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模式
序言
當今大多數企業的內部運營模式具有相近的特點,不論是國營還是私企或是合資、股份企業,其趨同性說明這種結構模式有其存在的優勢,研究這種模式無疑對企業的良性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主要結構
從結構上看大致可分為五個主要部分:
行政管理層面
銷售層面
生產層面
技術層面
資金管理層面
基本職能
其基本職能體現為:
1. 行政管理層——企業的“大腦”和“中樞”,其主要職責為:
企業的規劃、決策、管理、監督、考核
人員聘用與任免以及相關的人事管理
公關與企業形象推廣、相關社會活動
建設和形成企業精神和文化
2. 銷售層——企業的“龍頭”,其主要職責為:
產品銷售——企業生存和資金流通的原動力
市場開發新產品推廣——企業發展的原動力
情報收集——提供給技術部門處理。是企業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也是領導決策的主要依據
形象推廣——配合行政管理部門,推廣、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逐步建立品牌效應,引領企業良性發展
產品監測——監督生產環節,進一步保證出廠產品的質量
庫品管理——庫存產品的保管和規劃,企業生產調度的主要依據
用戶服務——與生產部門、技術部門協作,做好售後服務、信息反饋,維護企業良好形象
3. 生產層——企業的“核心”,其主要職責是:
設備採購、使用和管理
原料採購、使用和管理
生產組織、管理
生產人員管理和考核
生產成本管理、考核
庫品管理
外協加工管理、檢測
產品檢測、質量保證 、數量清點
其追求的理想目標是:質量 效率 成本 安全 創新
質量——產品、管理
效率——生產、管理、質量
成本——材料、人員、生產、質量、安全
安全——人員、設備
創新——生產、管理
4. 技術層——企業的“發動機”,其主要職責是:
為生產提供技術支持和保證
為銷售提供技術支持和保證
情報收集、分析、處理、解析
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
生產過程和生產產品的質量監測
人員技術培訓
5. 資金管理層——企業的“潤滑劑”,其主要職責是:
常規財務工作
資金使用的管理、監督、指導、考核、預警
融資、引資
生產經營成本的核算、考核
基本特徵
1. 具有相對完整的基本經濟社會結構
行政管理層——相當於政府及相關職能機構
生產層——相當於生產企業、生產領域
銷售層——相當於經銷商、流通領域
技術層——相當於科研和教育機構
資金管理層——相當於銀行及相關金融機構
2. 運營方式具有典型的計畫經濟特徵
銷售部門根據用戶和市場的需要,向生產部門提出“訂貨契約”
生產部門根據“訂貨契約”,購置材料,組織生產,交付合格產品
技術部門負責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並監督生產過程
資金管理部門負責提供所需的資金和相關流通操作,負責成本、利潤的核算和考核,同時監督資金的使用。
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指導、協調、考核
3. 需求具有單向性(不可選擇性)和相互依賴性特徵
例如:銷售和生產之間、銷售和財務之間、生產和財務之間就是處於這樣的關係狀態
4. 交易過程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和開放性特徵
各部門之間信息透明度高
5. 運營調節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快速靈活性,可以根據需要快速調整生產和人員安排、改變生產計畫。
利弊雙向分析
1. 這種有計畫、有目的、可控制的生產方式,具有明顯的運營優勢。
有利於形成程式化規範管理和程式化流水線作業模式。
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資金的使用率、減少損耗等。
有利於規模化生產的形成。
有利於企業的整體擴張。
(企業的機器)
2. 對管理者的管理思想、管理水平、管理方式、管理藝術要求較高。
制度化管理、質量效率管理、滿工作量管理、工時考核管理、任務承包管理、責任承包管理、工作時間管理、信仰精神管理、“突擊隊式”管理等各種有針對性的管理方式應運而生。
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針對性、及時性將顯得尤為重要
同時,開展人性化管理,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好人的趨同性和依賴性,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樹立企業精神和信仰,也會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產生重要和積極的影響。(金錢不是唯一的有效手段,崇拜和信仰、信任和依賴才是最高境界)
(企業的靈魂)
3. 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生產調度調整反應較快,人員調整、調動相對較容易。(不需要契約,一張文書,一紙調令,甚至一個電話就可解決問題)
即由需求的產生,到轉化為生產過程(操作),到產生成品(結果)的效率相對較高。
(企業的自由度)
4. 有利於內部形成小型的高質量的專業化的團體(組),以及最最佳化的團體組合。
有利於產生生產精英,即生產能手、業務骨幹、標兵、勞模。
這些對生產過程、生產質量、生產效率都將非常有利。
這些對企業的發展, 特別是高質量、規模化的持續有效發展至關重要。一個人、一個團隊決定一個企業、集團的發展和命運的事例在世界範圍內屢見不鮮。
(企業的精靈)
5. 多數成員對外界的市場變化不敏感,僅僅關心自身利益和身邊環境變化。
企業應對市場變化以及在這種變化中的競爭能力往往把握在少數人手中,他們的思想、能力、工作熱情和方法等往往決定著企業的命運。
即關鍵部門對個人能力的依賴性較強,是應對能力相對集中的節點,有一定的脆弱性。
權利相對集中,容易造成重大的管理和決策失誤。
合理有效的監督方法和機制,重大決策的科學審定等是所有現代規模化企業的重要課題。
(企業的核彈)
6. 個體發展空間受到一定的限制,可能導致個體的靈活性不強,競爭性不強,主動性不強,容易造成人浮於事。
自主創新的動力不強,容易滿足現狀。責任心不強,容易造成事不關己的現象,(這些現象的形成往往與人性的固有弱點有關)。
如果管理引導不利,將產生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因而需要較強的巨觀調控、指導和監督(即行政干預和制度約束)
發展謀略
1. 最佳化“大腦”,增強智慧。
最佳化行政管理層,聘用優秀人才,特別是關鍵人物如總經理或常務副總經理。讓“精靈”變成“精神領袖”,成為公司這一龐大社會體系有效運轉的強有力的動力。即一個特殊的領導者,決定一個特殊企業的前途和命運。
2. “政企”分開,各負其責
公司的最高行政管理是董事會和監事會,相當於“政”。主要由出資人、股東組成,是公司利益的最大受益者。他們擁有公司的全部財產,以分紅的形式享有公司的利潤。他們有權決定公司的發展和走向,決定關鍵人物的任免,是公司的政策“靈魂”。
最高執行機構是執行局和總經理,相當於“企”。由董事會聘用的總經理,以及由其建議聘用的各副總經理、部門主要領導組成。他們決定著企業的日常經營狀況和效益,也關係到企業的未來和發展,是公司的運營“靈魂”。
“政”和“企”一定要分開,要各負其責。
3. 練好“鐵頭功”
以銷促產,以銷定產,是現有大多數公司所採用的基本策略。因而銷售環節不約而同的就成為各公司、企業的運營“龍頭”,是否有一支強勁有效的銷售隊伍,直接關係到公司的經營和效益,影響著公司的發展和未來。
4. 擁有一個強有力的“心臟”
企業的根本歸根結底是生產。
生產的組織管理、員工的素質和對企業的情感、生產設備的合理配置是三個重要的基本要素。
5.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技術是發展的“動力”,技術是運營的“保障”,技術是公司的“未來”。
6.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
資金是公司生存的“血液”,是生產經營的“潤滑劑”。
現代企業、公司是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的共同體
7. 企業的精神和文化是企業內部的“粘合劑”和“乳化劑”
要讓員工對企業產生足夠的信任,並逐步上升為依賴,願意把生存和事業交給本企業,這才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
8. 企業形象和影響是企業對外的“名片” 。
商業模式
概念
商業模式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通常所說的的跟商業模式有關的說法很多,包括運營模式、盈利模式、B2B模式、B2C模式、“滑鼠加水泥”模式、廣告收益模式等等,不一而足。商業模式是一種簡化的商業邏輯。
用最直白的話告訴大家:商業模式就是公司通過什麼途徑或方式來賺錢?簡言之,飲料公司通過賣飲料來賺錢;快遞公司通過送快遞來賺錢;網路公司通過點擊率來賺錢;通信公司通過收話費賺錢;超市通過平台和倉儲來賺錢等等。只要有賺錢的地兒,就有商業模式存在。
分類
可以把商業模式分為兩大類:
1.運營性商業模式。
重點解決企業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包括與產業價值鏈環節的互動關係。運營性商業模式創造企業的核心優勢、能力、關係和知識,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產業價值鏈定位:企業處於什麼樣的產業鏈條中,在這個鏈條中處於何種地位,企業結合自身的資源條件和發展戰略應如何定位。
贏利模式設計(收入來源、收入分配):企業從哪裡獲得收入,獲得收入的形式有哪幾種,這些收入以何種形式和比例在產業鏈中分配,企業是否對這種分配有話語權。
2.策略性商業模式。
策略性商業模式對運營性商業模式加以擴展和利用。應該說策略性商業模式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
業務模式;企業向客戶提供什麼樣的價值和利益,包括品牌、產品等。
渠道模式;企業如何向客戶傳遞業務和價值,包括渠道倍增、渠道集中/壓縮等。
組織模式;企業如何建立先進的管理控制模型,比如建立面向客戶的組織結構,通過企業信息系統構建數位化組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