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廟會[民俗文化活動]

逛廟會[民俗文化活動]
逛廟會[民俗文化活動]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逛廟會,是中國特有的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由於起源於寺廟周圍,所以叫"廟";又由於小商小販們看到燒香拜佛者多,就在廟外擺起了各式小攤賺他們的錢,漸漸地又成為定期的活動。而在廟會上,除了小商小販還會有各種民俗表演,如舞龍舞獅等等。村落廟會能夠數百年甚至千年傳承,民間信仰起到了巨大作用。廟會上祭拜祖宗和神靈,既有敬畏自然、敬畏祖宗、敬畏神靈的成分,更有感恩自然、感恩祖宗、感恩神靈的情感表達。

基本信息

廟會簡介

逛廟會 逛廟會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在過去,每一個古村落里都有大大小小的廟,不同的廟裡供奉著不同的神靈。但有廟不一定有“會”,有“會”的地方也不一定有廟。既有廟,也有“會”,並且能夠傳承千年者,實屬不易。所謂村落廟會,就是由一個或幾個村莊輪流主辦,民眾自發、自願、自主舉辦的廟會。廟會祭拜的一般是自然神、祖先神。

廟會其形成的物質條件是集市,其次是宗教文化背景。廟會時,農工商皆定期赴會,參加貿易,同時亦舉行相關的文藝演出,如舞蹈、戲曲、花會等。

傳統廟會是集會貿易的一種形式,但比通常的逢集貿易規模大,商品多,多在麥收前農閒時舉行,並有鮮明的季節特點。一般來說,正月、二月舉行的古會以燒香、玩燈為主;三、四月舉行的古會以出售麥收工具和交換農副產品為主。廟會會期少則1天,多則一周,大多數為3至5天。這些廟會,都是集祭拜與商品交易於一體,既滿足了大眾的精神訴求,又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求。可以說村落廟會起於信仰、盛於集會,“會”因廟而起,廟借“會”而盛,兩者結合,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到古廟會,形成風俗和習慣。

歷史

東漢時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都各自站穩了腳根。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民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

廟會 廟會

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民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餘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並漸次推廣到 四川 湖廣、西夏各地。 元、明以後,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於記載。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眾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

原來屬於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裡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民間的各種社、會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這樣,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託的民眾聚會的場所了。

而這些宗教活動逐漸世俗化,也就是說更多的是由民間俗眾出面協商舉辦。這種變化,不僅大大增加了這些活動自身的吸引力和熱鬧程度,也使這些活動中的商貿氣息隨著民眾性、娛樂性的加強而相應增加。在宗教界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協助下,使廟會活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雖然這一時期的廟會不論從其數量還是規模,在全國都已形成蔚為大觀的局面,但就廟會的活動內容來說,仍偏重於祭神賽會,而在民間商業貿易方面相對薄弱。

廟會的真正定型、完善則是在明清以至於近代。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這時的廟會又得名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人們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娛樂性活動。於是過年逛廟會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過年內容。但各地區廟會的具體內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村落廟會是當地民間信仰的集中展現,體現出民間文化原生性、本真性、民間性、豐富性的特點,承載著歷史上勞動人民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想像等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

習俗

趕廟會

廟會的規模有大有小。一般說,凡是廟院寬大、廟外寬敞,並處於四通八達、人口較為稠密之地,則廟會的輻射面廣,規模也大。廟會的主體活動大致有三項:一是廟裡的和尚、道士做“法事”、“道場”,即舉行祭祀神佛的儀式,有的地方還紮成真人般的大小的神像托偶,舉行遊行式的祭典;二是善男信女們進香朝拜、許願求福;三是藉此機會進行的文藝和商貿活動。四面八方趕來的信徒加上逛廟會看熱鬧的人們,便構成了廟會人山人海的熱鬧場面。一般都有數以萬計的人參加,在方圓幾百里內遠近聞名。

趕廟會大多是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的人成幫結夥地前往。鄉下的農民也大多放下手中的農活去趕廟會,四鄉八鎮聚集來的人,要吃、要住、要買東西、要看熱鬧,就為廟會提供了廣闊的商機。逢有較大規模的廟會,經營各種飲食小吃的、賣鞋帽布匹的、抽籤算卦的、賣丸散膏丹的、打把式賣藝的、賣日用雜貨的、唱大鼓拉洋片的、賣民間工藝品的等等各類生意人、手藝人、江湖人都從四面八方趕來,使廟會成為民間經濟文化活動的大舞台。

事實上,一些影響較大的廟會既有民間自發的因素,也有當地政府或有關團體的推動。大型的廟會往往都不只進行一天,而是提前一天或兩天就開始形成氛圍。戲班子早早就來搭台,連演幾天酬神大戲;生意人也有廟院周圍支起帳篷掛出招幌,準備連發幾天好財;地方的官府自然也要派人維持治安、收地皮稅。如此一來,使得廟會“正日子”之前有序幕,之後有餘波,中間有高潮,無論是官的民的、買的賣的、虔誠的悠閒的,都能自得其樂,滿意而歸。

演戲

演戲三天四夜,每過十年為大年,有十幾個演戲班子同時演戲這叫斗台戲,各班子拿出最好“行頭”、“劇本”,各自都想斗幾他方者,而名聲大振。

踩高蹺

一隊隊高蹺會,在腰鼓、小鐋鑼、大小釵的打擊樂中穿街而過。一撥兒高蹺人數不定,一般十幾人。身量高的踩低蹺,身量矮的踩高蹺。表演者是傳統戲裝打扮。由開路棍打頭兒,隨之便出現肖恩、白蛇、唐僧、醜婆、姜子牙等藝術形象。由於詼諧有趣、粗獷喜人、聲情並茂、時有樂哏,一向為人們所喜愛。

沿途的大商號在門前設八仙桌,擺上茶水、點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勞。高蹺隊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謝。

高蹺的佇列在街頭行進中,一般採用一字長蛇陣的單列,在繁華擁擠地段採用雙人並列隊形。步子變換為走八字。在表演時有小鏇風、花膀子、鷂子翻身、大劈叉等難險動作。

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扮演的人身著戲裝,濃妝艷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裝扮戲曲摺子,如《管甫送》、《鬧天宮》、《八仙過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蹺的角色,因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異,高低不一。

放生

所謂放生,即贖取被捕之魚、鳥等諸禽獸,再放於池沼、山野之中。

求籤

香客在自己的本命星塑像前焚星祝告,祈求一年平安,並買一張讖圖,以查今年究竟主吉主凶,以便做好趨吉避凶的準備。

出巡

城隍廟的"城隍出巡"也是單純的宗教活動,將廟內城隍的塑像抬出,不但前呼後擁的儀仗執事,還有若干"馬童"和裝扮成各式模樣的善男信女們,一直走到都城隍廟,出巡之時,大街上觀看者如潮似海。

打金錢眼

設三座橋下無水的石橋,三座橋只開中間一個橋洞,洞中朝東西方向平分開,兩側各設一方桌,桌上有兩位道士分東西盤腿打坐——所坐的橋洞上端,東西各高懸一直徑約為兩尺、厚為三寸余的紙胎,上面糊以金紙的大金錢。金錢是用紅絨繩從南北兩端繃緊的,中孔內系一小銅鈴。在東西兩側橋畔,設有許多以現鈔兌換已不流通的制錢攤子,以一角錢兌換十個制錢。

遊客們即於兩側橋面上瞄準相距五米開外的金錢孔上的小銅鈴投擲。誰能打得準,把銅鈴打中打響,這一年他就會順順噹噹兒,事事如意。這就是著名的“打金錢眼”。因距離較遠,銅鈴又小,能打中者,純系偶然。不過人總是要試試“運氣”,即使花多少錢去兌換制錢也在所不惜。

寓意

趕廟會的人中,大多數都有拜神求福、去禍免災的明確目的,而且依名廟供奉神靈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比如佛寺薩保佑自己和家人幸福安康、大吉大利。廟會具有祈福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百姓安康的美好寓意。

傳說

廟會的傳說中最具代表性主要有以下五類: “龍的傳說”,以《龍寶的傳說》、《望娘塔》為代表;“寶物傳說”,以《古井裡的仙牛》、《古塔頂里的紅鯉魚》為代表;“奇人軼事傳說”,以《會遊動的壁上雕龍》、《康僧會單身只舟龍華盪》為代表;“地方風物傳說”,以《龍華豆腐乾》、《龍華蟠桃》為代表;其他傳說,以《仙人出會》為代表。

廟會的傳說對現在深居鬧市的市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文化記憶,它給市民提供了體驗傳統文化和尋找心理慰藉的載體;廟會的傳說影響了其他文藝樣式發展,如著名的說唱曲目《金鈴塔》就是在“龍華有兩座塔”等傳說為藍本而創作的;相關傳說所反映的民俗觀念、民間生活場景、民間智慧等內容是研究都市民眾世界觀、生活狀態、民俗民風的重要材料,具有重要的民俗學、人類學和社會學價值。相關民間傳說對於豐富和促進本土文化和經濟建設也起了一定作用。

隨著城市化大規模改造,居民異質化程度提高,造成廟會傳說的區域影響力在降低,客群面也逐漸縮小。廟會的民間傳說如不及時挽救、發掘,將面臨消亡的危險;能夠講述廟會相關傳說的老人多數已經去世,這些傳說瀕臨失傳的危險,有必要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儘快加以保護。

臨川康公廟會的傳說

康公廟位於臨川孝橋鄉中洲村。據清同治《臨川縣誌》卷十六載:“康太保廟在三都,祀康保裔。”民間相傳康保裔有法術,能呼風喚雨,廣大勞動人民常苦於乾旱,在他死後,還祈求他的法術能繼續發揮作用,故立廟祀之,每逢天旱,就把康公菩薩搬出來求雨。一年一度迎“康公”,雖帶有封建迷信色彩,卻表達了人民民眾久旱求雨,祁盼豐收的心情。

丹陽廟會的傳說

清代道光年間,新橋姚家弄二圩村住著一位年輕的寡婦。一年清明節,這個女子正在家前屋後勞作,忽見一少年急匆匆奔來,請求相救,這女子就靈機一動將少年藏了起來,不一會追捕的官兵喊叫著到來,問這個女子看見一個少年沒有,女子機智地將官兵引向別處,救了少年。這少年是朝廷一官員的兒子,因父遭奸臣陷害,遭滅門之災,在民眾幫助下,少年才得以逃走。追捕中又得到這女子的幫助,數年後,少年考中進士,得朝廷重用,後將自己家中所遭受的不幸與委屈向皇上申訴,得以平反昭雪。為報當年這女子救命之恩,他親來二圩村尋訪,得知這女子為了救他被官兵殺了,連家也燒了。少年深為感動,決定建廟祭祀,取名“娘娘廟”,並將清明日定為廟會日。

竇莊廟會的傳說

竇莊廟是有名的廟,建廟也有段來歷。唐代,竇莊村有個性竇的在朝廷當禮部尚書,此人很孝順母親,想接母親來京城看看金蠻殿,但母親年邁有病,不願離家,這兒子就叫工匠在竇莊村邊仿建了一座微型金蠻殿。不料,此事被人告發,說竇尚書在家建金蠻殿想謀反稱帝。尚書得知,知道此事皇上怪罪下來,有口難辯,連忙派人火速到家鄉,將建得差不多的金鑾殿改為廟宇。中國人宮殿也是吸收的寺廟大殿建築藝術,只要改個名字,塑塑菩薩就行了。竇莊這才有了廟宇,這廟宇的香火興旺,一年中有7個廟會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