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傳統上,通用微處理器的工作負載以非數值、不規則標量套用為主(這種負載也是目前事務處理和Web服務類伺服器的工作負載特徵),實現高性能的方法主要是開發指令級並行性(ILP, 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以Intel x86為代表的CISC體系結構以超流水結構為提高性能的主要手段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結構將指令流水線劃分成更簡單的流水級以提高時鐘速率。目前,Pentium IV的流水線級數對定點運算已達20級,浮點運算達到29級,處於執行狀態的指令數達到126條。而RISC晶片則採用超標量結構為提高處理器性能的主要手段,這種結構在指令界面上保持與RISC結構兼容,但在內部由硬體做動態調度,實現多個操作的並行執行。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CISC與RISC微處理器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從對方借鑑了很多東西,兩者在體系結構上的界限已越來越模糊。 RISC微處理器在進入後RISC時代以後,其性能的進一步提高,已不再是通過體系結構的創新得到的,而是用提高複雜度換來的。這種以複雜度換取性能的做法現在已達到收益遞減點,效果已不再顯著並且帶來了很多問題。
處理器的發展
為了將多媒體處理器(MMP,Multimedia Processor)的功能融入通用處理器(GPP,General-Purpose Processor),替代計算機中越來越多的各種專用的媒體及數位訊號處理晶片和插卡的功能,實現對多媒體套用的支持,工業界的一個努力是在通用微處理器上擴展SIMD的多媒體處理功能,如Intel的MMX/SSE/SSE2,IBM/Motorola的AltiVec, SUN的VIS,HP的MAX-I/MAX-II,SGI/MIPS的MDMX,以及Compaq/Digital的MVI。這些努力展示了在通用微處理器中提供實時的向量處理,代替DSP的功能實現對多媒體套用的支持良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