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道教文化十五講
作 者: 詹石窗 著
出 版 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3-1-1
開 本: 16開
I S B N : 9787301060391
定價:¥35.00
作者簡介
詹石窗,哲學博士,1954年生,福建廈門市同安人。現任廈門大學哲學系主持人,廈門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所長,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客座主持人、福建省閩台交流學會高級學術專員、福建省中國哲學史學會秘書長、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等職。 主要著作有《道教文學史》、《南宋金元的道教》、《道教與女性》、《生命靈光》、《易學與道教文化》、《道教與戲劇》、《道教術數與文藝》等;主編有《道教文化新典》。
圖書目錄
《名家通識講 座書系》總序
本書系編審委員會
凡例
第一講 紮根國土的道教文化
一 認識道教的偶然機緣
二 道教認識途徑的一點思考
三 道教與道教文化的定義
四 道教文化的基本特色
五 道教文化研究的意義
六 道教文化研究的學術原則與方法
第二講 多元複合的道教淵源
一 從伏羲到漢易:道教符號基石
二 道家黃老之學與方仙道:道教淵源之大宗
三 儒墨兼用:傳統倫理在道教中的神學變遷
四 兵家與道教修煉法門
五 兩漢讖緯神學在道教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六 佛教中國化及其對道教的影響
第三講 枝繁葉茂的道教派別
一 從《太平經》到符篆派道教
二 《周易參同契》與金丹派道教
三 魏晉南北朝社會政治與道教
四 隋唐社會政治與道教的發展
五 宋元以來北方新道派
六 宋元以來南方新道派
第四講 隱喻深遠的神仙信仰
一 先民超越生存局限的生命律動
二 神仙:道教的理想典型
三 道教組織與神仙體系的互動
四 道教神仙譜系的結構
五 神仙功能的專門化
六 從神仙功能的擴展看生命意識
第五講 別具一格的道門經籍
一 道經緣起的神話傳說
二 道經目錄與編纂體例
三 從《三洞瓊綱》到金元道藏
四 正統道藏及其他明清道經之編纂
五 道經的現代整理與刊行
六 道經閱讀與使用的注意事項
第六講 心通玄機的哲學探究
一 “玄機”與道教哲學
二 道教哲學概念內涵透析
三 自然宇宙論和神學創世論
四 以人為主體的生命論
五 道教哲學的認識論與思維方法
六 道教哲學的基本特徵與作用
第七講 重道貴生的倫理思想
一 道教倫理形成的歷史根據
二 道教倫理的主體內容
三 道教倫理的基本特點
四 道教倫理的思想原則
五 道教倫理與善書教化
六 道教倫理的現實價值
第八講 救己濟人的醫學法脈
一 道教醫學研究的學術回顧
二 道教醫學的流派根據
三 道教醫學的實踐精神
四 道教醫學的歷史發展與思想建樹
五 道教醫學與文化環境的互動關係
六 道教醫學的歷史地位與未來發展
第九講 我命在我的養生精神
一 道教養生的主體意義
二 陰陽大化與“執天之行”
三 以德養生與身國共治
四 “德化和氣”與生態整體維護
五 形神俱煉與生命復歸的邏輯指向
六 生命自我超越與“道性”發明
第十講 多彩多姿的煉養方技
一 集中意念的守一、存思術
二 順暢血脈的服氣、胎息術
三 以仿生為特色的動功煉養法
四 嘯法:動靜相兼的養生奇門
五 效乾法坤、顛倒五行的金丹大道
六 以男女俱仙為目標的房中術
第十一講 消災祈福的法術禁忌
一 占筮之法:道教基本預測術
二 占筮變體:太乙、六壬、遁甲及其他
三 符咒之法:道教溝通人神的主要媒介
四 堪輿之法:道教的環境選擇方式
五 禁忌之法:身心健康需求的表現
六 道教法術的理性審視
第十二講 生生不息的科儀符號
一 道教科儀的由來
二 道教科儀的分類
三 道教科儀的實施條件l
四 道教科儀系統的符號性
五 道教科儀是一種通訊語言
六 道教科儀語言的內在結構
第十三講 包容廣闊的道教文學
一 道教文學概念的形成與含義
二 從題材角度看道教文學的範圍
三 道教文學的主要體式
四 道教文學的基本特點
五 道教文學作品之鑑賞
六 道教文學研究的價值
第十四講 率情任真的道教藝術
一 道教音樂理想與形態
二 道教舞蹈與戲劇神韻
三 古樸飄逸的道教繪畫
四 凝固的空間旋律:道教雕塑與建築
五 道教藝術的符號象徵
六 道教藝術審美情趣與人的精神
第十五講 魅力無窮的洞天福地
一 洞天福地的思想淵源
二 洞天福地體系的形成
三 洞天福地與宮觀聖跡
四 洞天福地的文化積澱
五 洞天福地的生態結構
六 洞天福地的旅遊價值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