備,通過了肥城市主管部門的檢查驗收。邊院鎮是標準化優質畜產品先進鄉鎮,均通過泰安肥城兩級市的檢查驗收。在林果方面,以山區開發,道路林網建設為主,並把全鎮各主要路段建成綠色通道。現全鎮有經濟林8500畝,其中櫻桃1000畝,核桃2000畝、桑園2000畝,年產各類果品5000餘噸,產值1500萬元,封山育林1200畝,林網植樹250km、130萬株、堰邊花椒2000畝。
農業結構的加速調整,帶動了農產品加工運銷,截止目前已有農產品加工企業綠龍公司和旭鴻公司,田園公司也將於近期落戶邊院鎮,同時農副產品的加工運銷戶也應運而生,現全鎮有各類加工運銷大戶近200戶,極大地推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
邊院鎮城鎮建設,布局合理,公用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經濟發達,環境優美,城鄉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城鎮已初步形成。
根據鎮駐地現狀,地形條件及用地發展方向分析,採用“一心”“二市”“二軸”,“五區”的用地布局結構,形成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城市布局形態。“一心”:在太商路與邊潮路交叉口以東形成行政中心。“二市”:為體現村鎮特色,方便民眾生活,規劃布置了兩個農貿市場。這兩個農貿市場所處位置交通便利。“兩軸”:以政府前街作為鎮駐地東西向主發展軸,同時也是一條商業街,邊汶路為牽北向主發展軸。“五區”:發展工業區、居住區、行政辦公區和商貿區五個功能區。
邊院鎮旅遊資源較為豐富,有較大的開發價值。北部有橫山、布金山、寶金山、連綿長22公里,重峰疊翠,雲遮霧障;蜂飛蝶舞,鳥語花香;無限風光,是令人留連忘返的好地方。這裡有許多名勝古蹟,更有許多美麗的傳說。
寶金山,俗稱寶山。有古蹟“泰山行宮”一處,供奉碧霞元君神像,始建年代無從查考。據清道光元年重修寶山泰山行宮碑記:“……相建不知於何時”,可見年代之久遠。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寶山行宮廟會,汶河兩岸善男信女逾萬人紛至踏來,車水馬龍,煞是熱鬧。今已演變成為集旅遊、祈願、娛樂、物資交易為一體的寶金山廟會。
布金山,俗稱布山。這裡有唐代詩人李白“送王山人歸布山”遺蹟,有民間傳說張志純(人稱邋遢張)得道成仙的“仙人橋”,有元代“雲陽庵”遺址,還有古長城,楊家寨,跑馬嶺等古蹟。自2003年以來,位於布金山下的小王村投資逾百萬元,在山下開挖河道3公里,建成垂釣區,在山上修環山公路5公里,建成金山閣、金山關、石門關、泰山行宮、聚龍亭、長壽階等多處景點,並建成了金泉山莊,集旅遊、休閒度假,垂釣、娛樂、餐飲服務於一體,於2004年5月1日起正式對外開放,僅五一黃金周,接納遊客二萬餘人。
近幾年來,邊院鎮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新的成績,各項工作上了新的台階。
【醫療衛生】 邊院鎮現有兩家較大醫院,分別是肥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和邊院鎮過村醫院。這兩所醫院經過多年的建設,現已發展成為科室齊全、設備先進、功能健全、技術力量雄厚的綜合性醫院。其中,肥城市第二人民醫院於2004年5月成為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指導醫院,同時還是中科院醫學院的學術研究及疾病普查基地之一。目前,全鎮80個行政村都建起了村級衛生室(所),極大地方便了民眾的看病就醫。通過鎮村共建合作醫療等方式,基層診斷的醫療水平大大提高。
【教育】 教育教學質量大幅提升,義務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國小教育、幼教工作分別位居全市前兩名。學校布局調整全面完成,規範化學校創建成績突出,在合點並校的基礎上,對中國小進行了全面的危房改造。目前,全鎮有7處學校園所被評為泰安市規範化學校園所,規範化學校園所所占比例在全市位居前列。全面施實素質教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在全市春運會上,中學生體育代表隊連續2年分別取得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績,2002年在泰安市田徑運動會上,取得第5名的好成績。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的綜合教育,均有了明顯提高。
【計畫生育】 邊院鎮共轄8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其中計畫生育村民自治模範村(居)31個,先進村26個,合格村24個。從2002年開始進行了計畫生育綜合改革,健全了村(居)民自治網路,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和《計畫生育公約》;建立了民主監督機制,對計畫生育有關情況進行政務公開;完善了利益導向機制,制定並落實了對實行計畫生育戶的獎勵政策及優先優惠規定。積極開展了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和宣傳教育工作,對已婚育齡婦女免費提供每年2次的生殖健康查體服務;對生育、懷孕、落實節育措施的育齡人群定期進行查訪服務,確保了廣大育齡婦女的身心健康。計畫生育工作多次獲得泰安、肥城兩市的表彰獎勵。
【民政工作】 幾年來,邊院鎮民政工作適應時代的要求、民眾的需要,為全鎮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由於成績優異,邊院鎮的農村經濟協會工作經驗在泰安市至全省推廣,通過發展經濟協會,繁榮了農村經濟。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始終把解決民眾實際困難,維護社會穩定放在首位,抓好了民政信訪,保持了社會穩定。強化殯葬管理,倡樹文明新風,制止了喪事大操大辦、鞏固了火化率、倡樹了文明理喪之風。
【老齡工作】 邊院鎮總人口8.4萬人,60歲以上老人10067個,占總人口的12.1%,其中,70歲以上老人5610人。近年來,邊院鎮的老齡工作健康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兩個文明建設。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在全鎮營造尊老敬老的濃厚氛圍,在全社會倡樹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義務為老年人服務的良好風尚。突出重點,強化家庭養老這個基礎,組織引導老年人積極投身到兩個文明建設中來,利用他們的經驗特長,發揮他們的政治優勢,促進兩個文明建設。
【科技推廣】 邊院鎮在科技推廣方面實施了引進、科研、示範試驗、推廣套用的運作模式,促進了全鎮社會事業的發展。引進國內外新技術20餘項,建立了科普示範基地。幾年來共建成科普示範基地六個,經濟效益非常顯著,掀起了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高潮。開展科普宣傳培訓及科技人員下鄉到村(戶)結對子活動,努力提高農民科技素質。2003年邊院鎮被評為肥城市科普先進鄉鎮、科普示範基地建設先進單位和科協工作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