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運八飛機是我國在前蘇聯安-12軍用戰術運輸機的基礎上自行研製的運輸機、也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四發渦輪螺鏇槳、中程中型多用途運輸機。該機可用於空運、空投、空降、搶險、救生及海上作業等多種用途。至今,運八系列飛機已發展到20餘種專業機型,不僅裝備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部隊,滿足了國內郵政航空、民航市場的需求,而且還出口到海外多個國家,獲得了廣泛的好評,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上世紀60年代,一代偉人毛澤東發出“備戰、備荒、為人民”的號召,他說“三線建設搞不好,我睡不好覺”。根據國家建設大三線的戰略部署,航空工業部在建設貴州航空工業基地地同時,從1964年開始了漢中航空工業基地的規劃和籌建,後來即成為運八系列飛機的研製和生產基地。
運八飛機從1969年初開始研製
,最初由西安飛機製造公司(現名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西安飛機設計研究院(現在與上海飛機設計所聯合組建中國航空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負責設計製造,經過2年零4個月,於1972年2月發出全套設計圖紙、技術條件和計算報告;隨之進行零件製造和裝配。01號原型機於1974年12月10日完成總裝,12月15日首次試飛,飛行歷時26分鐘,高度6000米,各系統工作正常,試飛取得圓滿成功。隨後,西飛將02、03號原型機散裝件及運八飛機的全部技術資料、部分專用工藝裝備轉交漢中基地,由當時陝西飛機製造公司(1999年改制組建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繼續試製,漢中基地也因此由“漢中殲擊機基地”變為“漢中大型運輸機基地”。此前,漢中基地已經進行了運八飛機起落架的試製,從上級要求1975年漢中出機的總目標出發,按照漢中基地的試製進度,依次展開各項工作,一邊搞基建,一邊研製。
1975年12月20日,02號原型機首次在漢中柳林機場飛上藍天;1976年9月通過全機靜力試驗;1977年1月,03號原型機試飛成功;1980年2月被批准設計定型,並投入批量生產;1985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運八原型機在運八系列飛機中是一種非常典型的軍用運輸機,具有戰術運輸機的各種特點,能夠在草地、雪地和砂礫地等簡易跑道安全起降,可靠性高,該機已普遍裝備我國陸、海、空三軍部隊。運八原型機的機長34.02米、翼展38米,機高11.16米,最大起飛重量61噸,最大著陸重量58噸,空機重量35.488噸,最大平飛速度為每小時662千米每小時,最大升限10400米,巡航速度為每小時550千米每小時,最大載油量約23噸,最大續航時間10小時50分,最大航程5620公里,最大商載量20噸,運載10噸貨物的情況下,可從北京飛抵全國任何一個省份的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