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通山鄉由西到東約為15公里,從南至北18.5公里,通山鄉幅員面積36.5平方公里,有耕地13418畝(其中田3146畝,土10271畝)。轄區設有10個行政村、123個生產合作社,1個居委會、6個居民小組;人口總計17817人(其中農業人口16854人,5394戶),建有黨支部13個,黨員542人。通山鄉財政供養人員144人(其中政府機關人員37人,學校教師107人)。通山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鄉,大春主產水稻、玉米、黃豆、紅苕,小春主產小麥、大麥、油菜。養殖業以生豬、蠶、山羊、長毛兔、小家禽、魚業為支柱產業。同時還種植棚膜蔬菜、海椒、藕、甘蔗、木耳等多種經濟作物。大量的勞務輸出和技術人才是通山的特色,並為通山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通山場鎮依山傍水、環境幽雅、山清水秀。東臨魯班湖特區、西接銅山(廣福)旅遊區,其間相距僅10公里,道路蜿蜒、平整,形成一道天然的旅遊帶。該旅遊帶,上段有通山的七眼洞、香爐山、四方碑、天獅樁(圍桿)、大石板、三層樓、玉龍台、暴水井及新老玉皇廟景點;下段有銅山大菩薩、倉山太婆龍燈、倉山大樂及民俗風情觀光區。通山場鎮常住人口4000餘人,街道呈“H”型在玉江河通山段兩岸延伸,新開發的農民街地勢平順、開闊。街道均為水泥路面,建築布局規劃合理、大方,街面整潔、美觀,是休閒、渡假、養生和居住的最佳選擇。
鄉鎮產業
通山鄉把肉牛養殖作為調優農業產業結構和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支柱產業來抓,通過示範戶帶動和品種改良,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大幅增長。通山鄉利用豐富的草飼料優勢,扶持大戶鼓勵散戶飼養,能繁母牛品種改良,邀請畜牧獸醫技術為農民免費進行技術培訓,截止2008年5月底,通山鄉存欄已達到4500頭,出欄1300頭,比2007年同期增長135%,通山鄉1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戶從2007年的20戶發展到現在的85戶。
公路建設
農村公路建設的難點是資金問題。通山鄉堅持多元化的籌資路子,積極拓寬籌融資渠道,採取了多種措施來破解建設資金緊缺難題。在搶抓歷史機遇、用足用活省市出台的補助農村公路建設的有關政策規定、積極向上爭取建設資金的同時,該縣出台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激勵措施,積極挖掘鄉村兩級閒置資產,盤活各種集體資本來投入公路建設,帶動更多的民間資金投向農村公路建設。在縣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千方百計擠出資金940萬元,同時積極爭取銀行貸款2000萬元,全力支持農村公路建設。“眾人拾柴火焰高”。為發動民眾籌集資金,通山鄉在儘量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前提下,進一步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採取一事一議、廣泛發動等方式,引導村民自願出工、出資。在岩門鎮白泥田村1800多名村民自發籌資150多萬元,投工投勞2萬多個,新修了村組公路8條15公里,硬化了村組道路3公里,架通了村組橋樑4座。在谷達坡鄉4個項目村,村民集資修路的熱情十分高漲,僅一個月就籌資60餘萬元。通山鄉還充分利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動員在外工作的黨政幹部、企業老闆等社會人士回報家鄉,捐助建設資金。
質量是公路建設的生命線。在公路建設過程中,通山鄉堅持完善監管機制來打造一條條優質工程。為構建立體化監管網路,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從交通部門抽調責任心強、業務能力強的幹部擔任工程質監員,實行分片包鄉,對在建項目進行全程巡查指導,各鄉鎮還紛紛成立了工程監理組,每個施工項目不少於2名專職監理,同時,組織鄉鎮監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使他們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技術要求、施工流程、質量還標準、建設工期做到“四個清楚”。
監督出好活。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還邀請項目所在地的黨員幹部、民眾代表組成3至5人的監督小組,充分發揮民眾的監督效力,嚴格把好“四關”,嚴格按照省市頒布的有關農村公路建設的要求,規範設計、施工和管理,把好道路建設標準關。2006年7月,一名監理員在負責黃岩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監理期間,發現工程隊在夜間澆築的近200平方米路面質量不合格,立即下達了返工通知書,工程隊只好將夜間澆築的近200平方米路面鏟掉,重新按標準澆築返工。通過以上措施,確保了全縣農村公路建設的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達到了80%以上。
修路更要護路。為全力鞏固農村公路交通建設成果,通山鄉還逐步完善了養護機制,積極探索改革了公路養護機制,實行聯路計酬、出量出勤,全面加強縣鄉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組織道工修補坑槽,處理翻漿,清理塌方,漿砌擋牆,砌築邊溝,使全縣好路率達69%。同時切實加大路查力度,治理超限運輸、查辦破壞公路事件、清除公路紅線內亂占濫建等為重點,全縣建立了路政管理長效機制,通過嚴格依法行政、依法治路,確保了全縣路權不受侵害。
巍巍青山作證,滾滾流水融情。通山鄉交通建設者們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頑強的拼搏精神戰嚴寒,斗酷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築就了苗鄉山區民眾通向文明富裕之路。
愛心井
烈日當頭,驕陽向針刺般的烘烤著皮膚,但為儘快解決更多遭受旱災折磨的飲水困難問題,志願者們隨後又趕往了前進村6組。經過十多分鐘崎嶇的山路,終於到了一口早已乾枯的水池邊。看到眼前的情景志願者們幾個驚呆了:“滴答、滴答”水順著岩石一滴滴的落下,敲擊在空空的水桶上,桶後是排著長隊的農戶們,為了一天的飲用水他們必須長長的在這裡等待著;再看看另一邊的水池,只剩下渾濁的泥漿和孤零零水瓢在一邊空擲著。這樣的情景以前也只有在照片上看到過,當這些場景活生生的出現在眼前時,志願者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同時也感到絲絲的無奈和難過——面對缺水的老百姓一方面他們很想幫助當地民眾,而另一方面因資金有限在現實面前卻滿足不了百姓的期待。此次實地走訪調查活動中收到了很多百姓的建井申請表,但受資金限制,最終僅簽訂了3口志願者“愛心井”捐建協定。等這些井竣工後,基本可以解決通山鎮前進村6組和17組農戶們的飲用水問題(所用建井費用均是社會熱心人士捐助所得)。為了讓更多的民眾得到幫助,志願者“愛心井”項目組的所有成員將繼續秉承志願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推廣志願者“愛心井”活動使更多的人受到關懷和幫助。
扶貧工作
2008年11月,德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潘正勛帶領市質監局、審計局負責人,為我縣通山鄉大橋村送去了三萬三千元現金及130噸水泥。縣委常委,縣總工會主席彭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由興及縣審計局、質監局負責人參加了捐贈儀式。通山鄉大橋村位於中江縣東南端,距縣城74公里。該村下轄20個村民小組,851戶,總人口2708人,耕地面積2702畝,幅員面積6.2平方公里,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249元,是較偏遠的貧困村。此次為他們送去現金和水泥,以幫助他們作為災後重建和村道建設之用,幫助該村早日脫貧致富。
潘正勛指出:扶貧幫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市委、市政府實施的推進農村跨越式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扶貧工作不搞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真扶貧、扶真貧,真正把扶貧工作作為黨和政府的德政工程,抓出實效。以創新扶貧開發新模式、新機制、新辦法和新途徑為主要目標,努力探索一條具有新時期特徵、構建和諧社會、統籌城鄉發展的扶貧開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