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電腐蝕:是屬於不同金屬接觸腐蝕。在食鹽水等電解質溶液中,例如把鐵和銅浸入同時以銅線連結時,鐵會溶解於電解質溶液中,在銅的表面會引起溶解於電解質溶液中氧的還元反應。此時因為銅線有電流,全體形成電瓶。形成這電瓶進行腐蝕的現象叫做電腐蝕。
透平發電機電腐蝕:發生於定子線棒防電暈層和槽壁之間,稱為外腐蝕;另一種是發生於防電暈層和主絕緣之間(一般須剝去防電暈層後才能看到),稱為內腐蝕。
防治措施
調查資料表明,氫冷發電機電腐蝕現象較少,而水冷機組電腐蝕現象比較嚴重。究其原因,可以認為氫冷機組密封較好,定子內部所含水蒸汽、氧氣較少,因此減輕了由於放電產生的臭氧、氮氧化物和水蒸汽的化學作用而引起腐蝕的可能性。水冷機組因其線負荷大,運行中線棒所受電磁力較大,運行中上下振動造成線棒和矽鋼片磨損,破壞了防電暈層,使線棒和槽壁之間所承受的電壓升高,容易造成電腐蝕。另外,有些處於低電位的線棒也有不同程度的電腐蝕。但是,多數低電位線棒是與高電位線棒同槽且高電位線棒有較嚴重的電腐蝕。因此,可以認為,低電位線棒表面損壞的原因除由於磨損外,更重要的是由於受到同槽高電位線棒電腐蝕的影響而造成的。從六十年代開始,我國套用環氧粉雲母代替過去的瀝青片雲母作為高壓大容量發電機定子線棒主絕緣材料。運行經驗證明,環氧粉雲母片絕緣材料比瀝青片雲母絕緣具有抗電強度高、絕緣厚度薄,耐熱、耐油等優點。但也暴露出來一些問題,較為嚴重的是定子線棒絕緣的電腐蝕。調查材料指出,有的機組定子線棒絕緣的腐蝕量占電機匯流排棒根數的70%左右,腐蝕深度可達到2~3mm。
電腐蝕中外腐蝕徵象
根據腐蝕程度,外腐蝕有下列徵象:(1)輕微外腐蝕,線棒防電暈層由原來的黑灰色局部或全部變成深褐色;(2)較嚴重外腐蝕,線棒防電暈層呈灰白色並有不同程度的蠶食現象,局部酥化,部分主絕緣外露;(3)嚴重外腐蝕,線棒防電暈層大部分或全部變酥,甚至全部脫落,主絕緣外露且被燒灼成麻點或麻坑。此外,槽楔與線棒間墊條及槽底墊條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蝕,有的被燒灼成蜂窩狀,甚至完全燒光。內腐蝕在剝去防電暈層後能看到下列徵象:(1)輕微內腐蝕,線棒防電暈層內表面和主絕緣外表面略有小白點;(2)較嚴重內腐蝕,線棒防電暈層內表面和主絕緣外表面呈黃白色;(3)嚴重內腐蝕,線棒防電暈層內表面和主絕緣外表面大面積變白,並有許多白色粉末。
運行中的線棒由於受到每秒鐘交變100次的徑向電磁力的作用而發生振動,引起線棒防電暈層逐漸磨損,致使線棒表面和槽壁間失去電接觸,加劇了電腐蝕。上層線棒和下層線棒同槽且同相時,上層線棒所受的徑向電磁力是下層線棒的3倍左右,因而上層線棒表面防電暈層更容易被磨損,從而使上層線棒發生電腐蝕的幾率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