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仙橋

遇仙橋

遇仙橋是一座橫臥桃花溪上的遊廊式風雨橋,相傳古代桃花源附近有一美麗姑娘,當地惡霸想強占為妻,母女順山逃跑,在此橋遇一老翁,母女向其哭訴原因,老翁帶他們至秦人洞,用手一指,洞門遂開,母女人洞避難,故名遇仙橋。

桃源縣遇仙橋

遇仙橋原為橫臥澗上的自然岩橋。明天啟年間(公元1621一1627年),桃源縣主薄孫廷蕙修成石拱橋。清末。湖廣提督俞益謨於橋上修遇仙亭。1983年因橋左側滑坡,將亭壓倒,後由湖南省文化廳撥款修復。飾以龍脊敖角,並置長凳於兩側以憩遊人,橋兩端各立石碑一方,供游入觀賞。橋下菖蒲業生,松竹復陰,溪流潺潺,遊人至此,遇仙之期冀油然而生。

遇仙橋是一座橫臥桃花溪上的遊廊式風雨橋,相傳古代桃花源附近有一美麗姑娘,當地惡霸想強占為妻,母女順山逃跑,在此橋遇一老翁,母女向其哭訴原因,老翁帶他們至秦人洞,用手一指,洞門遂開,母女人洞避難,故名遇仙橋。

靈興鎮遇仙橋

靈興鎮遇仙橋,在靈興場鎮西邊蘇家河上,為8孔兩跨石砌大橋。橋東是古老的靈興鎮,橋西是千年古剎靈峰寺。據《清嘉慶三台縣誌圖》描繪:靈峰寺,依山傍水而建,跨河有橋,宛如“缺月初弓”,建於鐵琴遇“仙”——得“旃檀”處,因名“遇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