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渤海國王大諲撰先是投降遼國,但公元926年3月6日,大諲撰又反叛契丹而宣布獨立,占據忽汗城。當天,阿保機再次將他擊破,攻入忽汗城中,渤海國最終滅亡。同年農曆二月初五壬辰日(3月21日),阿保機認為渤海國已經平定,乃用青牛白馬祭天地,大赦天下,改元天顯。改年二月十九丙午日(4月4日),阿保機將渤海國改名為東丹國,或稱東丹王國,意為“東契丹國”,把首都忽汗城改名為天福城,冊封皇太子耶律倍為人皇王,讓他擔任東丹王國的國王。遼太祖死後,耶律倍前往遼皇都宮(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境內)奔喪。天顯三年(928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升東丹的東平郡為遼國南京(今遼寧遼陽北),強行自天福城徙東丹人民充實東平郡,天福城遂衰落。天顯五年(930年),耶律倍因受德光猜忌,逃奔後唐,東丹國名存實亡。
天顯六年(931年),遼按照渤海國的舊例,在南京設立中書台。會同元年(938年),將南京改名為東京。遼世宗天祿元年(947年),遼朝復建東丹國,封耶律安端為明王。應歷二年(952年)十二月,耶律安端死,東丹國亡,後被遼兼併。
渤海滅亡後,許多渤海遺民在渤海故地進行了復興運動,並建立起了後渤海,定安國和興遼國等國家。但這些國家最終都被契丹所滅。
公元926年,遼國與渤海國的戰爭以遼國勝利結束,渤海國被滅以後,黑水靺鞨等眾多靺鞨民眾被迫向南遷移,他們大多被強制移民到了遼國境內的遼東,女真的部落里。 也有大量渤海難民逃亡並不同文同種的朝鮮半島。遼國與高麗的關係開始交惡。 並成為了遼與高麗的戰爭的導火索之一。
相關詞條
-
遼國高麗戰爭
公元918年王氏高麗建立後,積極向北擴張領土,與遼朝發生對立和衝突。10世紀末至11世紀初,遼和高麗為爭奪鴨綠江以東的渤海國故地爆發戰爭。最終大遼迫使高...
戰爭背景 戰爭過程 交涉過程 -
遼與高麗的戰爭
遼國高麗戰爭是公元10世紀到11世紀遼國和高麗在朝鮮半島北部爆發的戰爭,高麗最終將邊界推至清川江中上游至鴨綠江下游一線。
戰前形勢 發展變化 -
金遼戰爭
金遼戰爭是指中國金朝建立前一年至金朝天會三年(遼國天慶四年至保大五年,1114~1125年),在中國東北部興起的女真族,起兵反抗直至攻滅遼王朝的戰爭。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戰爭經過 戰爭評析 相關戰爭 -
渤海[渤海國]
渤海國(698年—926年)是東亞古代歷史上的一個以靺鞨族為主體的政權,其範圍相當於今中國東北地區、朝鮮半島東北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部分。698年,粟末...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 -
遼金戰爭
1122年,金完顏杲攻下遼中京,進據澤州。 六月間,金太祖親自領兵自上京出發,追擊遼天祚帝,直到大魚泊。 十二月,金以完顏果為內外諸軍都統,大舉南下攻遼。
歷史介紹 重要戰役 金奪五京 遼朝的滅亡 大石西征 -
遼朝
遼朝,或稱大遼或遼國,又稱契丹,簡稱遼,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稱汗,國號“契丹”,91...
簡介 歷史 建國 興盛 由盛轉衰 -
遼朝[朝代名]
遼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九年。 公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部落聯盟首領,...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 -
高麗契丹戰爭
對高麗的三次戰爭。公元10世紀到11世紀,遼國和高麗為爭奪鴨綠江以東的渤海國故地爆發戰爭,最終遼國迫使高麗稱臣納貢,高麗則將邊界推至清川江中上游至鴨綠江下游一線。戰爭背景【遼麗登台】公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
-
遼瓷
遼代的陶瓷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及河北等地都曾有發現。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民族風格。遼代陶、瓷器製作基本承襲唐代陶瓷工藝,和北宋中原地區的...
介紹 發展簡述 發展背景 產生 陶瓷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