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紅甸鄉

通紅甸鄉

通紅甸彝族苗族鄉(以下簡稱通紅甸鄉),地處玉溪市華寧縣城東北部,(位於東經103°00′04″,北緯24° 00′20″。)東隔南盤江同彌勒縣西二鎮相望,東南接盤溪鎮,西北、北部連青龍鎮,西南毗鄰寧州鎮。鄉人民政府駐地通紅甸村距縣城51公里。地形縱長橫短,西高東低,略呈菱形。東西最大橫距10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0公里,幅員面積114.50平方公里。境內峰巒起伏,氣勢雄渾,形成山高、坡陡、箐深、嶺谷相間的亞高山、中山、低山河谷地貌。最高峰么波沖大水井岩頭,海拔2624米,最低點小滴水村,海拔1170米,兩極高差1454米。

基本信息

(圖)通紅甸鄉通紅甸鄉

鄉鎮概述

(圖)通紅甸鄉通紅甸鄉

通紅甸鄉境內屬典型的立體氣候,可分為南亞暖熱低山區,中亞溫暖低山區,北亞冷涼中山區三個區域。三個區域氣候垂直、集中分布在偏狹的坡面上,使不同海拔高度的各個區域熱量,光照、降雨等氣候呈現出明顯的差異,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年平均氣溫15.7℃左右,氣候最炎熱月均溫23.3℃,最冷月均溫11.8℃,極端低溫-7.4℃,日照年平均達2100小時左右,無霜期260天左右。雨季一般在5—10月份,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左右,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西北風。
通紅甸鄉是華寧縣第一個人民政權誕生地(1949年6月1日成立新西區人民政府),屬革命老區。全鄉轄6個村委會、60個村民小組、84個自然村,主要居住著漢、彝、苗三種民族,2006年底總人口10853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224人。全鄉有耕地面積18033畝(其中田3481畝、地14552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1.8畝。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等;經濟作物以烤菸為主,特色種植有草烏及各類蔬菜;同時大力發展柑桔、核桃、柿子三種經果。水資源相對貧乏,有6條小河依山流淌,有較大的泉點12個分布於境內。境內有少量礦產資源,主要為磷礦、鉛鋅礦、重晶石、銅、石膏等。西南么波沖有卡斯特地形地貌,石頭千姿百態,形態萬千,形成奇峰異石,草甸延綿,頗似“石林”風光,景觀奇特。東北南盤江畔小婆左箐小溪的兩側分別出有冷熱兩泉,溪水左邊為冷泉,右邊為熱泉,稱鴛鴦溫泉。兩泉相距約10米,熱泉水溫49.5℃,平均出流量0.2立方米/秒,晴天平靜自然,陰天熱氣騰騰。熱泉熱情豪放,冷泉清純如玉,甘甜可口;兩泉之水相融方可沐浴,甚為神奇。通過歷屆黨委、政府和人民民眾的努力,貧困鄉通紅甸經濟社會有了較大發展。2001年實現了沼氣化鄉,成為雲南省第二、玉溪市第一個沼氣化鄉;2004年財政收入首次突破百萬;2006年小水窖建設達9619口,基本達到農業人口人均一口小水窖;2007年,龍洞河至大婆左370萬元的“南水北調”煙區水利工程項目正在實施。目前,面對新的發展機遇,鄉黨委、政府正按照確定的發展思路,以結構調整和科技推廣為主線,堅持實施“生態立鄉、農業活鄉、科教興鄉”三大戰略,狠抓“煙、畜、果、菜”四大產業,積極培育特色產業,加快經濟社會發展。

歷史文化

(圖)通紅甸鄉通紅甸鄉南盤江吊橋

通紅甸彝族苗族鄉(以下簡稱通紅甸鄉)因政府駐地在通紅甸村而得名。該村得名據《華寧縣地名志》引用通紅甸村旁碑文記載說明:該村下有一溫泉,且地處交通要道,明、清兩朝,曾設驛站於此,往來人員很多。當地有一家姓“拖”的和一家姓“洪”的,在此開設兩個客店,方便行人食宿,人們便把此村叫做“拖洪店”,後演變為“通紅甸”,就沿用至今。轄區內西北部與青龍鎮接壤的大龍樹、大婆左兩個村委會的全部,小得勒村委會的大部分地區,建國前歸青龍區的中法鄉管轄;通紅甸村委會現轄的部分村落,則屬青龍區的玉泉鄉管轄。建國初,原中法鄉改稱則勒鄉;玉泉鄉所屬的通紅甸一帶,則併入矣則鄉。1950年,上列地區均劃歸盤溪區管轄。1953年,則勒鄉劃回青龍區。1959年,該鄉再次劃歸盤溪人民公社。
轄區內南頭的山羊母、所梅早兩個村委會的全部和小得勒村委會的冬瓜林、苟崩竜等部分地區,過去統稱“西北山”,原來歸盤溪鎮管轄。1913年,婆兮(盤溪)下設4個保:內南保、外南保、內北保和東保。西北山區屬內北保管轄。1930年,黎縣(華寧)分5個區。盤溪為第五區,領3鎮8鄉,即興文鎮、臨江鎮、龍泉鎮、醒獅鄉、麟鳳鄉、龍田鄉、聯珠鄉、明旗鄉、玉案鄉、文筆鄉和雲屏鄉。西北山區屬玉案鄉和文筆鄉。1940年,國民黨政府廢區建置,擴建鄉和鎮,全縣分為13個鄉鎮。盤溪合為興文和臨江兩個鎮,西北山歸臨江鎮管轄。此建置一直延續到盤溪解放。1949年4月,中共華寧縣委成立,在西北山矣則村建立了西北山區委,並開闢西北山游擊區。6月1日,在新發寨宣告成立新西區人民政府。西北山區成為華寧縣第一個人民政權的誕生地。
1961年,西山公社建立。西山公社的建立是通紅甸鄉在歷史上第一次以一個獨立的區級行政機構出現於華寧縣,公社駐地設在山羊母村,而管轄區域已包括現屬的全部地區。1963年初,西山公社和盤溪公社合併,成立二區區公所。1968年4月,第二區區公所改為革命委員會,1969年10月,第二區革命委員會改為盤溪公社革命委員會。1970年初區劃調整,全縣4區1鎮調整為城郊、東山、新城、盤溪、紅山、紅旗、華山、華溪8個人民公社,通紅甸為紅山公社。同年1月,正式成立紅山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公社駐地通紅甸村,各管理區調整為新寨、所梅早、山羊母、長麥地、冬瓜林、小得勒、大婆左、則勒、大龍樹、通紅甸10個大隊。從此,紅山公社成為華寧縣一個區級行政機構。1972年1月,經中共玉溪地委批准,建立了紅山人民公社黨委會。1981年8月,紅山公社更名為通紅甸人民公社。1983年12月,通紅甸公社改稱通紅甸區公所。原l0個大隊調整為6個鄉。其中,新寨、所梅早合為所梅早鄉;長麥地、山羊母合為山羊母鄉;冬瓜林、小得勒合為小得勒鄉;則勒、大婆左合為大婆左鄉;通紅甸、大龍樹各獨立為一個鄉。在此期間,把1967年劃歸所梅早大隊的小寨,重歸盤溪平壩鄉管轄。1987年3月,華寧縣召開第十屆人代會,決定對區級以下行政機構作進一步調整,撤銷區公所建置,建立鄉人民政府,為縣政府的派出機構。原區所轄鄉政府改為村公所,作為鄉政府的派出機構。同年11月,通紅甸區改為鄉,轄6個村公所,60個合作社。同年,由於境內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人口比重大,達到總人口的37.8%,經上級領導機關批准,成立通紅甸彝族苗族鄉。1999年11月,根據縣委的安排,以《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為依據,依法進行了村級體制改革,通紅甸鄉所轄的6個村公所改為村委會,所轄區域不變。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1949年2月,中共華寧縣地下黨組織派黨員楊大明楊丕德、熊正華等人深入西北山區進行革命宣傳組織工作。同年4月,建立中共華寧縣西北山區委員會。建國後至1972年,通紅甸地區黨員歸盤溪區(公社)黨組織領導。1972年1月,成立中共紅山人民公社委員會,1988年3月,成立中共通紅甸彝族苗族鄉委員會。2002年,全鄉有7個基層黨支部、7個黨小組、281名黨員,黨員中男255名,女26名,少數民族96名。1961年,成立西山公社,建立公社管理委員會。1970年成立紅山人民公社,建立革命委員會。1983年,成立通紅甸區公所。1984年1月,召開通紅甸區首屆人民代表大會,出席代表111人。1988年1月5日,在通紅甸召開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建立通紅甸彝族苗族鄉人民政府,建立鄉人大主席團,代表115人。從第四屆開始,代表人數改為50人,其中女代表14名、彝族代表15名、苗族代表5名。中共領導下的民眾組織1970年1月紅山公社成立後,通紅甸便成立了相應的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群團組織。

人口衛生

(圖)通紅甸鄉通紅甸鄉

通紅甸鄉是一個以漢族、彝族、苗族為主體的民族鄉,少數民族主要以彝族、苗族為主。2006年,全鄉共2897戶10853人(男性人口5732人,女性人口5121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224人(彝族2655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62.9%;苗族1561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37%;其他民族4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38.9%,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大婆左、山羊母、所梅早三個村委會。人口密度為95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4‰。勞動力6352人,從事第一產業5668人。
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8人,村級衛生室6所,村級醫務人員10人。到2006年累計參加農村養老保險386人。享受低保人數176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339戶,參保人數8024人。

新農村建設

(圖)柑橘柑橘

通紅甸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發展目標,立足鄉情實際,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總體目標:
1、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極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2、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3、加強培訓,培養新型農民

4、整治村容村貌,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5、加強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解決民眾實際困難。

基礎設施

(圖)通紅甸鄉通紅甸鄉

(一)水利設施:通紅甸全鄉總體水資源較為貧乏。有小(二)水庫2個,小壩塘5個,溝渠98條(含土溝),提水工程5件,水澆地工程9件,人畜飲水工程24件。現已建成小水窖9619口。現已開工建設全長13232米的南水北調工程。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將大大緩解通紅甸鄉水利資源緊張的局面。
(二)“五通”情況:境內已實現村村通公路,全鄉通車裡程260公里,但是由於路面等級低,抗災能力弱,晴通雨阻,通車率低。6個村委會60個村民小組已完成電網改造。架通了有線電視網路,覆蓋4個村委會,有551戶農戶安裝使用。行動電話通信網覆蓋全鄉。
(三)能源情況:通紅甸於2002 年實現沼氣化鄉,到2006年末已建成沼氣池2517口,建池率達到93.4%。安裝太陽能394戶。

文化教育

華寧縣第九中學設在通紅甸鄉,在校國中學生282人,教職工30人(中學專職教師26人、工作人員4人)教學班7個。國小6所,在校小學生1085人,教職工80人(國小專職教師65人、工作人員15人),教學班40個,入學率100%。文化站1 所,村級黨員活動室6個,文藝宣傳隊14支。能收40套電視節目的有線電視用戶551戶,電視機2237台。電話機1252部,其中:行動電話機1116部。

農村經濟

(圖)通紅甸鄉通紅甸鄉生產勞動

2006年全鄉實現(現價)鄉內生產總值3682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27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2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013萬元,人均3393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689萬元,工業產值100萬元,農業產值3589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3170萬元,比去年增長5.3%。農民人均純收入1834元,比去年增長5.5%。固定資產396.2萬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本級)231.73萬元,財政支出(本級)262.95萬元。全鄉種植業主要以烤菸、水稻、玉米、小麥、蔬菜、桔子等為主,2006年糧食總產量462.97萬公斤,人均產糧461公斤。烤菸總產量95.99萬公斤。水果產量42.28萬公斤。養殖業主要以豬、牛、羊、雞為主,2006年大牲畜年末存欄4506頭,出欄357頭;生豬存欄12771頭,出欄10851頭;羊存欄5337隻,出欄2225隻;家禽存欄20506隻,出欄15053隻。

民風民俗

(圖)花山節 花山節

通紅甸鄉是彝族、苗族、漢族大雜居小集居地區,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8.9%,其中:彝族苗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8.84%。有苗族村寨5個,彝族村寨10個。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每年正月初三至初五的“苗族花山節”,是通紅甸最熱鬧的日子,到時各地來客紛紛涌到通紅甸,參加盛大節日,載歌載舞,盡情享受苗家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生活。鴛鴦溫泉是本鄉寶貴的地熱資源,位於通紅甸村東北約1公里的小婆左溝,原名火龍泉,因在同一位置冷熱泉眼相伴,故名鴛鴦溫泉。經省水文地質大隊抽樣化驗表明,該溫泉平均出流量達0.2立方米/秒,水溫為49.5℃,屬硫磺泉,內含硼、鋰、鍶等多種有利於人體健康的化學元素,沐浴後對關節炎,筋骨疼痛,消化不良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溫泉清純如酒、波光粼粼,泉外有小溪、清涼如冰汁,可供浴者調溫解渴,二水相伴東流注人南盤江,當地民眾稱之為鴛鴦礦泉水。么波沖小組海拔2440米,是華寧海拔最高的自然村,屬冷涼區,植物種類多、山奇石古怪,景色優美,民族文化豐富,被稱為“小石林”和“華寧的香格里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