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南民族初級中學

連南民族初級中學

連南民族初級中學的前身是縣民族中學,創辦於1953年,2005年8月初,初高中分離後成為初級中學。 校園面積近六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077平方米,60個教學班,是目前自治縣規模最大的學校。學校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專長,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辦學思想,確立“最佳化環境、民主管理、增強責任、注重效益”的辦學思路,充分尊重、信任每一個教職工和學生,關注師生的成長,充分調動師生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校要求教師充分發揮學科教學的優勢,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專長和學習能力。要求學生通過在校學習,能講一口流利的國語,能寫一手端莊的硬筆字,喜歡並專長一門或幾門學科,學會利用教科書和圖書館進行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民族初級中學創辦於1953年,名連南中學,校址設在文昌宮、九皇廟兩處。縣委縣政府重視發展教育事業, 於1954年撥出專款興建新校舍(現校址),1955年“五·四”青年節,全校遷往新校舍上課。1956年起增辦高中,1961年更名為連南瑤族自治縣民族中學,2005年9月,初高中分離後再次更名為連南縣民族初級中學。

2014學年,學校有教學班60個,教職工230人,其中高級教師7人;學生2690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1927人,寄宿學生1212人。

學校現有占地面積54240㎡(生均20.2㎡),校舍總面積校舍面積25156㎡(生均9.4㎡)。學校圖書藏書69915冊,生均26冊。

學校領導

校長

潘康才 男,漢族,1966年1月生,廣東省連州市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現任連南縣民族初級中學校長。主要工作經歷: 1985年8月至1998年8月,在連南縣金坑鎮國小任教,先後任內田國小負責人、鎮教辦教研員、鎮中心國小校長;1998年9月至2007年6月,先後任縣教育局監察督導股副股長、科技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督導教育股股長;2007年7月至今,任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2008年、2010年連續兩屆被聘任為清遠市人民政府督學;2012年8月任連南縣民族初級中學校長。

副校長

譚石林 男,漢族,1973年6月出生,湖南省安仁縣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副校長,分管學校教學工作。主要工作經歷: 1993年9月至2005年7月,先後任香坪中學教導處主任、大坪中學校長、民族職業中學團委書記;2005年9月至今,任連南縣民族初級中學副校長,先後分管學校德育、教學工作。

韓鵬 男,瑤族,1977年9月出生,湖南省宜章縣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副校長,分管學校德育工作。主要工作經歷:1996年7月至2007年7月,先後在南崗中心國小任教導主任、三排中心國小任校長、三排中學任教務副主任、校長,2007年8月至2012年7月在民族國小任校長。2012年8月至今任連南縣民族初級中學副校長。

賴補君 男,漢族,1970年1月出生,廣東省清遠市連南縣人,大學本科學歷,現任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民族初級中學副校長,分管學校後勤工作。主要工作經歷:1997年8月至1999年8月任連南瑤族自治縣淳溪中學副校長;1999年9月至2003年8月任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江鎮東和國小校長;2003年9月至2010年8月任連南瑤族自治縣淳溪中學副校長;2011年11月任連南瑤族自治縣民族初級中學副校長。

學校榮譽

民族初級中學確立了“做最好的自己,建最好的團隊”的工作思路和“最佳化環境、注重養成”的育人理念。六十餘年的歷史積澱,學校以顯著的辦學成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特別是2005年以來,學校先後被評為“清遠市一級學校”、“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體育特色學校”、“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廣東省書香校園”、“廣東省‘朝陽讀書’活動先進集體”、“清遠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市級示範單位”、“連南縣教育特色改革先進集體”、“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學校”、“廣東省特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學校近5年共開展16個省市級課題立項研究,有5個省市級課題已結題;學生舞蹈《茉莉情懷》榮獲清遠市第十一屆廣場文化藝術節金獎。

隨著縣城人口的增加,學校規模快速擴大,擁有60個教學班2690人,學校占地面積、生均校舍面積將不能滿足教學需要,尤其是運動場地嚴重缺乏,加上校門校道低洼狹窄,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學校急需擴建運動場地和校舍以完善學位。

按照《廣東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標準》對民族初級中學進行改造。改造項目包括征土地25畝,新建1棟1400㎡的學生宿舍樓、 1間體育訓練館、14個籃球場、6個排球場和羽毛球場,改造運動場1個,總計需投入資金972萬元。擴建工程已進入招投標階段,可於11月底動工建設,2016年完成, 更好地服務學生健康成長。

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民族初級中學全體師生將齊心協力,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育人氛圍,借鑑“啟發潛能教育”和“以生為本教育”理念,不斷深化“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改革,加快“科研興校”的進程,努力打造品質民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