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沿革
迷神引,唐教坊曲有《迷神子》調,與此稍異。調見北宋柳永《樂章集》。《樂章集》注“中呂調”。
迷神:迷惑神靈。引:唐宋雜曲的一種體制。它原是古代琴曲的名稱。在唐宋雜曲中,有前奏曲、序曲的意思。後來成為詞調的一種類別,多數由大曲摘遍翻演而成,個別來自雜曲。調名本意即以引曲的形式來歌詠能迷惑神靈的詞曲。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九十七字,前段十一句六仄韻,後段十三句六仄韻。以柳永《迷神引·紅板橋頭秋光暮》為代表。此調以此詞為正體,有柳詞別首可校。若朱詞之多押兩韻,乃變體也。 此詞前段起句“橋頭秋光”四字俱平聲,如柳詞別首“一葉扁舟輕帆卷”,朱詞“白玉樓高雲光繞”,俱與此同,惟晁補之詞“黯黯青山紅日暮”,“日”字以入作平。後段第十三句“知他深深”四字俱平聲,柳詞別首“佳人無訊息”,朱詞“飛英難拘束”,俱與此同。惟晁詞“燭暗不成眠”,“燭”字、“不”字以入作平,“暗”字去聲獨異。至前段第四句、後段第三句俱作上一下三句法,如柳詞別首之“引金笳怨”、“覺客程勞”,朱詞之“霽梅林道,覺璧華輕”,晁詞之“向煙波路,黨阮途窮”,俱與此同。 晁詞前段第八、九句“幾點漁燈小,迷近塢”,“幾”字、“近”字俱仄聲,“迷”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朱詞。 又晁詞前段第十句“一片客帆低”,後段第七句“怪竹枝”,第十句“猿鳥一時啼”,第十二句“燭暗不成眠”,“客”字、“竹”字以入作平,不注可仄,其“低”字、“啼”字、“眠”字俱用平聲,與諸家異,亦不注可平。 晁詞句讀正與此同,因汲古閣刻晁詞前段第四句多一“回”字,後段第八句多一“聲”字,《詞律》誤編入九十九字內,若以柳詞二首、朱詞一首參校,便可正其句讀矣。
變體:雙調九十七字,前段十一句八仄韻,後段十三句六仄韻。以朱雍《迷神引·白玉樓高雲光繞》為代表。此與柳詞同,惟前段第六句、第八句押韻異。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迷神引·紅板橋頭秋光暮》
中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中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中仄平平仄,中中 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仄。
紅板橋頭秋光暮,淡日映煙方煦。寒溪蘸碧,繞垂楊路。重分飛,攜縴手,淚如雨。波急隋堤遠,片帆舉。倏忽年華改,尚期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平中仄,仄平中、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中平 仄。平仄平平仄,中中 仄。平平平平仄,仄中 仄?
暗覺春殘,漸漸飄花絮。好晚涼天,長孤負。洞房閒掩,小屏空、無心覷。指歸雲,仙鄉杳,在何處。遙夜香衾暖,算誰與。知他深深約,記得否?
•變體
格律對照例詞:《迷神引·白玉樓高雲光繞》
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
白玉樓高雲光繞,望極新蟾同照。前村暮雪,霽梅林道。澗風平,波聲渺,喜登眺。疏影寒枝裊,太春早。臨水漲清淺,靚妝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
瘦體傷離,向此縈懷抱。覺璧華輕,冰痕小。倦聽塞管,轉嗚咽、令人老。素光回,長亭靜,無塵到。煙鎖橫塘暖,香徑悄。飛英雄拘束,任春曉。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典範詞作
【宋】柳永《迷神引·紅板橋頭秋光暮》
【宋】柳永《迷神引·一葉扁舟輕帆卷》
【宋】朱雍《迷神引·白玉樓高雲光繞》
【宋】晁補之《迷神引·貶玉溪對江山作》
【清】鄭文焯《迷神引·看月開簾驚飛雨》
【清】陳匪石《迷神引·惻惻輕寒珠簾卷》