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所屬地區:北京·通州區
文化遺產名稱:通州區漷縣鎮張莊村龍燈會
遺產編號:49
遺產類別:民俗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政府|北京市通州區文化館
遺產級別:市
簡介
位於通州段運河南岸的漷縣鎮張莊村,有一支村民自發組織的龍燈會--這就是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張莊村龍燈會。
過去,每逢年節或遇災害,龍燈會都要走會,祈福迎祥以求神靈保佑。而今的龍燈會,則成為民眾娛樂健身,營造喜慶氣氛的文化娛樂活動。通州位於北京市東南部,京杭大運河北起點。全區地處永定河、潮白河沖積平原。大運河從城東北的攔洪閘橋起始點,向東南蜿蜒流淌。途徑濱河的張莊村時,經常能聽到喧天的鑼鼓聲、望見騰躍的雙龍。通州區的前身通縣建制可追溯到漢代,至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龍燈會歷史上有記載的是在漢代。在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里,記載著龍燈會始於春秋,漢代出現了“龍燈”二字,並查到龍燈會在祭祀和慶典時“舞技”的盛況。但據張莊村龍燈會現在的會頭謝文榮(1934年-)追述,張莊村龍燈會的歷史只能追溯到170年前的清道光14年(即1835年)。其傳承方式是師徒相傳,一直到今。漷縣鎮張莊村龍燈會龍頭的方口造型及藍色雙龍在北京地區較為少見,藍色代表“水”,帶有鮮明的運河文化特色。另外,在龍的脖子上各系五個銅鈴,雙龍舞動時,鈴聲悅耳,顯示出創造性和民眾性,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歷史上曾經有表演套路30多個,而現在只整理出其中的13套,有待進一步搶救。該龍燈會如得到有效保護,是對運河文化以至北京文化的重要貢獻。
論證
“通州區漷縣鎮張莊村龍燈會”申報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論證會在通州區新華聯培訓中心舉辦。由5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以及通州區政府領導、區文化委員會領導、區文化館幹部參加了論證會。副區長劉淑華在會上代表區政府向專家團致歡迎詞,區文化委員會書記趙俊臣主持了論證會。
申報發言人夏德勇老師在論證會上向專家宣讀了論證報告,專家們在觀看了資料片後,對申報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一致認為張莊村龍燈會龍頭造型及藍色雙龍的表演形式在北京地區較為少見,特色鮮明,更具民眾性和創造性。有效的保護,是對運河文化和北京文化重要的貢獻。張莊村龍燈會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北運河的地域特色,論證報告內容詳實、論述清晰,論證報告中提出的幾項保護措施比較切實可行。專家們還對“張莊村漷縣鎮龍燈會”這一申報項目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一致同意將“運河船工號子”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