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里奧,R.

達里奧,R.

達里奧,R. 尼加拉瓜詩人。原名費利克斯·魯文·加西亞。1867年1月18日生於尼加拉瓜的梅塔帕鎮。1869年隨家遷居宏都拉斯,曾僑居薩爾瓦多。他被認為是拉丁美洲的第一個職業詩人。曾發表《巴黎女人》(1908)、《尼加拉瓜之行》(1909)、《秋天的歌》(1910)。

達里奧,R.

正文

達里奧,R.尼加拉瓜詩人。原名費利克斯·魯文·加西亞。1867年 1月18日生於尼加拉瓜的梅塔帕鎮。1869年隨家遷居宏都拉斯,曾僑居薩爾瓦多。家境貧困,自幼由姑母和叔父撫養,改姓達里奧。11歲時以布魯諾·埃爾蒂亞等筆名開始在報紙上發表詩作。1882年當他15歲時,應邀在國家議會上朗誦一百首十行詩,得到好評,他的詩作因此廣泛流傳。婚喪嫁娶的禮儀上,他也常去即席賦詩,藉以掙錢餬口。他被認為是拉丁美洲的第一個職業詩人。1886年來到智利,在聖地亞哥為報紙撰稿以維持生計,曾結識《時代報》文藝批評版的編輯曼努埃爾·羅德里格斯·門多薩,從他那裡接受了法國高蹈派的影響;此外,法國高蹈派與象徵主義的作品也對他以後的創作發生了很大的影響。1886年末,在瓦爾帕萊索港作海關職員,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藍色的鳥》。1887年發表詩集《牛蒡》。1887年10月以《獻給光榮的智利的史詩般的歌》獲得智利詩歌競賽獎。1888年 2月發表第二部詩集《詩韻》。1888年7月出版詩文集《藍》,它標誌著現代主義詩歌新階段的開端。在此之前,稱作現代主義詩歌的前期;在此之後,稱為現代主義詩歌后期或新世界主義時期。1889年作為阿根廷報紙《民族報》的記者訪問北美和歐洲。在巴黎與詩人魏爾蘭交往,深受他的影響。在西班牙,由於著名作家巴列—因克蘭烏納穆諾等人的介紹,他的詩歌在西班牙引起強烈的反響。1893年回到阿根廷,哥倫比亞總統拉斐爾·努涅斯任命他為哥倫比亞駐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領事。 這時發表的兩部重要作品: 詩集《奇異》(1896)和《褻瀆的散文》,使他成為現代主義詩歌公認的領袖。1898年後再度作為《民族報》記者訪問西班牙、法國、義大利、比利時、德國和奧地利,出版《當代西班牙》(1901)、《國外遊記》(1903)、《旅行隊正在走過去》(1903)、《太陽的土地》(1904)等集子。1905年在馬德里出版重要詩集《生命與希望之歌》。1907年又出版詩集《流浪之歌》。1908年被尼加拉瓜政府任命為駐西班牙公使,曾發表《巴黎女人》(1908)、《尼加拉瓜之行》(1909)、《秋天的歌》(1910)。不久被停職,僑居巴黎。1911年初,由於酗酒過度,喪失意志能力,淪為商業雜誌的廣告工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感到惶惑不安。1915年創作《和平》一詩譴責美國政府對戰爭袖手旁觀。同年完成自傳《魯文·達里奧的一生》。1916年2月6日去世。
達里奧的大部分作品體現了現代主義的特徵,即形式上的創新,著墨於雅致的藝術珍品和異國風光,突出虛幻的意境和悲觀的情調。在韻律和表現形式方面,他曾嘗試使用九音節和十二音節的格律,靈活地安排重音和停頓,使詩句更富有音樂性。他曾經研究改進六音步,最後採用了現代的自由詩體。在用詞方面他敢於創新,盡力賦予詩句新的意境。由於豐富了單詞的含義,對西班牙語文學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達里奧追求“純粹的美”,他認為天鵝是美的象徵,天鵝有象問號一樣彎曲的脖子,可藉以表達對人世的不信任。他初期的作品反覆描寫天鵝,被稱為“天鵝的詩人”。孔雀與百合花也被他認為是美的象徵。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是仙女、王子、公主以及半人半仙的怪物等。他有時把仙女作為純真、活潑和可愛的象徵,或把仙女描寫得非常神聖;有時則又突出仙女的纖弱無力和富於人性。
達里奧最重要的三部作品《藍》、《褻瀆的散文》《生命與希望之歌》代表他的不同的藝術特點。《藍》傾向於高蹈主義,內容脫離現實,但以象徵主義手法反映了他對現實生活的一些觀點。《褻瀆的散文》表明他的現代主義詩歌達到了高峰,高蹈派和象徵主義的傾向更加明顯。《生命與希望之歌》汲取了西班牙謠曲的形式和格律,表現了他在藝術方面的獨創精神。大部分詩章借景生情,表現悲觀厭世的情緒和對人生的疑慮。
達里奧在創作風格上經歷過三個不同的階段:初期作品帶有濃郁的異國情調,大量描寫18世紀豪華的法國宮廷、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中古時期的西班牙以及古代的東方。自《褻瀆的散文》開始,轉而追求“純粹的美”,詩集中充滿天鵝、孔雀和百合花。從《生命與希望之歌》開始,常以美洲的本土和土著民族為題材,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哥倫布》和《獻給阿根廷的歌》等。 前期他是逃避現實的詩人, 後期則是“美洲的詩人”。他的轉變促進了新世界主義的興起。

達里奧,R.達里奧,R.
達里奧也寫過一些具有進步傾向的詩歌,早期比較重要的有歌頌智利人民愛國主義的《獻給光榮的智利的史詩般的歌》,歌頌拉丁美洲獨立戰爭領袖的《獻給解放者博利瓦爾》(1883)和號召拉丁美洲聯合反抗帝國主義的《中美洲聯盟》(1883)。晚期有讚美智利人民保衛祖國的《一個樂觀主義者的敬禮》(1902)、歌頌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的《獻給阿根廷的歌》(1910)以及譴責美帝國主義侵略的《致西奧多·羅斯福》(1903)。
達里奧在1896年一篇講演中,自稱他的作品沒有使拉丁美洲“大陸上的大多數人的思想境界有任何提高”;“美洲新一代的成就仍還是個空白,有許多有才能的人耽於幻境之中並盲目地為此種藝術獻身”;他的作品“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美學,不值得效法”。達里奧是現代主義詩人,同時也是充滿矛盾的詩人:他住著簡陋的房子,詩中卻是豪華的宮殿,貧困簡樸的生活與作品中的豪華雅致相矛盾;愛國的思想與藝術上的逃避現實相矛盾;對貧苦的底層人民的同情與羨慕豪富、讚美上流社會的詩句相矛盾;堅持現代主義詩歌的創作但又自認為是不值得效法的無規則美學的矛盾。這些矛盾是拉丁美洲民族文學曲折的發展道路的反映。
參考書目
 Ernesto Mejía Sánchez, Estudios sobre Rubén Darío, Mexico, 1968.
 Pedro Salinas, La poesía de Rubén Darío, Barcelona 1975.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