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闢

道路: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闢

《道路: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闢》內容簡介:從城市到農村,還是從農村到城市,曾經在十幾年裡“爭得一塌糊塗”。中國革命沒有走歐洲無產階級革命“城市中心”的道路,而是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革命勝利後,取得全國政權的中國共產黨又進行了一場適合自己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結束了存在幾千年的私有制,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一條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其路線圖大致是:上山——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工作重心轉移到城市——奪取全國政權——社會主義改造。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道路: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闢》:探究紅色的歷史,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智慧,記錄1927-1935年在江西那片紅土地上所發生的一切,展示中華蘇維埃政權——人民共和國雛形確立的全過程,以此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60華誕。
專門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探索性地以大眾化形式展示理論性思考。
以歷史為線索,以文獻為基礎,以學術為視角,以通俗為風格,展示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創造!

作者簡介

陳亞聯,1971年2月生,安徽東至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鄧小平理論研究、黨的建設和黨史研究。著有《超越資本》(譯著、合著)、《林語堂的才情人生》、《浙江經驗與中國發展(黨建卷)》(合著)、《改革開放30年思想史》(合著)等,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歷史的經驗:攻占中心城市奪取政權
一、馬克思、列寧沒有說過農村包圍城市
1.暴力革命說
2.社會黨應當“從城市走向農村”
二、巴黎公社是“一個城市的起義”
三、十月革命是“城市中心”淪的成功先例
四、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道路的認識
1.對近代資產階級革命道路的認識
2.對暴力革命和農民問題的認識
第二章大革命失敗後:敢問路在何方
一、面臨反革命政變的艱難抉擇
1.暴動還是妥協?
2.打國民黨旗幟還是打共產黨旗幟?
3.沒收大地主土地還是沒收一切土地?
二、以奪取大城市為目標的總暴動
1.策劃總暴動
2.全國各地的武裝起義
三、從“城市中心”向農村割據的艱難轉變
1.“上山”思想由來已久
2.各地起義隊伍都走向了農村
第三章 湘贛邊界探索新道路——工農武裝割據
一、井岡山上特殊的“山夫王”
1.初創井岡山根據地
2.“割據地區一天天擴大”
3.深入割據地區的土地革命
二、“左”傾盲動主義對毛澤東“上山”的指責
三、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形成
1.“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
2.毛澤東系統總結工農武裝割據思想
四、井岡山經驗對中國革命道路的影響
1.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割據的指示
2.各割據地“學江西井岡山的辦法”
3.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之途
第四章 贛南閩西工農武裝割據進一步發展
一、圍魏救趙,紅四軍進軍贛南閩西
1.柏路會議決定“圍魏救趙”
2.移師千里,轉戰贛南
3.落腳東固山
4.聞井岡山失守,進兵閩西
二、創造新的割據模式
1.軍閥混戰局面有利於割據地區發展
2.長汀決策連片割據
3.公開割據和秘密割據相結合
4.贛南閩西“伴著發展”
5.形成中國特色土地革命路線
三、反對城市中心淪,抵制立三路線
1.立三路線錯在哪裡?
2.抵制立三路線
四、以鄉村為中心,“農民必須由無產階級政黨領導”
1.紅四軍黨內的爭論
2.古田會議與黨的無產階級化問題
第五章 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基本理論的提出
一、以鄉村為中心——農村包圍城市理淪的提出
1.“四五覆信”,新的革命道路理論呼之欲出
2.覆信林彪,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理論形成
3.羅坊會議強化農村包圍城市道路
二、農村包圍城市道路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1.周恩來對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貢獻
2.朱德對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貢獻
3.瞿秋白對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貢獻
三、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道路的選擇
第六章 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發展與曲折

一、農村包圍城市道路越走越寬廣
1.三破“鐵圍”,中央革命根據地形成
2.各地根據地建設蓬勃發展
二、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對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破壞
1.要求在大城市“真正”準備武裝起義
2.“城裡出馬列主義”還是“山上出馬列主義”?
3.贛南會議毛澤東受到錯誤批判
4.“九一八”以後王明提出紅軍要奪取中心城市
三、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喪失
第七章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偉大勝利
一、遵義會議後中國革命真正開始“走自己的道路”
1.從全局上開始擺脫“城市中心論”
2.提出創造川陝甘蘇區根據地
3.落腳陝甘根據地
二、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成熟
1.創建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和解放區
2.進一步豐富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基本內容
3.一定要在大城市開黨的“八大”
三、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最後勝利
1.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創造新的解放區
2.解放區由分散連成一片
3.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移到城市
結語從實際出發,走中國道路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在農村長大的我,對農村有一種天然的親近,也不可避免地多了一份對農村與中國發展道路的思考。
農村是中國革命的突破口,也是改革的突破口。近幾年以來,筆者先後圍繞農村集體經濟、基層黨的建設等課題赴安徽、河南、浙江、廣東、雲南等省進行深入調研。特別是2005至2007年,有幸參與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與浙江、廣東省的省院合作重大國情調研項目。調研中,我們發現,溫州老闆多,溫州改革開放過程實際走的就是“農村包圍城市”路子:一批農民在當地投資辦廠,從全國各地招農民進廠做工。當地很多農村已經城鎮化了。溫州的例子是一個典型,類似的全國還有很多。
從那以後,我一直有一個願望,要寫點關於中國農村和中國革命、建設道路的東西。

2008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部分專家學者赴贛州瑞金、於都、興國等地考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參加其中,零距離地感受了這塊熱土的氣息。我們高興地看到,昔日走在革命潮流最前列的贛南人民,在新農村建沒方面又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從江西回北京後,聞知江西高校出版社準備出版一套《共和國起步》叢書,叢書的主編金民卿研究員讓我承擔其中一本《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闢》的寫作任務,這正好符合我一直有的寫農村和中國發展道路的願望,我欣然接受了任務。
但接下來寫作的過程並不輕鬆,史料浩如海洋,既要鑽得進又要出得來。平時沒什麼菸癮的我,案前也經常煙霧繚繞,還自嘲“抽進去的是煙,吐出來的是字”。其問凶本人擔任一個全國性學會的副秘書長,要具體負責籌辦一次全國性研討會,寫作進度一度受到影響。經過幾次凋整,本書終於得以在原來計畫的時間內完稿。

序言

大文學家魯迅先生有句名言,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國革命的道路正是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為代表的一批先進分子走出來的。
曾幾何時,面臨血雨腥風,中國共產黨人悄悄掩埋同志的屍體,擦乾身上的血跡,舉起了正義的槍桿,毅然打出斧頭鐮刀的旗幟。暴動,暴動,還是暴動,在城市,在鄉村,但最終都奔向進攻的目標——大城市和中心城市!

面對強大的敵人,我們相繼失利。繼續攻打中心城市,還是上山下湖,這是個問題,是個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大問題!通向勝利的道路到底在哪裡?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被逼“上山”的共產黨人,在湘贛邊界井岡山區、繼而在贛南閩西地區摸索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新形式,逐步找到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從此,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沿著這條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堅定地走下去,一走就是80多個春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