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議大夫第”,俗稱“一腹三翰院”,是指該屋主人楊纘緒與其弟楊黼時、楊演時,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先後考取了進士,而且都成為翰林院大學士。因為這是一件罕見的事,所以在民間傳說里,就有“什麼隔河兩宰相,十里九狀元,還不及我一腹三翰院”的故事。
相傳,江西有個縣,隔河出兩個宰相,橫直十里出了九個狀元,皇帝欽賜:“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石碑立於路旁。楊纘緒在陝西任按察使時,有一天,其母饒氏前往探望打道該地,轎夫叫夫人下轎,饒氏便問他為何要下轎,轎夫便告訴她原因,饒氏說不妨大膽前行,那些當地人攔轎責問,饒氏不慌不忙拍著肚皮回答:“你們地方是顯貴,但是近在隔河,遠在十里,那有我小小肚皮 ‘一腹三翰院'”。聽到這些話,那些當地人慚愧地退下讓路。關於楊纘緒其母饒氏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相傳,楊纘緒之父楊之徐一日前往茶陽探友,路經一屋。看見門前晾曬一草蓆,隱隱有三條龍形,甚奇,叩門而問,方知該屋主有一女年十八,自小遺尿,皮膚粗糙有鱗片,急求婚,當即應許。選定佳日出嫁,天降暴雨,茶陽河水暴漲,人們都說是“龍女出嫁”。後饒氏生七子,有三個考取進士被欽點為翰林大學士。
[楊纘緒]
該屋原主人楊纘緒,字式光,號節庵,生於康熙丁丑年( 1697年)閏三月,康熙六十年(1721年)中進士,選庶吉士,改吏部員外郎,遷山西省察御吏,後累官至陝西按察使。其為官清正硬直,有膽氣。曾以焦弘勛案與莊親王抗禮,秉公執法,不附不阿,驚動京師,名噪一時。於乾隆二十四年(1814年)告老還鄉。其妻因上事祖姑,下逮元孫,而受御賜“七葉衍祥”金匾,至今仍懸掛在中堂。
相關詞條
-
通議大夫
正四品下。宋元豐改制用以代給事中。後定為文官第十階。金沿置,正四品。
-
大夫
大夫是一個多義詞,大(dài)夫現代指醫生,大(dà)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後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大夫世襲,有封地。後世遂以大夫為...
詞語概念 歷史記載 基本含義 唐代官銜 清代官銜 -
奉議大夫
概述 正五品官 華蓋殿、謹身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春坊的大學士、翰林學士、庶子通政參議、大理寺丞、尚寶卿、光祿少卿、太醫院使、郎中欽天上林監正、寺中...
簡介 相關資料 -
正議大夫
正議大夫,文散官名。隋始置,唐代為文官第六階,正四品上。宋元豐改制用以代六部侍郎。後定為文官第八階。金正四品上,元升為正三品。明正三品初授嘉議大夫,升授...
官名 解釋 -
通議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狀
或為公地【處境】,欲移任。 公曰:“彼少年,欲立名【樹立名聲】耳。 故總督三年,地窮邊裔【邊遠的地方】,而民夷不驚。
原文 翻譯 練習題 -
《文心雕龍·議對》
《議對》是《文心雕龍》的第二十四篇,論述“議”、“對”兩種相近的文體。“議”有議論的意思,它和一般議論文的不同,就在於是向帝王的陳說。“對”指“對策”和...
內容提要 原文+譯註 今人解讀 -
太中大夫
官名。秦官,掌論議,漢以後各代多沿置。唐、宋為文散官第八階,從四品上。宋元豐屬制用以換左右諫議大夫。後定為文官第十一階,金稱大中大夫,從四品。元升為從三...
太中大夫 官職 -
議國是
"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