ㄨㄟˊ ㄧㄢˊ
違言(違言)
1. 因語言不合而失和。《左傳·隱公十一年》:“ 鄭 息 有違言, 息侯 伐 鄭 。” 杜預 註:“以言語相違恨也。” 唐 韓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客主違言,徵貳太僕。”《明史·鄭辰傳》:“ 辰 為人重義輕財……在 山西 與同僚 杜僉事 有違言。 杜 卒,為治喪,資遣其妻子。” 陳彥彬 《論收回利權之宜有根本解決》:“未幾,又與 英 法 有違言,而 圓明園 尤足痛心。”
2. 不合情理的話;不適當的話。《管子·戒》:“邪行亡乎體,違言不存口。” 元 元明善 《丞相淮安忠武王碑》:“時親王有違言,王按劍陳祖宗寶訓。”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時 倭文端公 方以首揆掌院,偶有違言,遂疑 倭公 迂闊,沮大計。”
3. 失信;食言。《太平廣記》卷三三七引 宋 李隱 《瀟湘錄·張勍》:“素聞將軍誓言,不害 恆陽 人,將軍幸不違言。”
相關詞條
-
違
背,反,不遵守:違背。違反。違犯。違法。違抗。違章。事與願違。
基本信息 字形結構 古籍解釋 漢字釋義 方言集匯 -
故違
故違,一個辭彙,有意違抗的意思。
-
弼違
輔佐君王〖assist〗 予違汝弼。——《書·益稷》 弼,輔也。——《說文》 建立 輔弼。—— 曹操《求言令》(注,左稱輔,右稱弼) 擇其能正色。弼違。——《晉書·武帝紀...
基本信息 訓詁 出處 -
抗違
:“帝以兩臣爭言,遣兵部堂官及給事中各一人往諭,抗違不遵者治罪...【詞目】抗違 【拼音】kàng wé...拘抗違中,故善有所章,而理有所失。” 《明史·王紀傳...
-
猗違
猶依違。 猗兮違兮,心之哀兮。 ,帝猗違未報。
拼音 解釋 -
從違
依從或違背。 唐 韓愈 《送區弘南歸》詩:“爰有區子熒熒暉,觀以彝訓或從違。” 錢仲聯 集釋引 孫汝聽 曰:“示以彝訓,或從或不從,故曰或從違。”
-
違時
違時,漢語辭彙。 拼音:wéi shí 釋義:1、謂違背當時的形勢或時代的趨勢。 2、不合時令。 3、.貽誤時機。
詞目 拼音 注音 出處與詳解 相關連結 -
不違
不違(bù wéi)ㄅㄨˋ ㄨㄟˊ,依從 不遠.不休止 符合之意
-
違戾
》, 升 又上 太史公 違戾《五經》,謬 孔子 言。” 宋 葉適 《淮西...wéi lì ㄨㄟˊ ㄌㄧˋ 違戾 (1...:“ 元始天尊 講十戒,第一戒不得違戾父母師長,反逆不孝。” (2).牴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