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裔 | |||||
拼音: | xiá yì | ||||
解釋: | 1.後裔;遠裔。 2.遠方;邊遠之地。 |
相關詞條
-
登遐
登遐,漢語詞語,常見於文言文。本意謂死者升天而去,後引申為對他人死去的諱稱;又特指帝王之死;又猶言登仙遠去。
他人之死諱稱 特指帝王之死 言登仙遠去 -
遐甿
xiá 遐甿 邊遠地區的人民。
-
遐通
遠方。 漢 班固 《幽通賦》:“乘高而遌神兮,道遐通而不迷。”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天靜人和,皇教遐通。” 前蜀 杜光庭 《尹居紘辛酉本命醮詞》:“帝澤天波,遐通於四裔;歡聲喜色,震曜於一方。” ...
基本信息 -
遐賓
拼音 xiá bīn 注音 ㄒㄧㄚˊ ㄅㄧㄣ引證解釋 遠方的客人。 晉 陸雲 《九愍·涉江》:“豈三錫之又晞,乃裔予於遐賓。” 唐 王勃 《九成宮東台山池賦》:“嗣南商之逸興,有 東海 之遐賓。” ...
拼音 注音 引證解釋 -
遐胄
拼音: 解釋: 1.猶遠裔。
-
遐苗
遐苗 拼音: 解釋: 1.猶遠裔。 ...
-
醜裔
語出: 晉 劉琨 《勸進表》:“ 永嘉 之際,氛厲彌昏,宸極失御,登遐醜裔,國家之危,有若綴旒。”《新唐書·元載楊炎等傳贊》:“ 炎 牽連 載 勢,興醜...
-
洪裔
拼音 hóng yì 注音 ㄏㄨㄥˊ ㄧˋ引證解釋 遠代子孫。《晉書·摯虞傳》:“有 軒轅 之遐胄兮,氏 仲任 之洪裔。” 唐 李華 《含元殿賦》:“萬有千歲,鍾景祚於洪裔。” ...
拼音 注音 引證解釋 -
遐方怨·花半拆
遐方怨·花半拆,是由唐代詞人溫庭筠創作的詞。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品評析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